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学 号:1101401319课程设计计算课程编号:5102140学生班级:土木 1103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课程名称: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学时学分:1周、1学分陈翔春何卫忠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题目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二、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 1: 200) 2)、板的配筋图( 1: 50)3)、次梁的配筋图( 1: 50;1:25)4)、主梁的配筋图( 1:40;1:20)及弯矩 M 、剪力 V 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三、设计资料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 8.0kN/m 2320kN / m 3 ),板底及梁用 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317kN /m 3 )3、材料选用:1)、混凝土:梁 C30 板 C25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335 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计算书正文1、 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 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 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 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 绘制结构施工图2、楼面面层用 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HPB300。

、平面结构布置:I PIIIIII III.一一'— F —S ' ■f.njB? IIIIII厂尹尸—-irHPIIDQ__L__I.- limo I卡■■■ ■II II--irIIU FiKt tDi U l-l'-jl (D■卄■尸----------------------- fl---------------------------II .IIJL__JL__niru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2、按高跨比条件,当■ ----- 丫一矿i「------- 1「--I IIIIIIJL —irIIZ rUdDIIIII日】LI-- UbiziEZ llZ nUdDI LI:MOD LDI LI ±IJ■■■TT"- —7----- 开----- 节亍一I I IL;±IJiID3B' II-■ i li I'I r >'-I-iJ—-IIII□2-"II I II —II —IIl-J[l■-IIII_■6.3m,次梁的跨度为6.0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40楼盖板,要求h > 80mm, 取板厚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板的跨度为2.1m。

52.5mm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对于工业建筑的h= 80mm1 1—)L= (333 〜500)mm,取h= 400mm。

贝U b =(- 182V h=(133 〜200)mm,取b= 200mm。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1 1一)L = (471 〜825)mm,取h = 600mm。

贝U b=(-14 2」)h=3(200 〜300)mm,取b= 250mm。

、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0.65X 1= 0.65kN / m80mm钢筋混凝土板0.8X 25= 2.0 kN/m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0.015X 17= 0.255 kN / m恒载:g k= 2.905 kN /m 活载:q k= 7 X 1 = 7kN / m恒荷载分项系数取 1.2;因为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0kN / m,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 1.3。

于是板的g q = 1.2g k 1.3q k 12.586kN/m次梁截面为200mm X 4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 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边跨:取101= 1920mm (a=120mm)中跨:l02 = |n= 2100mm-200mm = 1900mm l02 l n 2100 200 1900mm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1、荷载计算:板的恒荷载标准值:取1m宽板带计算:水磨石面层设计值总值:1l01 l n -h 2100 100 12021920 1.025l n 1927mm ,10% 2、板的计算简图:计算简图如下图:q+g=12.586kN/mF t JA 」』YI*,i J Ji1丨 丨4{ }23.-■1—B C CB- 一L<1920L1900/19001900 少1920板的计算简图3、内力计算及配筋:则由M (g q)l ;可计算出M i 、M B 、M 2、,计算结果如下表:表1.0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a 系数如下:由题知:b 1000mm,设a s 20mm,则h o h a s 80 20 60mm,f c 14.3N/mm,f y 270N/mmM 2、M 3 )和中间支座(M e)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其他截面则不予以减少。

4、确定各种构造钢筋:⑴分布筋选用e 。

⑵嵌入墙内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 e 。

⑶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 e 。

⑷板角构造钢筋:选用4。

5、绘制板的配筋示意图:采用弯起式筋,详见板的配筋图. 三、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次梁的支承情况:次梁2、荷载计算:由板传来: 2.905 2.1 6.1005kN/m次梁肋自重:0.2 0.4 0.08 25 1.6kN /m次梁粉刷重0.0150.4 0.08 2 17 0.1632kN /m恒载:g k7.9181kN /m活载:q k7 2.1 14.7N /mg q = 1.2g k 1.3q k 28.61kN/m主梁I n=5755I n=5750250设计值总值: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1.025 57555898mm ,取 l 01 5870mm (a 240mm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q+g=28.61kN/m1 1丨f扌i 1J q4 J 丨丨* 2 1J■-23.—1■BCC- B ■ — b58705750b57505750 / 5870J次梁的计算简图3、内力计算:由M (g q)lo 可计算出M 1、M B 、M 2、计算结果如下表: 截面位置1 B2 C a1/11-1/111/16-1/16M (g q)l o 1/11 28.61 5.87021/11 28.61 5.7502116 28.61 5.750221/16 28.61 5.750(kN /m)89.62 89.62 59.12 59.12由V (g q)l n 可计算出V A 、V BI 、V Br 、V c ,计算结果如下表:截面位置AB lB rCa0.40.60.50.5V (g q)l n0.4 28.61 5.755 0.6 28.61 5.755 0.5 28.61 5.750 0.5 28.61 5.750中跨:l 02 I n 6000 250 5750mm 边跨:l 01 ln %60001205875mm1.025l n、截面承载力计算:判定T 形截面类型: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 T 形截面。

h o 40060 340mm ,其他中间支座按布置一排纵向钢筋考虑, 取 h 0360 mm⑴、次梁跨中按T 形截面计算,T 形截面的翼缘宽度b f ,按b f 316000 2000mm b S 0 2000 200 2200mm ,故取 b f2000mm 。

梁高:400,h 0 400 40 360mm翼缘厚:h 'f 80mmh fi fc b f hf (h0 亍)「O 14.32000 80(36080) 732.2 106N mm2732.2kN89.62kN 59.12kN m (边跨中) m (中间跨⑵、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B 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虑,取(0.6 0.08)0.25 2.1 25 7.245kN 2(0.60.08)0.015 2.1 17 0.55692kN恒载:G k 55.31kN恒载设计值:G 1.2G k 66.372kN活载设计值:Q 7 2.1 6.0 1.3 114.66kN5、构造配筋要求:沿全长配置封闭式箍筋,第一根箍筋距支座边50mm 处开始布置,在简支端的支座范围内各布置一根箍筋。

四、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1、支承情况:柱截面400X400,由于钢筋混凝土主梁抗弯刚度较钢筋混凝土柱大的多, 故可将主梁视作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续梁进行计算。

主梁端部支承于砖壁柱上,其支承长度a=370。

2、荷载计算: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亦按集中荷载考虑。

次梁传来的荷载:7.9181 6.0 47.5086kN主梁自重:主梁粉刷重:荷载简图k/M i k/M B k/M 2 k/M c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主梁计算跨度: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G=66.372kN/m|G3、内力计算:1)、弯矩设计值: M kGL k 2QL其中,k i k 2可由书中表查取,L 为计算跨度,对于B 支座,计算跨度可取相邻两跨的平均值。

2)、剪力设计值:V k s G k 4Q ,其中,k 3 k 4可由书中表查可知。

主梁弯矩计算边跨:l 01 l nI n 11—b 柱 0.025l n 5980 — 400 0.025 5980 6330mm2 2 1 1— a -b 柱 5980370/2400/26365mm ,近似取l 01 6330mm中跨:l 0 l n柱-b 柱 5900 400/2400/22 26300mmGI6330B主梁的计算简图6300C (B )6330由此可作出下列几种情况下的内力图:①+②;①+③;①+④红线: 黄线: 蓝线: 灰线: ①+④①+③ ①+② ①+④-15.0769.85 -9.9278.86168.68 ,268.72 236.45-337.10 -176 34-87.09-87.09106.38 106.37169.42 169.42 172.48172.48-337.10[I-176.34 -15.07 9.92 .168.68236.45V312.27弯矩包络图将以上各图绘于同一坐标系上,取其外包线,则为弯矩包络图。

69.85 - 78.86f268.72312.27主梁剪力计算荷载简图k/V A k/V B左k/V B 右组合项次Vmin ( kN ) 同样可绘出剪力包络:,r AOJ.红线:①+②蓝线:_WL4、主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0.73348.650.86699.390.68979.00147.95剪力包络图一:匕一」LIE1.26784.091.134130.021.311150.32-234.41u.fnr1.0066.371.222140.11206.48一 f re;J..ir-1:⑴、主梁跨中按 T 形截面计算,T 形截面的翼缘宽度 b f ,按判定T 形截面类型: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 T 形截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