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
一、病性
大肠杆菌病是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多种动 物不同疾病或病型的统称,包括动物的局部或全身 性大肠杆菌感染、大肠杆菌性腹泻、败血症和毒血 症等。
大肠杆菌病多发生于幼龄动物,是危害养殖业的 重要疾病之一。
二、病原
二、病原
二、病原
二、病原
二、病原
二、病原
二、病原
二、病原
二、病原
猪大肠杆菌病
多为膘肥体壮的猪。 发病常常以1-2d的轻度腹泻为先兆。 有些呈季节性(4-5,9-10月份),散发,一般不传
染同栏猪。
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
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是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 传染病。临床上以排灰白色、腥臭、糊糊状稀粪为特 征。
二、病原
从病猪肠道和肠系膜淋巴结中分离的溶血性大肠杆菌, 以O2、O3、 O8、O9、 O20、O64、 O138、 O139、 O141、O147、O149、O157等居多。
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K88、K99、987P抗原和F41。 致猪水肿病的大肠杆菌能够产生水肿因子,只有少数几
个血清型大肠杆菌能产生该因子,其中最重要的是 O138:K81,O139:K82,O141:K81等,并多数具有 溶血性。
二、病原
二、病原
二、病原
大肠杆菌的抗原由菌体(O)抗原、表面(K)抗原、 鞭毛(H)抗原以及菌毛(F)抗原组成。
到目前为止至少有O抗原173种、K抗原103种、 H抗原60种。
根据对大肠杆菌O、K、H、F的鉴定结果,可 以写出大肠杆菌的抗原结构式,即血清型。
不同的动物的大肠杆菌的抗原式不同。
该病易与其他疾病并发或继发,尤鸡群中存在免疫抑制 性疾病时,常伴发或继发大肠杆菌感染。
通风不良、密度过大、应激、环境卫生较差、饲料营养 不全及疫苗接种等都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猪大肠杆菌病
种 类 发病日龄 发病猪群
发病特点
发病率达80% 仔猪黄痢 1~3日龄 同窝仔猪 病死率较高
仔猪白痢
10~30 日龄
病猪突然发生腹泻,粪便呈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或 糊状,腥臭,腹泻次数不等。
剖检尸体外表苍白、消瘦、脱水、肠黏膜有卡他性炎 症病变。
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
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是指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断奶仔猪的 一种毒血症。其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病、病程短促、头 部和胃壁等处出现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等。
小肠
疾病与症状
致病机制
旅行者腹泻,婴幼儿腹泻,水样 LT和(或)ST肠毒素,大量 便,恶心,呕吐,腹痛,低热 分泌液体和电解质
水样便,少量血便,腹痛,发热 质粒介导侵袭和破坏结肠粘膜 上皮细胞
婴儿腹泻,水样便,恶心,呕吐,质粒介导粘附和破坏上皮细胞 发热
水样便,大量出血,剧烈腹痛, SLT-I或SLT-II,中断蛋白质合 低热或无,可并发HUS、血小板 成 减少性紫癜
二、病原
致犊牛和羔羊致病的多带有K99抗原。 禽大肠杆菌:O1、O2、O5、O8、O78、O103等较
为常见,我国分离80余个血清型具有致病性或条件致 病性。 O8、O78、O101等多见于兔。
二、病原
菌株 ETEC EIEC EPEC EHEC
EAggEC
作用 部位 小肠 大肠 小肠 大肠
➢ 气囊炎则表现气囊浑浊,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或纤维 素性渗出物充斥于腹腔内肠道和脏器间,气囊壁增厚。
急性败血型大肠杆菌病
急性败血型大肠杆菌病
急性败血型大肠杆菌病
急性败血型大肠杆菌病
急性败血型大肠杆菌病
急性败血型大肠杆菌病
急性败血型大肠杆菌病
生殖器官感染
卵泡膜充血,卵泡变形,局部或整个卵泡红褐色或黑 褐色,有的硬变,有的卵黄变稀,有的病例卵泡破裂。
发病率中等 同窝仔猪 病死率低
发病率低 猪水肿病 断奶前后 全群 死亡率高
猪大肠杆菌病
仔猪自身不健全的消化生理特点是诱发水肿病
的原因之一。

E000
化 乳糖分解酶


活 性
脂肪分解酶
淀粉分解酶
E211S
蛋白分解酶
周龄 0 1 2 3 4 5 6 7
猪大肠杆菌病
与饲料单一或饲养方法突然改变有一定的关系。 日粮蛋白质过高能引发水肿病。 应激反应也能造成水肿病的发生。 能量饲料--玉米中的硒和维生素E含量不足。
输卵管充血、出血,内有多量渗出物,或积有干酪样 团块。
公鸡表现为睾丸充血,交媾器充血、肿胀。
生殖器官感染
生殖器官感染
生殖黄性腹膜炎
临床表现为病猪感觉过敏,结膜充血,皮下明显水肿, 体温一般无变化。神经症状明显,多数病猪于出现神 经症状后几分钟或几天内死亡。病死率高达90%以上。
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
鸡大肠杆菌病
➢ 急性败血型 ➢ 生殖器官感染 ➢ 卵黄性腹膜炎 ➢ 肠炎 ➢ 关节炎或足垫肿 ➢ 肉芽肿
➢ 死胚和孵化率降低 ➢ 卵黄囊炎和脐炎 ➢ 全眼球炎 ➢ 大肠杆菌性脑病 ➢ 肿头综合征 (Swollen Head Syndrome)
鸡大肠杆菌病
急性败血型大肠杆菌病
病鸡突然死亡,或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退或 废绝、很快死亡,病程较短。
该型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 病变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和纤维
素性气囊炎。 6—9周龄为发病高峰,常由大肠杆菌与其它病原体
(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合并感染所致。
急性败血型大肠杆菌病
➢ 心包炎表现为心包积液,心包膜混浊、增厚,或者内 有渗出物与心肌粘连;
➢ 肝周炎表现肝脏肿大,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或者 整个肝脏被纤维素性薄膜所包裹;
婴儿持续性腹泻,呕吐,脱水, 集聚性粘附上皮细胞,阻止液
低热
体吸收
三、流行病学
一定的动物、地区和时间有一定的血清型。 大肠杆菌病呈世界性分布,散发或地区性流行。 各地和各种不同动物的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差异很大。 各种品种及日龄的禽类都可感染发病。
三、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可经污染的饲料饮水通过消化道感染,此外呼 吸道、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种蛋等也具有很重要的传 播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