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地震应急预案为进一步加强**街道防震减灾工作,提高预防和应对地震突发性事件应急救援和联动作战能力,迅速高效的组织开展抗震救灾等各项应急工作,保障辖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则(一)目的建立统一、快速、协调、高效的地震应急处理机制,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置突发地震,迅速开展救援工作,保障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利益和**街道社会稳定,保持**街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编制依据根据省、市、区人民政府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结合本街道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工作原则**街道办事处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地震灾害级别和地震灾害的影响范围,承担相应的组织指挥和应急处置工作。
积极配合各部门承担指挥实施处置本区域抗震救灾工作职责。
地震灾害发生后,立即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开展前期处置工作。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一)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1.领导机构根据上级政府文件精神,街道成立**街道办事处地震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街道地震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作为街道常设的协调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全街道地震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街道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成员由街道相关分管领导、各办(中心)和各社区居委会主任担任。
组长:街道党工委书记副组长:街道办事处主任成员:街道党政综合办主任各社区党委书记各社区居委会主任街道社会事务办负责人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街道经济发展办负责人街道城市管理办负责人街道经济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街道妇联主席街道团工委书记**国土资源管理所所长街道预备役队员**街道地震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1)向区人民政府和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本单位掌握的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
(2)根据震情和灾情,对办事处宣布进入地震应急期和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提出论证意见;掌握灾区的灾情、社情、民情以及各社区和有关部门防震抗震工作的运作情况;领导、指挥、部署、协调各专业组的抗震救灾工作,根据灾情分布安排专业队伍;及时传达上级党委、政府对抗震救灾工作的各项指示;统一安排调用批准进入灾区的救灾物资、设备和人员;听取和审核地震震情、灾情及损失评估报告,并及时上报;执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下达的其他任务。
(二)组织体系**街道办事处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各紧急支援部门的具体分工如下:1.**街道地震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街道地震应急办”)作为日常工作机构,设在街道党政综合办,负责办理街道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日常事务和具体工作。
街道地震应急办主任由街道党政综合办主任兼任。
街道地震应急办负责组织编制、修订街道地震应急预案,指导各社区编制、修订地震预案,协调全街地震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完善突发地震事件信息报送,发布预警信息和重要工作信息,传达落实指挥部的决策和命令;协调、督促各部门、各社区居委会的地震应急工作;及时收集上报震情、灾情及抢险救灾情况,向指挥部提出地震应急工作建议;组织震害损失调查和快速评估;负责震情监视工作; 承担上级应急领导机构和街道地震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2.抢险救援组组长:街道武装部长成员:街道武装部、辖区各民兵预备役应急分队、**街道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
办公地址:街道武装部职责:负责制定本辖区抢险救援方案,组织辖区民兵预备役应急分队、协调救灾部队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和震区水、电、气、排污等重要设施的抢险和修复。
3.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组组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成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教文卫体服务中心、计生办、各社区卫生所、食药监管理所。
办公地址:**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职责:负责组织急救队伍,协调有关方面向灾区提供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抢救伤员;帮助指导灾区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监测疫情动态,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等。
4.灾民救助组组长: **街道办事处分管民政工作领导。
成员:民政两保办、团工委、妇联。
办公地址:街道办事处民政办公室职责:负责设置灾民疏散、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搭建临时居所,安置疏散灾民以及灾情核查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抗震救灾物资尤其是灾区群众生活急需物资的筹集、储备和调运工作,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提出紧急救灾物资种类、数量及需求援助捐款金额。
5.隐患排查监测组:组长:街道分管安全生产工作领导成员:经发办、农业服务中心、统计站、各社区治保主任。
主要职责: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现场地震监测工作,密切注视震情发展,开展地质灾害、病险水库、生产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消除工作以及气象趋势和水雨情监测工作。
6.电力通信和交通保障组组长:街道分管城建环保工作领导成员:街道城管中队、环卫中心、征拆办负责协助相关单位抢修受损通信设施、道路、供电设施,恢复灾区正常通信和正常电力供应,建立应急通信系统,确保指挥畅通,开设绿色通道,组织装备、物资、人员运输车辆,确保救灾道路畅通。
7.后勤经费和装备物资保障组:组长:**街道分管后勤的领导成员:街道财政所负责筹集救灾工作经费,及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筹备救灾所需物资、装备、油料等,保障救灾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8.治安维护组组长:**派出所所长成员:**派出所、综治办、各社区治安巡逻队办公地址:**派出所职责: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密切注视社会动态,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种不安定因素;做好灾区治安管理、安全保卫工作,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和设备的安全防护,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7.新闻报道组组长: 街道宣传委员成员:街道党政办、科教文卫体服务中心职责:负责接待新闻媒体,撰写地震新闻宣传材料,按规定及时向公众发布震情、宣传防震、避震知识,鼓励、动员群众战胜地震灾害,及时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安定民心。
(三)联动机制1.发生地震时,事发地各单位和个人均应服从现场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
现场领导小组各工作组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工作中要做到互相联动,互相支持,密切配合。
2.街道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各有关职能部门与驻地部队等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三、信息报送(一)灾情报告地震灾情报告内容:地震造成破坏的范围、人员伤亡,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等。
地震发生后,各级有关部门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地震灾情速报工作程序:(1)各下属单位和各社区立即收集本地本单位的地震灾情,汇报上报**街道办事处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2)**街道办事处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总各级各部门信息后上报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区应急办,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二)信息共享1. 各社区、街道各部门建立健全相应的地震应急信息共享系统,在可能发生或者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要及时互通情况,通报所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街道地震应急办同时与相邻街道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2.如地震涉及或影响到相邻地区,可能或已经发生一般、较大突发公共事件时,经区人民政府批准后,**街道办事处将及时通报相邻地区。
3.如地震中有外籍人员或港澳台同胞伤亡、失踪、被困的,由街道办事处及时向区政府报告。
四、应急响应(一)分级负责1.**街道境内发生地震时,由街道办事处、街道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工作,同时启动本预案。
2.上级预案启动后,相关的下级预案随之启动。
(二)先期处置(1)地震发生后,区政府宣布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街道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通报,迅速按照本部门地震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向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先期处置情况。
(三)指挥、部署及行动街道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紧急部署会,先期部署抗震救灾工作:(1)根据灾情,决定启动相关的工作组。
(2)迅速收集本系统涉及的震情灾情,及时上报。
(3)根据灾情判断和救灾需求,划分若干区域,科学调配本系统资源开展各项抗震救灾工作。
(4)根据本部门职责,迅速统计核算初步救灾需求上报。
(5)按照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部署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四)应急结束1.在接到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终止应急响应的决定后,**街道办事处地震应急救援行动终止。
2.地震应急工作结束后,**街道办事处地震应急办负责提交本部门抗震救灾工作总结,报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
五、应急响应措施(一)组织自救互救立即组织部门工作人员开展自救户救,同时联系各方面救援力量,抢救被埋压人员。
(二)履行街道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1)只要发生地震灾害,街道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本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着手组织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工作,在启动本预案的同时,向区应急指挥部和地震部门报告,请求支持,并派现场工作队协助救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分工实施具体应急工作。
(2)信息报送和处理地震灾害信息和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地震系统的震情速报和灾情速报,各级的灾情报送和处理,震情灾情公告。
震情速报:街道内发生地震后,街道地震应急办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将震情向上一级地震检测部门报告,请求上级部门对地震进行精确测定和余震预测,同时及时将监测意见报区抗震救灾指挥部。
灾情速报:地震灾情速报内容主要包括地震地震造成破坏的范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等。
其工作程序如下:立即启动地震灾情速报网,收集地震灾情,并迅速派人到震中或可能造成较大损失的社区了解情况,并在40分钟(夜间可延长至100分钟)内报区应急办和区抗震救灾指挥部。
要做到“有灾报灾,无灾报平安”。
(3)通信保障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通信方式:配合通信部门开通地震应急通信线路。
地震现场的应急通信方式:地震现场工作队携带移动电话、对讲机等设备赶赴灾害现场,配合通信部门架设通信线路,保证需要灾害现场与区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的实时联络。
协调通信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恢复地震破坏的通信线路入设备,确保灾区通信畅通。
(4)指挥与协调地震发生后,街道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并及时向上级反映、汇报情况。
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震情和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启动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地震应急预案,部署地震应急工作;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必要时决定实行应急措施。
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紧急召开领导小组全体会议,部署各成员单位职责,并组织非灾区对灾区进行救援;派出由指挥领导带领的现场应急工作队赶赴灾区,与灾区社区共同设立地震现场应急指挥部,调派街道地震灾害救援队伍和医疗救护队伍赶赴灾区,直接组织灾区的人员抢救和工程抢险工作;为上级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的紧急支援行动提供保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