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2014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题目:“红色足迹”团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主题:沂蒙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文化与经济发展学院:商学院团队名称:红色足迹团队团队成员:张崇阳、张文馨、窦晶晶、李雯丽、朱璐璐、李飞、胡叶桐、陈丛圣、刘肖肖、孙颖、杨亚茹、徐泽睿、崔雪原、聂雪、房其昌、王梦颖、杜玉华实践地点: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指导老师:朱星辉、赵建辉实践时间: 2014.7.15-2014.7.22目录摘要 (1)正文 (1)一、活动概括 (1)二、活动亮点 (4)1.得到当地镇政府的大力支持 (4)2.与多所高校大学生面对面交流探讨 (5)3.探望健在的“沂蒙六姐妹”,切实感受革命精神 (5)4.实践地点具有代表性 (6)5.实践时机成熟,有助于团队全面理解当地发展状况 (6)6.沂蒙精神与中国梦有机结合,激发青年学子勇担使命 (7)三、心得体会 (8)结束语 (9)摘要:我们围绕了解国情、民情相结合,要聚集民生热点,心系三农,了解基层,志愿服务社会,弘扬奉献精神,开展教育帮扶、文化宣传和社会考察等社会时间活动,追寻红色足迹时间服务活动。
围绕纪念革命先烈,开展寻访老党员、探寻革命遗迹等历史回顾、记录活动,参观历史革命馆,参观“三同”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介乎学习党史的研究课题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活动,在寻访、学习过程中为老党员提供各种志愿服务,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我们此次选择开展以“红色足迹”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蒙阴历来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中华名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以沂蒙六姐妹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的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宝库的珍贵遗产。
此次活动的主题是进行一次红色精神的追溯。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可以对前辈们的革命道路更加了解,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和平的不易,提高我们的爱国意识,通过一系列革命教育活动的开展,让我们在生动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到一些在书本上感悟不到的道理,弘扬现代主旋律,走进社会,体验生活,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通过参与革命教育活动,感受我们伟大祖国的建立是何等不易。
关键词:红色文化经济正文:一、活动概况为响应学校关于深入贯彻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增加团队凝聚力,提高合作意识,鼓舞学生士气。
“红色足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5日下午,在四号楼204—1室举行启动仪式。
商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光坊,团委书记、学生科科长朱星辉,团委副书记韩智利,自律委指导老师赵建辉参加此次启动仪式。
会议由队长张崇阳主持。
在会议上,赵建辉强调同学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时刻牢记自己不仅代表个人,更是代表了山东理工大学的形象;他提醒同学们要根据活动方案,切实完成活动计划,在实践的过程中要踏踏实实做事,明确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实践目的,在重温历史了解沂蒙红色精神的同时,能更好地学习和发扬红色精神,在实践的过程中传播正能量。
随后,对团队队员分工和实践日程上做了详细安排。
7月16日上午,“红色足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地临沂市蒙阴县有野店镇,经过一上午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
16日下午,“红色足迹”社会实践团队与野店镇党委副书记苗传现、镇团委书记王慧于野店镇政府会议室,就实践流程和注意事项举行洽谈会。
在会议上,苗传现大致了解了团队的社会实践流程,并就此流程向团队成员们介绍了沂蒙六姐妹纪念馆的相关情况和其中仍健在的三姐妹的身体状况;此外,他还对孟良崮红色旅游基地的筹建情况作了详细说明,使团队对现实情况有了更加客观的了解。
随后,实践团队代表张崇阳和张文馨就在实践过程中视频采辑和宣传的事项与王慧进行洽谈。
苗传现建议实践团队开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烟庄,通过采访一些老党员和烈士家属来了解更多的红色知识。
最后,双方就之后的挂牌和签约问题达成共识。
“红色足迹”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7日上午参观沂蒙六姐妹纪念馆,并于下午赴烟庄发放调查问卷。
“红色足迹”社会实践团队于17日上午到达沂蒙六姐妹纪念馆,在镇党建办工作人员主父华清的引领下,实践团队参观了六姐妹雕塑群,观赏她们为解放军奋力抬担架、抗弹药、摊煎饼、做军鞋的艰苦画面;接着,讲解员向队员们讲述了六姐妹以及其他沂蒙红嫂的抗战事迹,让每个人都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沂蒙精神的内涵;随后,实践团队又跟随主父华清瞻仰了沂蒙群英图,了解了劳模、军模沈秀爱,最美新娘李月芬等沂蒙女性的光辉事迹,更加坚定了全体队员勇担青年使命的信念。
当天下午,全体队员又赴烟庄开展弘扬红色精神和民生问题的问卷调查,由于调查范围较广,实践团队从实际情况出发,明确责任,以小组分工合作方式提高调查效率,使队员清晰的了解到红色精神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沂蒙六姐妹的红色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相信此次实践使各位队员对沂蒙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
据悉,“红色足迹”将于明日赴烟庄慰问仍健在的沂蒙六姐妹。
为更加清晰地了解当年抗战的真实情况以及建国以来党的发展状况。
7月18日,“红色足迹”社会实践团队再次奔赴烟庄,拜访沂蒙六姐妹和当地老党员。
18日上午,在野店镇团委书记王慧的带领下,“红色足迹”实践团队赴烟庄拜访沂蒙六姐妹中健在的伊淑英、伊廷珍和张玉梅。
在与她们及其子女的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在战争时期,六姐妹带领广大沂蒙妇女在自己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日以继夜地为解放军战士做军鞋、缝军衣、烙煎饼、碾米磨面。
基于她们对革命事业的诸多贡献,国民党反动派甚至将矛头对准这些手无寸铁的妇人,但即使这样,也从未动摇过她们对革命事业的信念。
当谈到母亲对子女的影响时,伊廷珍的儿子徐美安动情的说到:“没有像母亲一样的先烈不畏艰辛、舍生忘死的奋斗,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最后,徐美安深情的唱起了母亲教他的《识字班歌》,以表达对母亲的崇敬与感激之情。
19日上午,实践团队又再次赴烟庄村拜访烟庄村主任老党员王西军。
在谈话中,队员们了解到建国以来,在党的关怀与帮助下,烟庄成功打造了三同教育基地——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在经济发展和党政建设上取得长足进步。
使我们更加真实的了解历史、感悟历史,更加深刻的感激革命先烈,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19日下午,团队一同进入采摘园,感受生活,从果农口中获知了许多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并有幸与同赴临沂野店镇社会实践的北京化工大学团队进行交流并合影留念,在相互询问了近期各自的学习、生活状况之后,又分别都对沂蒙红色精神进行深入探讨,并就近期的调研的内容、经验相互交换。
7月20日,我们一行有赶往此次实践的另一个目的地临沂市沂南县,怀着对革命圣地由来已久的向往之心和对革命先烈无比敬仰之情,沂蒙红嫂、沂蒙母亲用心倾听沂蒙老区的这段过往,触摸这块热土,所听所看,所思所想,激发了成员的勇挑重担历史使命感,坚定了理想信念,深化党性修养。
此次参观学习,虽然时间短暂,但它带给我的人生思索却是永久的,给我的人生履历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没有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时期,也没有经历过浴血奋战的考验,新时期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增强党性修养?如何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如何使红色文化更加带动经济的发展?这将是我今后长期思考和努力的课题。
伟大的“沂蒙精神”必将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拼搏奋进。
7月21日,上午我们乘车赶往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瞻仰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听取了工作人员对战役经过和烈士事迹的讲解,观看了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同时瞻仰了位于战役纪念馆的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永不叛党。
”亲身感受到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先烈们奋勇杀敌,夺取抗战胜利的英雄事迹和老区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建立的丰功伟绩;珍惜今天得来不易的和平,繁荣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努力学习增强自身本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午,对在孟良崮参观的游客进行红色旅游的问卷调查,了解基本情况。
同时与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交流并合影留念,虽然学校专业不同,但两校学子彼此之间更多了份好奇和神秘,相互之间交流的话题也丰富多彩,并就近期的调研的内容、经验相互交换。
7月22上午,我校领导商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光坊,团委书记、学生科科长朱星辉,自律委指导老师赵建辉与野店镇政府领导见面并相互问候之后,举行签约、挂牌仪式便正式进行。
二、活动亮点2014年是辉煌灿烂的一年,我们迎来了五四运动95周年。
95载艰苦卓绝,95载荣耀辉煌。
95年前,青年学生以鲜血和汗水铺就了一条通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天地;95年后,我们当代大学生更要秉承五四精神和沂蒙精神,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跟随中国共产党的脚步,在文化产业被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情况下,深刻思考,勇于实践,共担青年使命。
我们团队于7月16日清晨奔赴沂蒙革命根据地,参观革命遗址,重温入党誓词,秉承“沂蒙精神”,跟随党的脚步,深入了解十八大内容和意义,激励大学生勇于承担使命;走进当地农村,了解村民对红色文化的了解情况,传扬军民感情,聆听沂蒙传奇,关注基层群众利益,探究红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共同筑建中国梦;游览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感受红色文化,践行沂蒙精神,倡导勤俭节约,弘扬反腐倡廉;探望沂蒙六姐妹,追忆那炮火纷飞的艰苦岁月,继承红色传统,凝集青春力量,共筑“中国梦”。
1.得到当地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深入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我们团队于7月16日下午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与野店镇党委副书记及镇团委书记进行了亲切洽谈,更深层次的了解了野店镇的具体情况及沂蒙六姐妹纪念馆的相关情况和沂蒙六姐妹的大体情况,并根据建议大体调整了我们的实践路线。
此外,为了更好地深入基层,服务群众,锻炼自己,我们团队的部分成员还在野店镇镇政府进行骨干挂职。
2.与多所高校大学生面对面交流探讨沂蒙精神虽然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但它却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提升,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
在党的培养下,沂蒙精神在血与火的熔炼中形成,这一时期,沂蒙精神内化为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军队无比热爱、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无比坚定的思想品格和为祖国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奉献情怀。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坚持艰苦创业,奋力开拓,建起了江北最大的批发市场临沂批发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创造了许多令人赞叹的奇迹,开创了沂蒙老区崭新的发展局面,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沂蒙人民既继承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优良传统,又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