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教育要发展,班子是关键。

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前提和保证。

领导班子作为学校的领导核心,班子成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工作作风等,直接影响着校风、教风、学风,决定着学校办学理念、发展状态。

因此,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对于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如何使所有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不断提升整个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和创造力?总体来看,要在带、勤、实、和、廉五个字上下功夫。

一是带。

处处带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是学校领导取信于民的基础。

在工作中应努力做到三个带头:一要带头学习,做学习型的领导。

会不会学习,重视不重视学习,善于不善不学习,对于一名领导的成长至关重要。

作为学校的领导,尤其是一把手要带头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能够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来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并能带领班子其他成员自觉学习,努力创建学习型的领导班子。

二要带头研究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抓好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

班子成员要带头深入教学一线,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落实中求发展、求提高、求创新。

三要带头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对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凡要求教师做到的,中层首先要做到;凡要求中层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要做到。

只有班子带头执行了这些制度,才能使这些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加以落实。

二是勤。

勤奋是干好工作的保障。

每一位领导腿勤、眼勤、脑勤、嘴勤,做到勤于工作、勤于反思。

腿勤,就是该到的地方必须到。

眼勤,即要勤于观察,善于发现日常工作中的变化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解决,以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脑勤,就是要勤于动脑,要用科学的、发展的思想与言行引领学校各项工作,要正确把握和认真贯彻上级的要求,对学校的近期工作目标,远期工作目标及学校的发展,要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晰,未雨绸缪。

嘴勤,就是要求该说的要说、该管的一定要管,不怕得罪人;要做到敢于评价、善于评价,并能做出科学评价。

三是实。

为人、做事要求实、务实、扎实,这是一名领导必须具备的素质。

这方面一要做到为人实实在在,不虚情假意,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坦诚相待,互相尊重。

考虑问题要顾全大局,不能只站在一条线一个角度看问题,办事情、工作不能掺杂个人的利益因素,向上级反映工作问题时,不能只讲表象,更要深层剖析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要扎扎实实,不搞形式,不走过场。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其它的重大活动,无论从设计、组织和安排上,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师实际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讲究针对性,追求实效性。

三要抓工作落实,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有指导、有总结。

不管哪一条线,不管什么工作,如果只是布置,没有过程的落实,等于没布置,布置+落实+监督+反馈+重新落实=圆满的结果。

四是和。

领导班子的团结,是全校教职工团结的关键,也是使学校健康、和谐、快速发展的关键。

领导班子的团结,不是迎合、不是义气,而应该是为上级负责、为师生负责、为学校发展负责的原则下,同事之间真诚的关心、爱护、合作。

班子成员之间要搞好团结,多交流与沟通,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讲究民主,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之后再放手大胆地开展工作。

学校领导班子的团结能在无形中带动全体教职工的团结,只有全体教职工的团结协作,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去,同事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才能真正形成全校的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只有这个集体的氛围融洽了,心情才能愉悦,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有时候班子成员为工作问题而争论,这是正常现象,都是为了工作,大家彼此坦诚相见,各抒己见,在争论中达成共识,达到更高层次上的团结,这样才能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在处理教师关系上,要重视说服教育,说服力就是凝聚力,在贯彻每一项决策前,都应舍得在说服上花时间,把道理说透,把要求讲明,让全体师生充分理解学校的意图,达成共识,引起共鸣,自觉自发的去贯彻、落实每一项决策,而不是靠强制或蛮横手段或者高压政策。

五是廉。

廉洁从教是树立教育系统良好形象的基础。

只要领导做到了廉洁自律,就会有一个很好的校风,很好的行风。

面对来自社会上各方面的种种诱惑,我们一定要时刻点亮脑子里的红灯,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遵守各项要求和规定,作为一名领导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树立教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总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校的领导,只有自身做到学习、热爱、研究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切实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学校教育才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建设团结和谐的学校领导班子,是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

学校领导班子的威信高、形象好,就容易形成团结力;只有想干事、会干事,才能具有战斗力;只有勤"检修",善始终,才能保持持久力。

一、"一把手"当好"领班",抓出团结力"一把手"是学校班子集体的"主心骨",班子成员能否团结共事,关键在"一把手"。

"一把手"应通过塑造个人人格力,形成科学的领导策略和有效的工作方法,引导带动班子和衷共济,创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

一要学会宽容,彰显大气。

人无完人,"一把手"应宽容对待同事的不足,不要认为自己每个方面都比其他同事优秀。

只有承认自己某些方面不行,才能扬长避短,让其他班子成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要坚持做到"诚""谦""容",善于协调与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

诚,就是以诚相待、开诚布公;谦,就是待人谦虚,遇事谦让;容,就是胸怀宽广,大度包容。

宽容、包容不是软弱、回避,更不是退让、掩盖,而是一种境界、一种高度。

二要善于共处,凝聚人心。

班子成员团结协作,才能干成事。

"一把手"要抓大放小,成员分工要明确,让副职有事干。

要善于听取副职的意见,真诚帮助副职。

对副职工作中碰到的困难,要积极帮助解决。

对副职身上出现的问题,要通过谈心谈话、工作研究、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及时指出。

在大事面前讲原则、讲担当,决不含糊。

在小事面前讲风格、讲气度,看淡名利,以维护大局为重。

使班子成员之间成为政治上志同道合的同志,思想上肝胆相照的知己,工作上密切配合的同事,生活上相互关心的挚友。

三要加强沟通,增进和谐。

一些学校领导班子不够团结,班子成员之间沟通不畅、互相了解不够。

因此,"一把手"要和其他班子成员加强沟通,要通过民主生活会等方式,鼓励班子成员相互沟通。

此外,"一把手"在从严抓班子建设的同时,也要多关心帮助班子成员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建立真挚的个人感情,维护和促进集体团结。

如果把班子比作一把伞,中间的主骨就好比"一把手",四周的支骨就好比班子成员,伞面则象征共同的事业。

一把伞能否撑起来,主骨是关键。

一要把好方向"撑开伞"。

"一把手"必须充分发挥好在班子集体决策中的主导作用,为学校的发展定好向、把好关。

要带头坚持、自觉倡导民主集中制,通过民主程序,科学管理,规范办学,增强学校事务决策的科学性,调动班子成员落实决策的积极性。

二要收放自如"撑好伞"。

"一把手"要善于协调与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统揽不包揽,放手不撒手,做到收放自如。

所谓收,就是要懂得撑腰揽过,把成绩荣誉留给大家,把困难、问题扛在自己肩上。

所谓放,就是要敢于放手放权,让班子成员有权、有责,在他们工作遇到困难时及时加油鼓劲,在出现偏差时及时纠偏扶正。

三要率先垂范"撑直伞"。

"一把手"要想抓出班子的团结力,必须具备"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优秀品质。

要甩开膀子,迈开步子,用敢为人先的躬身实践带动人。

要看轻位子,扑下身子,用火热之情感染人。

如此,才能服得了人心、拢得住班子、带得好队伍。

二、班子成员协调配合,形成战斗力作为副职,要积极作为,善于为"一把手"分忧解难,当好参谋助手。

对相互之间交叉性、衔接性的工作,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班子内部表面上"无风无浪",成员之间只是一味地"回避矛盾"或"迁就照顾",这是"伪团结"。

班子就像一台机器,成员好比零件。

机器要正常运转,需要每个部件互相配合、共同发力才行。

因此,一个班子要实现真正的团结,作为班子成员尤其是副职,协调配合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才能创造真团结,凝聚真合力。

一是主与次的关系。

主指全局,次指局部。

"一把手"要善于抓主要矛盾,能在事务堆中识大事,能排除干扰抓大事,能调动力量干大事,突出工作重点,增强工作实效。

作为班子副职,应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对大局负责;要把分管的工作置于全局工作中来谋划、来实施,既要守土有责,又不能自我封闭。

二是管与放的关系。

管是管好方向、管好队伍,放是放权、放手。

"一把手"必须具备宏观调控能力和驾驭全局的领导艺术,既要善于从宏观上理清思路,又要坚持把管班子、带队伍放在首要位置。

与此同时,要懂得放权,充分调动副职的主观能动性,属副职职责分管范围的事,要敢于放手,给予信任,防止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

三是分与合的关系。

分,指分工;合,指合作。

班子只讲分工不讲合作,就会各行其是,顾此失彼;而片面强调合作忽视分工,又会责任不明,影响效率。

作为副职,首先要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负责,要敢抓敢管、敢于担当,尽可能让正职少操心、不分心。

同时,要坚决杜绝"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狭隘思想,对相互之间交叉性、衔接性的工作,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对事关发展、稳定的中心工作,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真正做到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同唱一台戏。

一个班子的团结和谐不是表面上的异口同声,不是表面上的没有差异,而应该是思想认识上的统一、工作目标的同向和工作推进的同步。

从深层次增强统一性,消除矛盾和冲突产生的思想和机制根源。

为此,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用共同的理想信念促进团结。

上下同欲者胜。

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使班子成员认识到肩负的责任,主动加强团结协作。

二要用共同的工作目标促进团结。

通过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和权限,把班子成员的心思和精力集中到为完成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