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风景区:指风景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游览条件,经县级以上政府审定命名、划定范围,供人们游览、观赏、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2、风景区资源:指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是构成风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风景区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
3、景观(3,11,13三个出一个):景:以自然环境为主的客观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形象信息。
观:形象信息通过人的感官产生的实在感受或产生的联想、情感。
景观:包括客观世界的形象信息和主观世界的感受。
4、风景容量:各种风景地区与旅游设施的最大容量又称合理容量。
5、旅游需求: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上,将被游客购买的商品和旅游服务的总量。
6、世界遗产:由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组织的,由各缔约国政府申请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第二条规定,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程序,呗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物,遗址,建筑,自然景观或其结合体。
7、旅游资源:凡能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友好往来的客体与劳务,均称为旅游资源。
8、游人容量:在维持景观稳定,保证游人游赏质量和舒适安全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的限度内,一定规划单位内所能容纳的游人容量。
9、旅游区:以一、两个风景区为主体,联系其他风景游览景区,组成在地域上并不连片,但交通联系方便,旅游设施配套,旅游管理协调,有相对独立的旅游服务体系的地域。
10、自然保护区:是指国家为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对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自然地带的环境和生态系统、珍贵稀有动植物栖息地、珍稀的植物群落、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历史遗迹地区和重要的水源地等,划出界限并加以特殊保护的区域。
(法定概念)11、景点:由若干相互联系的景物所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并具有审美特征的基本境域单位。
12、景群:由若干相互关联的景点构成的群落或群体。
13、景区:风景区规划中,根据景源类型、景观特征或游赏需求而划分的一定用地范围,包含有较多的景物和景点或若干景群,形成相对独立的分区特征。
第一次作业1、风景区和旅游区的区别与联系(1)相同点:a.都是以一定的风景资源为依托 b.都可以开展一定的旅游活动;(2)不同点:范围不同:风景区范围确定,一旦划定后具有法律效力,要立桩标明区界,而旅游区范围不确定,无明显边界。
主管部门不同:风景名胜区由建设部主管,旅游区由旅游局主管。
主管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不同称谓各异。
有些地方由于其资源的特殊性和丰富性,被授予不止一名称。
规划内容不同:风景区是在保护与利用好风景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开发活动,是保护性规划。
旅游区规划:为发展旅游事业,提高旅游经济收入提供依据,是个开发规划。
2、风景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联系与区别(1)范畴不同,旅游资源>风景资源。
(2)风景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而一部分旅游资源是要被消耗的,像垂钓、狩猎等3、风景资源的分类自然景观(1)天景(2)地景(3)水景(4)生景人文景观(1)园景(2)建筑(3)胜迹(4)风俗4、风景资源定性评估的内容有哪些?5、风景资源定量评价表(1)景源价值(70-80%)欣赏价值、科学价值、历史价值、保健价值、游憩价值(2)环境水平(10-20 % )生态特征、环境质量、设施状况、监护管理(3)利用条件(5 % )交通通讯、食宿接待、客源市场、运营管理(4)规模范围(5 % )面积、体量、空间、容量6、风景资源评估的学派有哪些?专家学派;经验学派;认知学派;心理物理学派第二次作业1、风景区按景观类型分为哪几种(1)以山景取胜的风景区(2)以水景取胜的风景区(3)山水结合、交相辉映的风景区(4)以历史古迹为主的风景区(5)休疗养胜地(6)近代革命胜地(7)自然保护区中的游览区(8)因现代工程建设而成的风景名胜区2、如何进行风景区评价(1)天然山水的景观效果:观赏性(2)交通食宿条件的方便程度(3)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4)旅行游览的容纳规模(5)自然植物的质量优劣:生态性(6)国内外的声誉高低(7)对外交通的利用可能性(8)四季气候的适宜程度3、山岳风景资源的利用价值是多少?4、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五台山中国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江西龙虎山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5、关于山体高度风景科学和地貌学的标准有何不同?地貌学:绝对海拔高度5000米以上:极高山;3500-5000米: 高山;1000-3500米:中山;500-1000米:低山;500米以下:丘陵。
风景科学: 在2公里宽范围内,相对高度变化。
超过1000米:风景高山;350-1000米:风景中山;150-350米:风景低山6、丹露地貌,卡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发育于中上、白垩系,红色陆相砂砾岩的地层中、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以中国广东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
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
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7、从哪些方面来评价洞穴风景资源8、如何进行洞穴风景资源9、瀑布的风景价值何在?给人以强烈的感受从审美价值分析情景交融完美;给人的熏陶,使人有一种强烈的崇高感,人静水流以人为安逸,待水之劳第三次作业1、风景容量的计算公式风景资源设施面积(m2)/单位规模指标(m2/人)*周转率单位规模指标=风景资源设施面积(m2)/风景容量(人)*周转率2、风景区的人口组成旅游人口住宿旅游人口流动人口当日旅游人口休疗养人口服务人口直接服务人口常住人口间接服务人口职工家属及非城镇人(非劳动人口)3、风景区规划的工作步骤资源调查阶段编制规划阶段管理实施规划的编制4、风景资源阶段需要搜集的基础资料有哪些?(1)测量资料(2)自然与资源资料(3)人文与经济条件(4)设施与基础工程条件土地与其他资料5、风景区开发利用条件需要调查哪些内容?①内外交通情况:种类(3种)、时间、里程、密度、站场设置等;②公共服务设施状况:食宿/购物/文娱/医疗/邮政/旅馆/厕所;③基础(工程)设施状况:供水、供电/排水/通讯/环卫/防灾等;④管理工作状况:管理体制/机构设置/立法等;⑤经济文化状况:人口、民族、生产、群众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物资供应等6、风景区环境质量需要调查哪些内容?①工程地质条件:地震、断层、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②水文地质条件:水域特征、水位、水温、水量(流速)、潮汐、凌汛等;③气候条件:气候特征、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冰冻、寒暑季期等;④污染状况:土壤、植被、水质、大气污染等;⑤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因素第四次作业1、风景区在制定发展目标的时候应遵循哪些原则(1)贯彻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2)充分考虑历史、当代、未来三个阶段的关系,科学预测风景区发展的各种要求(3)因地制宜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4)使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功能安排和项目配置、人口规模和建设标准等各项主要目标,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趋势及步调相适应。
2、编制风景区规划大纲阶段应做哪些方面的工作(1)风景区性质的分析(2)旅游供应条件的分析(3)旅游需求分析(4)经济效益的分析3、确定风景区性质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1)应明确表达风景特征、主要功能、风景区级别三项基本内容。
(2)定性用词应突出重点、准确精炼。
4、分析风景区旅游供应条件的时候包括哪些内容(1)风景资源的最大容许环境容量(2)水电能源供应能力(3)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标准和床位数量(4)旅游通讯和设施及其他公用设施条件的分析(5)铁公航运民航等对外交通和吞吐能力和做人流动量5、旅游需求预测的时候应预测哪些内容(1)游人抵达数(2)游人日数(3)每个游人的开支总额(4)游人流动量6、影响旅游阻抗的因素有哪些(1)经济距离(2)文化距离(3)服务费用(4)服务质量(5)旅游地景观吸引力7、限制游人规模的方法有哪些(1)时间限制(可游时间段、定期开放);(2)旅游者资格限制;(3)旅游者数量限制;(4)必要方法限制(通过相关服务设施数量控制:停车位、床位、餐位8、风景区总体规划阶段的成果包括哪些内容(1)规划文本:以法规条文方式,直接叙述规划主要内容的规定性要求(2)规划图纸(3)规划说明书(4)基础资料汇编:包括图片、供评议、审定、上报使用(5)模型:便于直观分析9、总体规划图纸有哪些?(1)现状图(2)景源评价与现状分析图(可与1合并)(3)规划设计总图(4)地理位置或区域分析图(5)风景游赏规划图(6)旅游设施配套规划图可与3合并(7)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图(可与3合并)(8)风景保护培育规划图(9)道路交通规划图(10)基础工程规划图(11)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12)近期发展规划图10、分别说明不同职能类型风景区的图纸内容①单一型结构:风景游赏(最少4张图)现状图、规划设计总图、风景游赏规划图、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②复合型结构:风景游赏、旅游设施(最少5张图)旅游设施配套规划图③综合型结构:风景游赏、旅游设施、居民社会(12张图)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基础工程规划图、风景保护培育规划图、近期发展规划图、地理位置或区域分析图、景源评价与现状分析图11、总体规划说明书的内容有哪些(和9出一个)(1)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和目标;解释和说明规划内容。
(2)规划依据(上级主管部门规定)(3)现状介绍(4)用地范围(5)环境保护(6)风景容量的计算方法及结果:(7)旅游接待/商业服务设施/休疗养设施的规模预测、布局方式。
(8)景区游览区划分理由、游览的组织方式、游览路线的安排(9)绿化的规划目标(10)综合事业发展(11)近期实施规划的项目及措施(12)管理体制的建议(13)开发建设总投资框算、各规划期经济的估计12.如何进行风景区方案的决策工作(1)政治组织有关专家(2)做出技术鉴定报告(3)专项规划方案进行专业评议(4)经修议后再投有关部门审批,上报(5)总体方案进行综合评议13、关于风景区的规划审批权限是怎样规定的第五次作业1、风景区都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分区?(1)功能分区:需要调节控制功能特征(2)景区划分:需要组织景观和游览特征(3)保护区划分:需要确定保护培育(4)综合景区划分:在大型或复杂的风景区①生态分区②容量调控分区③用地权属分区④规划项目控制分区⑤政策措施分区2、风景区分区的原则是什么?(1)同一区内的规划对象的特性及其存在环境应基本一致(2)同一区内的规划原则、措施及其成效特点应基本一致(3)规划分区应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人文、现状等单元界限的完整性3、风景区的功能有哪些?(1)景观类功能:树立国家和地区形象,美化大地景观,创造健康优美的生存空间(2)游憩类功能:培育景胜、陶冶身心、户外健身(3)生态类功能:保护资源、培育资源(4)科教类功能:自然教育、历史教育、文化教育(5)经济类功能:内部产业、外部带动4、从保护区角度风景区可分为哪些区?①一级景点和绝对保护区②二级景点和重点保护区③三级景点和环境自然保护区④外围影响保护地带5、风景区的各生态分区的保护措施有哪些?(1)危机区:完全限制发展,并不再发生人为压力,实施综合的自然保育措施(2)不利区:限制发展,对不利状态的环境要素要减轻其人为压力,实施针对性的自然保育措施(3)稳定区:稳定对环境要素造成的人为压力,实施对其适用的自然保护措施(4)有利区:需规定人为压力的限度,根据需要而确定自然保护措施6、风景区保育培育计划的内容有哪些?(1)查清保育资源,明确保育的对象和因素(2)依据保育对象的特点和级别,划定保育范围,确定保育原则(3)依据保育原则制定保育措施,建立保育体系7、风景区的游赏内容有哪些?(1)野外游憩①消闲散步②郊游野游③垂钓④登山攀岩⑤骑驭(2)审美欣赏①揽胜②摄影③写生④寻幽⑤访古⑥寄情⑦鉴赏⑧品评⑨写作⑩创作(3)科技教育①考察②探胜探险③观测研究④科普⑤教育⑥采集⑦寻根回归⑧文博展览⑨纪念⑩宣传(4)娱乐体育①游戏娱乐②健身③演艺④体育⑤水上水下运动⑥冰雪活动⑦沙草场活动⑧其他体智技能运动(5)休养保健①避暑避寒②野营露营③休养④疗养⑤温泉浴⑥海水浴⑦泥沙浴⑧日光浴⑨空气浴⑩森林浴(6)其他①民俗节庆②社交聚会③宗教礼仪④购物商贸⑤劳作体验8、风景区经济发展的矛盾有哪些?(1)地域差距大(2)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多(3)政策引导与法规措施的缺口大9、不同职能的风景区其经济结构式怎样的?(1)单一型:适度发展一产、禁止发展二产、有限制发展三产(2)复合型:排序:旅----贸----农-----工副业(3)综合型:控制一产、限制二产、鼓励三产10、风景区用地平衡的原则是什么?①扩展甲类用地(风景游赏用地)②配置相应的乙类用地(游览设施用地)③控制丙类(居民社会用地)、丁类(交通与工程用地)、庚类用地(耕地)④缩减癸类用地(滞留用地)11、风景区对外交通的原则是什么?(1)路要快,路要便捷,要使国内外游人进的来,出的去(2)综合发展铁路,航运,公路等多种交通形式,国通内外联系(3)要求高效、快速、经济、舒适、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