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上地理知识点梳理

七上地理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1、以风车而闻名的国家是荷兰,其国花是郁金香。

2、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男子的传统打扮多是身着白色宽大的长袍,头戴头巾,原因是这里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

3、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1)地图上的八个方向(右图)描述公路的走向和河流的流向公路:如: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等。

河流:自___向___,如:自东向西;自南向北等。

(2)地图上的方向的判读①有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③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比例尺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读比例尺技巧:1千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1米=100厘米(2个0)表示方式:a、数字式如1:100 000或1/100 000b、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千米”c、线段式0 1 2 3 4千米比例尺分子相同情况下,范围、内容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同一图幅,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同一图幅,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简记:尺小围大内容简,尺大围小内容详(3)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解释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山高、海深的数字等,叫做注记。

(记住地图上常见的图例书P10、图册P1、7)图例=符号注记=文字和数字识记图一些常用图例(天气)11、要画一幅某学校或者某乡镇地图,就要选用______的比例尺;要画一幅中国地图或者世界地图,就要选用______的比例尺。

如在同样大小的两张纸上(图幅相等),一个画中国地图,一个画北京市地图赤道0º 低纬中纬中纬高纬高纬60ºN 30º30ºS 60ºS 90ºN 90ºS1、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盖天说” →“浑天说”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2、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4)北极星的高度因纬度而异;(5)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6)卫星照片2.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大小:赤道半径:约6378千米;极半径:约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地球仪(1)经线、纬线和经线圈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纬度越小,纬线圈越长。

纬度的变化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即: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长度相等。

经线和纬线的关系:垂直相交经线圈是由两条相对的经线构成(这两条经线度数之和等于180°,东西经相反)。

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2)经度与纬度经度的划分:以0°经线(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最大为180°(180°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

向东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向西度数越来越大为西经。

符号:东E 西 W 。

纬度的划分以0°纬线(赤道)为界,以南为南纬,以北为北纬,最大到两极为90°。

向北度数越来越大为北纬,向北越来越大为南纬。

符号:南S 北N。

(3)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

(4)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20°,东经160°,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4、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北京:(40°N,116°E)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需要方向)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5、站在北极,四周都是南;站在南极,四周都是北6、分界线:①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②南、北纬的分界线:赤道;③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④东、西经的分界线: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

7、如何判断某点属于东、西半球?经度字母相同的去比较,大大为西,小小为东。

8、地球有两种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

共同点:运动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自转周期:一天;产生现象: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差公转周期:一年;产生现象: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冷暖差异、极昼极夜9、从北极上空来看地球自转:逆时针;从南极上空来看地球自转:顺时针。

即北逆南顺10、海洋面积:70.8%,陆地面积:29.2%。

粗略的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11、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西半球。

无论地球如何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12、七大洲面积排列: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识记大洲的轮廓)13、赤道穿过的大洲:南美洲、非洲(穿大陆)、亚洲、大洋洲(穿岛屿);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和欧洲;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海拔最高)14、大洲之间的界线:①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②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③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④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⑤欧洲和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和大西洋)⑥南美洲和南极洲:德雷克海峡面积广大的陆地——大陆(地球上最大的一块陆地,占陆地面积的⅓以上);面积较小的陆地——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15、四大洋:①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太平洋(跨东、西、南、北四半球)②第二大洋、形状略呈S形——大西洋(跨东、西、南、北四半球)③第三大洋——印度洋(大部分在南半球,全部在东半球)④最小的大洋——北冰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全部在北半球、最寒冷)二、世界地形1、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海拔:地面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

五种地形的比较世界两大山系:(1)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东岸科迪勒拉山系(北美洲落基山和南美洲安第斯山);(2)横穿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阿尔卑斯山(欧洲)、喜马拉雅山(亚洲)和阿特拉斯山(非洲)19、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亚洲),号称世界屋脊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亚洲)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南美洲)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非洲)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非洲)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非洲)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太平洋)20、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在这里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适合海水养殖等。

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洋盆大洋中脊——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较为强烈。

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

21、学看地形图(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高线上所标的数字就是这些地方的海拔高度。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计算公式:相对高度=高处的高度—低处的高度(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山体的最高处)。

②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

③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出。

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

④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

形似马鞍⑤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容易形成瀑布,适合攀岩等体育活动。

23、等高线特点: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的上的所有的点,海拔相等。

②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等高距相等;同一个图中只有一个等高距。

③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24、山地的不同部位: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_三、海陆变迁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在台湾海峡的底部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

1、地表形态变化:处于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火山和地震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

海洋→陆地: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海洋生物化石;地中海不断缩小陆地→海洋:台湾海峡森林林遗迹;东非大裂谷将形成海洋2、大陆漂移假说: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南美洲和非洲的轮廓,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他认为地球上原本只有一块大陆“泛大陆”,一块大洋“泛大洋”,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分裂,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的海陆轮廓。

3、板块构造学说:(1)内容:A、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共有六大板块B、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其余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C、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2)六大板块名称与分布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注: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陆都位于印度洋板块上。

4、板块构造学说:①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拼合而成的。

②海洋和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③张裂拉伸——形成新的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在不断的扩张。

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5、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日本、台湾为何多火山、地震?尼泊尔地震发生的原因?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地震多发的原因?6、两大火山、地震带:(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二是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