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6.上海天山SOHO项目机电安装工程BIM应用

76.上海天山SOHO项目机电安装工程BIM应用

上海SOHO天山广场项目机电安装工程BIM应用介绍
工程简介

以东、天山路以南、天山路1761弄住宅以西,紫云路以
心核心

组织架构
企业保局工程研究院公司技术中心
障层
项目经理(兼任BIM小组组长)
总承包
管理层
操作层
项目总工(技术组组长)商务经理(商务组组长)
总承包管理操作层建筑BIM结构BIM机电BIM装饰BIM钢构BIM
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
分包操
作层结构专业分包机电专业分包建筑专业分包
BIM应用特点及策划
本项目应业主要求需全程使用BIM技术开展深化设计,以Revit直接出具施工图纸,机电专业综合排布模型在满足精装修标高的同时,必须达到“零碰撞”要求。

硬件配置
现场施
多软件平台承载BIM应用
二维图查看
工指导
模型整合、
碰撞检查、
4D模拟细部节点做法
进度
计划基于BIM5D 的项目管理
成果:我局建筑信息模型(BIM)
作业指导手册
BIM资源标准:
1、计算机软硬件配置标准
BIM行为标准:
1、命名规则
2、
模型创建标准
3、模型精度标准
4、BIM出图标准
BIM交付标准:
1、业主、施工分包商模型交付标准
2、不同软件之间数据交互标准
3、文本及图形文件整理归档标准
本项目BIM应用标准1、编制并执行《我
局SOHO天山广场项
目BIM应用实施方
案》。

2、执行《我局建筑
信息模型(BIM)作业指导手册》。

机电深化设计BIM化应用
1、总体应用思路
将BIM技术具有的可视化、参数化等诸多特性,结合机电安装工程的特点,以深化设计为开端介入,贯穿整个施工阶段,并将应用成果延伸至业主的运维阶段。

最大限度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

把保障工期、降低成本、提升质量,紧密与施工一线结合,切实为业主提供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作为指导理念。

2、应用流程介绍
1)传统深化设计的部分流程保留
通过传统机电深化设计解决系统的优化校核和主管线的综合排布。

为构建高精度模型提供前提保障。

在初级深化的基础上,开展模型构建工作,一方面可以极大程度上减少整体应用过程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模型构建使用的原始图纸的时效性。

2)初级BIM模型构建:设计复核
a)BIM负责人编制BIM模型构建节点计划,确定实际选用的各设备的品牌、型号、参数,校核现场基础浇筑情况。

b)各专业BIM工程师依据选用图纸,构建建筑结构、管线、设备BIM模型。

c)完成各专业模型链接组装。

d)利用BIM相关软件的碰撞检测功能,对初级深化进行校验,并根据导出的分析报告逐个排除问题。

通过以上两个阶段,基本保证了机电系统排布方案、系统参数的合理性以及净高满足相关方面要求。

模型精度达到LOD300。

3) 基于BIM模型的二级深化设计:各专业协调
以初级深化的BIM模型为基础,进一步开展二级深化设计。

将机电管线复杂、建
剖面详图及

3)基于BIM模型的二级深化设计:
对吊顶区域的维护空间的校验复核,我们利用Revit的效果图、平立剖之间的快速转换,对管道、阀部件、设备与检修孔的尺寸关心进行全面的校验,已确保设备、管道的维修空间满足操作要求。

3)基于BIM模型的二级深化设计
使用Navisworks对制冷机房等设备房的深化设计方案,进行维修空间的检验校核。

4)基于BIM的常态化审批沟通渠道的建立理
5)机电BIM模型的应用:出具管线综合图纸
方案讨论确定以后,进一步完善BIM模型的末端(小于DN50的管线,喷头、风口、开关、灯具等),使模型精度达到LOD400。

并利用模型生成我司特有的综合机电管线BIM深化图,导出BIM图纸,并出具校核计算书。

提交业主设计顾问对各个环节进行审核,形成书面材料签字盖章,减少了后期各种
扯皮现象。

根据我司提交出图计划,不计版次的前提下,如图所示图纸,本项目共出具950余张。

6)机电BIM模型的应用:出具三维详图图纸
自建参数族强化细部节点设计。

利用BIM技术对管井、设备安装等节点部位进行优化设计,为其细部做法提供方案性指导,节省现场样板制作费用。

7)机电BIM模型的应用:出具预留预埋图纸洞口生成设置
8)机电BIM模型的应用:综合天花设计
借助BIM技术参数化设计特点,通过各构件信息自动生成平面布局,同时借助BIM
可视化特点,各专业在设计过程可以随时查阅各构件之间协调关系,保证了综合天花设
计、讨论、决策都在可视化状态下进行。

灯具
房间灯具、风口、喷淋等末端定位走廊灯具、风口、喷淋等末端定位
BIM的综合应用
1、机电管线安装操作模拟及工序安排
2、RFID物料追踪系统
我司自主研发了RFID物料追踪系统,可对物料运输使用情况进行实时追踪,杜绝了材料浪费、库存数量不透明等等一系列现象的发生。

3、可视化交底
风口
4、可视化验收现





BIM 模型效果
5、机电安装预制加工管件的设计及施工
初步深化设计建立模型二次深化出管件加工图现场加工制作相应管件施工现场现场装配、拼装、调试,
6、工程资料的集成化管理
7、施工工期控制:基于BIM技术的销项计划
8、工程量动态监控
利用BIM信息可
传递性,在工程施工
过程中,实时导出工
程量变化情况,方便
业主对整个工程的成
本进行控制
总结
本项目中通过BIM技术的全程应用取得了显著效益
1)二次砌体留洞使用率接近90%,大大降低了二次开洞的费用。

2)由于BIM技术应用,本项目整个施工过程几乎无返工、窝工现象,工期进度一直朝前于业主要求。

3)通过施工前合理的深化排布方案,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可能出现无效翻折等诸多方面,因为无同类工程传统工艺的参数统计,无法做出全面的量化统计。

所以,选择具有信息数据较多的部位,进行了相关数据统计计算和分析:
1)地下一层制冷机房各种管线总计工程量约2500余米,深化后直接节约管线近300米,减少弯头使用量27处,本项目采购的无缝钢管市场价5000元/吨,节约的管线约计20余吨,共计节约成本10万余元。

根据多个后续推广项目的应用情况平均计算,BIM技术的采用较传统工艺节约机电各专业管材费约10%。

2)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期,提高一次成优率。

在制冷机房的施工中,依据BIM模型进行施工,实际安装工期为44天。

按照传统工艺估算该机房安装工期应在60-70天之间。

并且在施工过程无二次拆改,一次成活、一次成优。

结合我司多个项目应用情况,BIM技术的采用较传统工艺可节约工期近30%,二次拆改费15%。

3,5,12,130,
效益人工费用节约10400元。

依据多个项目情况平均来看,采用BIM技术后,制冷机房安装人工费约节约39%,设备及阀门的安装费10%。

综上所述,采用BIM技术后,整个机房的总造价较传统施工工艺约减少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