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天津市金融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一、货币市场 (4)二、股票市场 (6)三、债券市场 (7)四、基金市场 (8)五、期货市场 (8)六、租赁市场 (9)七、新型交易市场 (13)八、外汇市场 (16)1.外汇市场机制不断创新 (16)2.外汇期权交易提高效率 (19)九、天津市银行业机构发展 (20)1.存款少增,贷款同比多增 (21)2.表外融资规模缩小 (23)3.大型银行创新步伐加快 (23)4.多家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 (24)十、天津市证券业机构发展 (25)1.法人证券公司发展态势良好 (26)2.上市公司总市值略有降低 (27)3.新三板挂牌企业快速增长 (27)十一、天津市保险业机构发展 (28)1.保费收入增长较快 (28)2.车险市场稳健发展 (29)3.监管不断加强 (30)4.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市场活跃程度高 (30)十二、天津市其他金融业机构发展 (31)1.互联网金融市场 (31)2.融资租赁市场 (34)图1 天交所挂牌企业数据统计 (14)图2 天交所挂牌企业省份分布情况 (14)图3 2009-2016年天交所历年累计交易数据 (15)图4 2015和2016年各项业务营业利润的情况 (26)表录表 1 2016年天津市同业拆借情况 (4)表 2 2016天津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7)表 3 2015~2016年开放式基金情况 (8)表 4 2016年天津辖区内期货公司情况 (8)表 5 2016三季度天津市融资租赁业务发展概况 (9)表 6 2016年全国融资租赁企业十强排行榜(截至2016年9月) (10)表7 2016年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20)表8 2016年天津市人民币贷款各利率浮动区间占比 (22)表9 2015~2016年天津市证券业机构数量同期变化情况 (25)表10 2016年天津上市公司情况 (27)表11 2016年天津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 (29)一、货币市场天津货币市场交易平稳增长。
2016年天津市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累计完成信用拆借1914笔,同比下降0.62%;累计金额11058.6亿元,同比增长29.3%;净融入资金9365.1亿元,同比增长30.0%。
在2016年的同业拆借市场上,天津无论是融入金额还是融出金额较往年都有较大提升。
除个别月份外,全年数值小幅波动,在12月时达到全年峰值。
2016年,天津同业拆借融入金额平均值为1209.8亿元,融出金额平均值为1345.35亿元。
表 1 2016年天津市同业拆借情况单位:亿元,%资料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银行间市场在货币市场中起着主导作用,近年来天津银行间货币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天津银行业的经营业态逐步转为资产驱动模式。
在全国银行业转型的趋势下,天津银行业也转变了经营业态,由过去关注存贷利差模式转变为资产驱动模式,资产和负债的匹配导致债券资金趋向短期化。
二是来自天津银监局的压力。
随着资本监管指标由存贷比逐步转向资本充足率,信贷项目占用资本多,而投资项目占用资本较小,促使银行投资类项目比重增加,例如“买入返售证券”,主要包含的资产类型就是票据类资产。
三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推动理财产品向货币市场工具配置。
在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主要通过理财产品实现,而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主要集中于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
根据中国债券网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6)》数据,总体上说,2016年理财产品收益率随金融市场收益率下行而下行,理财产品对社会财富的吸引力下降。
叠加2016年末开启金融去杠杆监管,无论是提高负债资金成本、MPA考核还是同业负债监管都意味着银行资产的扩张受到控制。
因此,2016年理财增幅已较2015年及此前的增幅显著下降。
而2016年,从理财收益率角度上说,随着资产收益率的上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吸引力也将有所提升,因此2016年初以来个人理财产品的销售情况也是比较乐观的。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同业存单、同业理财等监管,同业理财方面则呈现较大规模压力,同时今年银行表内外资产的增长均受到了MPA考核等监管。
因此,综合考虑,我们认为2017年理财的增速最可能沿着监管上限发展。
从结构上说,2016年受制于理财产品收益率低迷,个人理财产品增长缓慢,而金融市场资金则显宽松富余,同业资金需求旺盛,因此同业理财成为银行为实现规模快速扩张而大肆发展的理财产品种类。
2016年同业监管成为重中之重,同业套利链条也将进入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层层提升,因此同业理财占比定会面临大幅下降。
在同业乱象得到整治后,银行的竞争重心将重新回归传统的个人零售等业务。
整体上,2017年个人理财产品的占比应将重新上升。
原先更多依靠同业资金弯道超车的中小行将回归发展均值,除非显现自己特殊的竞争优势。
因此2016年城商行、农商行理财产品的高速增长将在2017年难见,中小银行的理财产品占全市场的比例也应较2016年有所下降。
在理财投资资产方面,随着未来受同业负债监管及套利资产到期后续发压力的减轻,同业存单发行量应有所萎缩。
同时,监管对非标资产定义内涵有所扩充,非标受限额管理投资额度空间更加有限。
因此,2017年预期收益率型理财产品配置债券的比例拟应进一步提高。
二、股票市场2016年,天津进一步加快上市步伐,优质增产显著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营管理效率成效明显,公司业绩稳步提升,海内外投资者大批慕名前来。
2016年天津上市公司总股本增加,总市值下降。
截至2016年末,天津上市公司总数为45家,其中A股公司40家,AB股公司1家,AH股公司3家,AS股公司1家。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23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7家,在中小板上市的8家,在创业板上市的7家。
新三板挂牌公司164家。
上市公司总股本592.13亿股,比上年同期增长10.3%,总市值5481.47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减少581.23亿元。
表 2 2016天津上市公司基本情况单位:家资料来源:天津证监局。
三、债券市场从调级情况来看,2016年发行人主体级别调高122家,调低55家;债券债项级别调高131只,调低25只。
调整后,主体级别向AAA 级、AA+级集中,债项级别主要向AA+级集中。
从行业看,级别调高的发行人和债券集中在房地产、非银金融、建筑装饰、综合类行业,调低较多的行业有建筑装饰、房地产、综合类、化工、公用事业。
公司债券市场发生401起负面事件,10只债券发生实质性违约;2016年负面事件发生次数较2015年增加了87.4%。
2016年公司债出现发行高潮。
其中,受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影响,4月、12月发行量出现下降。
在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公司债券分类监管的政策影响下,两类债券12月无发行。
沪深交易所成功首发绿色公司债、熊猫公司债、可续期公司债,双创债,交易所债券创新品种增多。
信用风险趋升,信用事件增多,市场波动加剧,延期取消发行增多。
风控措施陆续出台,债券市场监管加强。
在市场不断去杠杆、债券违约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天津债券市场凭借谨慎的风控体系以及优质的企业资源,实现债券交易额15702.39亿元,增长19.9%,增长速度强劲,对天津金融市场的有序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四、基金市场2016年,天津开放式基金份额和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均稳步提升,基金份额从2015年12月的6608.72亿份上升到2016年12月的8143.85亿份。
截至2016年底,天津开放式基金52只,较上年同期增加6只,开放式基金份额8453.12亿份,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8449.67亿元。
法人基金管理公司经营状态良好,稳健运营。
表 3 2015~2016年开放式基金情况资料来源:天津证监局。
五、期货市场截至2016年末,天津市期货公司6家,辖区内期货营业部30家,期货交割库数52家。
期货公司代理交易额3081.72亿元,代理交易量539.64万手。
与上年同期相比,期货营业部、期货交易额和交易量均有所上升。
表 4 2016年天津辖区内期货公司情况资料来源:天津证监局。
六、租赁市场“金改30条”政策的落地为天津自贸区融资租赁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自贸区、融资租赁业在2016年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中铁建、中民投、中海油、中节能等众多央企及大型企业纷纷在天津自贸区创立融资租赁公司;工银、国银、民生、交银、招银等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在东疆注册了众多项目公司,开展更加高端的跨境租赁业务,覆盖飞机船舶、基础设施、海洋工程、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截至2016年9月底,金融租赁合同余额约6660亿元,比2015年底增加810亿元;内资租赁合同余额约4800亿元,同比增加900亿元;外商租赁合同余额约为5240亿元,同比增加890亿元。
天津滨海新区凭借政策优势和区位发展环境,吸引了大批优质融资租赁企业入驻,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融资租赁聚集区,规模效益显现。
截至2016年底,总部设在天津市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不含单一项目租赁公司、分公司和海外收购的公司)达到1185家,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1.91万亿元。
表 5 2016三季度天津市融资租赁业务发展概况据中国租赁联盟和天津滨海融资租赁研究院统计,截至2016年9月底,在以注册资金为序的全国内资试点融资租赁企业十强排行榜中,天津渤海租赁有限公司以150亿元人民币排名榜首。
表 6 2016年全国融资租赁企业十强排行榜(截至2016年9月)单位:亿元资料来源:中国租赁联盟、天津滨海融资租赁研究院。
为了支持和优化航运服务业发展,天津积极引进和设立一批在航运方面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知名银行、保险公司、租赁公司和私募基金,加快推进中国进出口银行在津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吸引其他金融租赁机构设立航运租赁专业子公司。
探索引导渤海租赁、泰达控股等具有实力的金融机构与国际知名机构开展合作,提升在航运金融方面的竞争力。
积极推动银行、证券、基金、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设立航运服务部门,为航运企业提供信贷、结算、债券发行、融资租赁等服务。
配套一批经纪、公估、法律、会计、船舶检验等航运金融专业中介服务机构。
推动金融机构、航运企业和中介机构开展合作。
为了积极推动航运融资租赁业务创新,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社会资本在天津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在天津注册成立专门从事交通运输或其与航运金融有关业务的专业子公司。
依托东疆保税港区,积极开展特殊目的公司(SPV)单船融资业务,推进航运金融租赁业务国际化,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球飞机租赁中心和船舶、海洋工程结构物租赁基地。
推动设立航运产业基金,支持航运企业开辟新的融资途径。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全球数十个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带动沿线各国机场、港口、铁路、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潮,将加快我国融资租赁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未来的市场机遇较为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