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分析技术
热分析技术
赵娜如 2009.11
热分析技术基本概述
仪 器 联 用
热分析技术
基 本 应 用 仪 器 控 制 原 理
国际热分析学会(ICTA)热分析定义:
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关系的 一种技术。
热分析概述
加热 热量变化 重量变化 物 质 温度变化 力学性能 尺寸体积 冷却 其他 DSC TG DTA DMA TMA
膨胀系数、体积变化、相转变温 度,应力应变关系测定重结晶效 应分析
一.热重法TG基本原理
热重法TG是在温度程序 控制下,测量物质质量 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技 术. m=f(T)
二、DTA的基本原理
ΔT
Tw
+
TR
+
Ts
加热器
ΔT =Ts -TR
试样热电偶和参比热电偶是串联反 接的,组成差热电偶,当试样不发 生热效应时,试样温度和参比温度 是相同的,两支热电偶的热电势大 小相等,互相抵消,无信号输出, 当试样发生热效应时试样温度和参 比温度不相等, ΔT 不为0,两支 热电偶的热电势抵消不了,差式热 电偶就有信号输出,经过适当放 大,画出DTA峰。
DSC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 食品、生物、制药 陶瓷、玻璃、矿物 金属与合金 能源材料、火炸药
DSC
• • • • •
熔点 • 相转变 熔解热和结晶热 结晶度 • 氧化诱导期 比热 纯度 • 玻璃化温度
……
五、仪器操作
1. 开机 打开恒温水浴、STA449C主机、TASC414/4控制器与计算机电源。 一般在水浴与热天平打开2~3小时后,可以开始测试。 如果配有低温系统,打开冷却控制器CC200L电源。 打开Proteus软件。
差示扫描量热 法 DSC
热量
热重法 TG
程序控温条件下,测量在升温降 温和恒温过程中样品质量的变化
质量
动态机械法 DMA
程序控温条件下,测量材料的力 学性质随温度、时间、频率或应 力等改变而发生的变化量 程序控温条件下,测量在升温降 温和恒温过程中样品尺寸发生的 变化
力学性质
热机械法 TMA
尺寸、体积
示差扫描量热测定时记录的结果称之为 DSC曲线,其纵坐标是试样与参比物的功率差 dH/dt,也称作热流率,单位为毫瓦(mW), 横坐标为温度(T)或时间(t)。 与在DTA曲线中,吸热效应用谷来表示, 放热效应用峰来表示所不同的是:在DSC曲线 中,吸热(endothermic)效应用凸起正向的峰表 示 (热焓增加),放热(exothermic)效应用凹下的 谷表示(热焓减少)。
三、DSC 差示扫描量热仪基本原理
在程序温度(升/降/恒温及其组合)过程中,测量样 品与参考物之间的热流差,以表征所有与热效应有关的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同步热分析仪(STA)将热重分析与差热分析结合为一体, 可同时得到热重及差热信号。
DSC 差示扫描量热仪基本原理
Furnace
Sample Refer.
六、DSC 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
基线的影响 温度和灵敏度校正文件 实验条件 样品的特性
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
基线的影响
基线是指在被测样品没有吸热和放热反应时,测量整个系统随温度
的变化
基线的重要性 样品产生的信号与样品池产生的信号必须加以区分; 样品池产生的信号依赖于样品池状况、温度等; 平直的基线是一切计算的基础 为了得到精确的数据,即使对于那些精确度相当高的DSC 仪也必须经常进行基线测定,以保证系统的准确度
DSC vs DTA
DTA 只能测试△T信号,无法建立△T与△H之间的联系。 DSC 测试△T信号,并建立△T与△H之间的联系。
四、热分析仪器主要结构
主要包括主机、控制器、电脑、恒温水浴装置等。
仪器主要结构
抽真空
传感器
加热炉 支架 气流 通道 自动马达升降系统
样品支架及坩埚
常用坩埚类型:Al, Al2O3, PtRh 特殊坩埚类型:PtRh+Al2O3, Steel, Cu, Ag, Au, Quartz 等
Q PR T
.
• 样品热效应引起参比与样品之间的热流不平衡
• 由于热阻的存在,参比与样品之间的温度差( △T )与热 流差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将△T 对时间积分,可得到热焓:
△T Q = λA △X
ΔH = K ∫ ΔTdt
0
t
K = f (温度,热阻, 材料性质,…)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在程序控温下, 测量物质和参比物之间的能量差随温度变 化关系的一种技术(国际标准ISO 11357-1)。 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又分为功率补偿型 DSC和热流型DSC两种类型。常用的功率 补偿DSC是在程序控温下,使试样和参比 物的温度相等,测量每单位时间输给两者 的热能功率差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种方法。
基线测试完成后,可进行样品测试。 首先进行样品制备,先将空坩埚放在天平上称重,去皮(清 零),随后将样品加入坩埚中,称取样品重量。 称重可使用外部天平,其精度至少应达到0.01mg。也可使用仪 器本身作为称重天平。 将装有样品的坩埚放入炉体内,关闭炉体,点击“编辑”菜单下的 “测量向导”,在弹出的“STA449C测量向导”对话框中选择测量模式为 “样品+修正”,输入样品名称、编号与样品质量。 进行测量。
2. 气体
确认测量所使用的吹扫气情况。(常用的吹扫气有N2、 Ar、air、O2…)
3. 基线测试(浮力效应修正)
(若已有原先做好的基线文件,可跳过此步骤)
放坩埚 准备一对重量相近的干净的空坩埚,分别作为参比坩埚与样品坩埚放到 支架上。坩埚是否加盖视后面的样品测试需要而定。关闭炉体。
4. 样品测试
热分析概述
热分析方法 差热分析法 DTA 定义 程序控温条件下,测量在升温降 温和恒温过程中样品和参比物之 间的温度差 程序控温条件下,直接测量样品 在升温降温和恒温过程中吸收或 释放出的热量 测量参数 温度 应用范围 鉴别物质,熔化及结晶转变和二 级相变,氧化还原反应和裂解反 应的分析研究,主要用于定性表 征 分析和研究范围与DTA大致相同, 但是能够定量测定多重热力学和 动力学参数,如比热、反应热、 转变热和反应速度以及高聚物结 晶度等 熔点、沸点测定,热分解反应过 程中分解与脱水量测定;生成挥 发物质的固相反应分析,固体与 气体反应分析 阻尼特性、固化、胶化、玻璃化 等转变分析、模量、粘度测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