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1、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觉醒”是指()
A.公车上书
B.光绪帝发布变法命令
C.严复译述《天演论》
D.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
2、2012年“北京泰和嘉成书画。

古籍迎春拍卖会”期间拍卖了康有为的书法作品。

体现其变法核心思想的横幅,下列哪项内容最符合()
A.学西方,立宪政,变法图强
B.学西方,自强求富
C.变革制度,走向共和
D.办实业,兴教育,求发展
3、百日维新的法令涉及经济、军事、政治和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

下列哪项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
A.训练新式陆海军
B.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C.发展农工商业
D.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4、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

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
A.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增强了近代国防的力量
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
5、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为()
A.商鞅变法
B.公车上书
C.百日维新
D.光绪维新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年来泰西专以中国为说。

报章论议,公托义声,其分割之图,传遍大地。

———《戊戌政变记》材料二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

能变则强,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应召统筹全局折》材料三康有为建议“勿去旧衙门,而维增置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使,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
——《戊戌政变记》
(1)材料一康有为所说的“三年来”指的是哪次事件以后的三年?他是在什么形势下上书的?
(2)通过材料二,请你说出康有为认为解救民族危亡的办法是什么?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可以看出康有为的主张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发生上述变化?
(4)维新变法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地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