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525心理健康周活动方案电子教案

小学525心理健康周活动方案电子教案

小学525心理健康周
活动方案
小学525心理健康周活动方案
525是北师大心理健康系团总支在2000年发起的一个活动,意思为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

为了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2004年团中央把525做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

近年来,不少小学也在525开展心理健康周活动。

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地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引导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为了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结合哈弗本.沙哈尔开设的幸福课(积极心理学)的宗旨,让学生能感受到自己的幸福,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活动主题:“幸福快乐我做主”。

活动时间:5月24日—5月28日
活动步骤:
1、国旗下讲话,启动“幸福快乐我做主”心理健康活动周(咸威负责)。

2、下发活动记录表。

(咸威负责)
围绕六一儿童节,开展“幸福快乐我做主”,围绕主题让学生回答特定问题,什么能给我带来快乐?我曾经给他人带来了哪些快乐?在六一儿童节这个特定的情境下,我能做些什么,让大家度过一个快乐、幸福的六一节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还可以做哪些事情,让自己和他人变得幸福快乐?结合表格,班级可以召开心理辅导课,让学生对快乐和幸福有更加深入地认识。

3、评选快乐之星。

(栾冰负责)
(1)、发给学生小主人卡片(各班自己设计),为每个学生下发五张小主人的卡片。

(2)、分享快乐,如果你觉得班级里的同学非常优秀,能让周围的人感到快乐,就把小主人卡片发给他。

(3)、统计班级里获得小主人卡片最多的同学,也就是最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同学,获得快乐之星的称号。

把快乐之星的名单粘贴在学校的橱窗。

4、播放幸福歌曲,在525心理健康活动周期间,播放幸福主题的歌曲。

比如“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等。

(袁超负责)
5、心理健康老师开设幸福选修课,让学生自主参加幸福选修课,通过这样的大团体辅导使学生能有更深刻的体验。

(咸威负责)
6、设计微笑墙,选取最美的微笑图片。

(孙笑云负责)
7、开设幸福小团体辅导活动,进行全校范围内的招募。

小团体活动可以以寻找幸福为主题。

(栾冰负责)
青岛大枣园小学2010年心理健康活动周活动安排表
青岛大枣园小学心理健康简报
主办:青岛大枣园小学心理健康教研组
日期:2009-12-15
青岛大枣园小学举行525心理健康周启动仪式
5月24日清晨,青岛大枣园小学在国旗下举行了“525,心理健康周”启动仪式。

本次心理健康周的主题是“快乐幸福我做主”。

国旗冉冉升起之后,心理健康教研组的老师围绕心理健康周的计划,就如何做幸福快乐的小主人做了主题讲话。

讲话围绕如何悦纳自己,处理不良情绪的重要性,表达感谢等方面展开,介绍了心理健康周的部分活动,包括张贴微笑墙,评选快乐小主人等活动。

最后,老师向全体学生提出了“微笑面对生活,做快乐幸福的小主人”的希望,通过启动仪式,使学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健康周活动中。

今天,你微笑了吗?(枣园)
开怀的大笑,动人的微笑,富有感
染力的笑容照片,让观者感受到了愉
快,体验到了欢喜。

这是青岛大枣园
小学在心理健康周期间所设计的微笑墙。

为了让学生能保持阳光的心态,做身体健康,活泼开朗的小主人,学校设计了学校的微笑墙,由摄影小组的同学定期进行更换,为校园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微笑墙设计之后,吸引了不少师
生前来观看,为营造学校良好的心理氛围,构建了和谐校园打下了基础。

运用心理技术,舒缓老师压力(枣园)
5月25日中午,青岛大枣园小学心
理教研组和部分老师在学校心理咨询师
旨在舒缓教师心理压力的小团体辅导活
动。

根据心理健康周的计划,学校心理教研组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在心理咨询室利用相牌,结合前一阶段参加李沧区心理教研学习的心理辅导技术,帮助老师舒缓心理压力,保持健康心态。

老师们在相牌游戏活动中,积极参与,放松了心情,获得了心灵的成长。

相牌是著名心理专家格桑泽仁老师发明的,经过实践验证,在个体辅导和小团体辅导方面,作用非常显著,我校心理老师积极学习这项技术,现在已经能比较娴熟地为老师和学生进行辅导。

这次活动受到了老师的好评,他们纷纷表示,这项心理辅导技术非常有效,自己也想学,以后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可以使用。

青岛大枣园小学教师参加全国“班级管
理中的心理辅导”研讨视频会
2010年5月26日下午3点,全
国春季中小学班主任跨区专题“班级管
理中的心理辅导”研讨视频会议如期举行,我们青岛大枣园小学的班主任老师在学校微机室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

为参加此次会议,我们青岛大枣园小学做了充分的准备。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并全程参与活动,并组织信息技术老师在会前细心调试视频会的设备,确保与会老师顺利接听信息和发言。

我们学校10位班主任老师积极准备,在会上分别就学校心理辅导概况、低中高年级班级管理中的心理辅导、心理辅导个案进行讨论、交流,与教育同行分享我们的辅导经验。

学校心理老师还作为特约嘉宾,为大家解疑、指导。

通过参加本次远程视频活动,我们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对于班级管理中的心理辅导有了深入的了解,学到了不少宝贵经验,并切身体会到班主任远程学习培训的意义,受益匪浅。

主题活动随笔
心理健康周期间,我校开展了"幸福快乐我做主"主题活动,我校心理健康教研组和大队部共同设计的表格,表格分为高年级和低年级两种。

低年级主要是图片设计“什么能给你带来快乐”“画一画,写一写,你心目中的快乐景象”,对一年级的表格抽样分析发现,在抽取的39份进行统计,发现一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玩耍,占56%,这其中学生比较喜欢比赛性质的玩耍,比如两个同学一起跑步等,还有就是喜欢外出的玩耍,在画图过程展现了郊外的景象,爬山的景象,而且有学生直接写上了外出玩耍的问题。

同时一年级
有很强的依恋性,比如在外出的时候,有的孩子会画上爸爸妈妈,画上自己的好朋友等。

同时学生比较喜欢非常美的环境,环境能带来快乐的占20%。

同时模糊的,无法判断引起快乐对象的占20%。

其中部分是想象的场景,表现了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并没有涉及学习,说明孩子的学习兴趣需要培养。

对二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抽取了37人,发现环境对孩子幸福感的影响非常大,占40%,学生喜欢充满鲜花,富有生气的环境。

玩耍仍然占40%,在玩耍中运动,踢球等项目增多,出现了人际交往的快乐、过生日的快乐等项目。

对三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抽取了55人,发现玩耍和环境对孩子的快乐感受依然影响比较大,比如玩耍占36%,环境占21%,而成绩也成了孩子幸福感的来源,占10%。

生日占7%。

看电视占3%。

其中还有几个个例,比如有的学生认为不乱扔垃圾是自己快乐的原因,还有吃冰糕等,表现了学生对快乐理解的多元化。

四至六年级采用的是文字描述的方法来记录幸福快乐的方面,包括书写格言,什么能给你带来快乐,在六一这个特定的环境下,我能做些什么,让大家度过一个快乐幸福的六一节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还可以做哪些事情,让自己和他人变得幸福快乐?
通过快乐指数取样调查,四年级48人进行调查,选择读书的达到29%,达到最高值.选择好成绩的有11人,达到了22%.选择助人
的和运动的各占14%.从中可以看出四年级对快乐的认识有了很大的不同.
五年级抽样63人,选择玩的有16人,占25%,超过了四年级的人数很多,然后是选择帮助别人的占了22%,而选择玩电脑的有11人,占17%.选择有趣笑话和看书的各是4人,占6%.
六年级抽样94人,其中选择与同伴在一起的有33人,占35%.其中选择玩的有13人,占14%,好成绩的有12人占12%.另外还有学生选择助人,阅读,学习和看笑话书。

通过这样一次主题活动,给我们的启示是一年级孩子可以增加亲子户外的郊游活动,二年级应该让学生开始参与教室的环境布置,让学生在环境安排上参与意见,三年级开始应该对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开展一些趣味学习的活动,四年级可以开展读书活动,小志愿者活动在四年级就可以正式启动了。

五年级开展电脑有关的活动,比如安全上网等活动。

六年级可以在人际关系方面进行团体辅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