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1、质量要求:
1.1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①的要求
表①
1.2碎石或卵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表②的规定
表②
等于及小于C10级的混凝土,其针、片状颗粒含量可放宽到40%
1.3碎石或卵石中的含泥量应符合表③的规定
表③
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不应大于1.0%。

等于及小于C10级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含泥量可放宽到2.5%。

1.4碎石或卵石中的泥块含量应符合表④的规定
表④
有抗冻、抗渗和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泥块含量应不大于0.5%,对等于或小于C10级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泥块含量可放宽到1.0%
2、验收
购货单位应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

用大型工具运输的,以400m³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的,以200m³或300t为一验收批。

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验收批论。

3、取样与缩分
3.1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然后由各
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

3.2将每组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混均匀,并堆成锥体,然后沿互相垂直的
两条直径把锥体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

4、检验方法:
4.1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试验
①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

②筛分析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试验筛——孔径为40.0、31.5、25.0、20.0、16.0、10.0、5.00和2.50mm的圆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差各一只。

筛框内径均为300mm。

天平或案秤——精确至试样量的0.1%左右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③试样制备
试验前,用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略重于试样所需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④筛分析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称取试样5公斤
b、将试样按筛孔大小顺序过筛,当每只筛上筛余层的厚度大于试样的最大粒径值
时,应将该只筛上的筛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直至各筛每分钟的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
c、称取各筛筛余的重量,精确至试样总重量的0.1%。

在筛上的所有百分计筛余量
和筛底剩余的总和与筛分前测定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⑤筛分析试验结果应按下列步骤计算
a、由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重量计算得出该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精确到
0.1%)
b、每只筛计算得出其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1%)
c、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4.2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试验
①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不宜用于最大粒径超过40mm的碎石或卵石。

②用本方法测定表观密度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a、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天平——称量5kg感量5g
d、广口瓶——1000ml磨口,并带玻璃片
e、试验筛——孔径为5mm
③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验前,将样品筛去5mm以下的颗粒,用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2kg,洗刷干净后,分成两份备用。

④用本方法测定表观密度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称取试样1kg
b、将试样浸水饱和,然后装入广口瓶中。

装试样时,广口瓶应倾斜放置,注入饮
用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

c、气泡排尽后,向瓶中添加饮用水直至水面凸出瓶口边缘。

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迅
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

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取试样、水、瓶和玻璃片总重量(m1)
d、将瓶中的试样倒入浅盘中,放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取出放在带盖
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m0)。

e、将瓶洗净,重新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份后称重(m2)
⑤表观密度ρ应按下列计算(精确至10kg/m³)
ρ=[m0/(m0+m2- m1)-αt]*1000 (kg/m3)
式中:m0——烘干后试样重量(g)
m1——试样、水、瓶和玻璃片的共重(g)
m2——水、瓶和玻璃片共重(g)
αt——考虑称量时的水温对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

见表①
表①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之差应小于20kg/m3,否则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4.3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试验
①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
②含水率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a、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天平——称量5kg感量5g
c、容器
③含水率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称取试样1kg
b、将试样置于干净的容器中,称取试样和容器的共重(m1)并在105±5℃的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c、取出试样,冷却后称取试样与容器的共重(m2)
d、含水率W wc=(m1- m2)/ ( m2-m3 )*100 (%)
式中:m1——烘干前试样与容器共重(g)
m2——烘干后试样与容器共重(g)
m3——容器重量(g)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4.4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试验
①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及空隙率
②堆积密度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a、案秤——称量50kg感量50g及称量100kg感量100g各一台
b、容量筒——金属制表②
c、平头铁锹
d、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③试样的制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试验前,取试样重量放入浅盘,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也可以摊在清洁的地面上风干,拌匀后分成两份备用。

④堆积密度试验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取试样一份,置于平整干净的地板上,用平头铁锹铲起试样,使石子自由落入容量筒内。

此时,从铁锹的齐口至容量筒上口的距离应保持为50mm左右。

装满容量筒,并除去凸出筒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部分,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筒共重(m2)
⑤堆积密度、空隙率应按以下规定进行计算
a、堆积密度的计算(精确至10kg/m3)
ρ1=( m2-m1)/v*1000 (kg/m3)
式中:m1——容量筒的重量(kg)
m2——容量筒和试样共重(kg)
V——容量筒的容积(L)
b、空隙率的计算(精确至1%)
V1=(1-ρ1/ρ)*100(%)
式中:ρ1——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kg/m3)
ρ——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kg/m3)
c、容量筒容积的按正应以20±5℃的饮用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
使其紧贴水面,擦干筒外壁水分后称重。

用下式计算筒的容积(v)V= m’2- m’1 (L)
式中:m’1——容量筒和玻璃板重量(kg)
m’2——容量筒和玻璃板和水总重量(kg)
4.5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试验
①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中的含泥量
②含泥量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a、案秤——称量10kg感量10g
b、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c、试验筛——孔径为1.25mm及0.080mm筛各一个
d、容器——容积约10L的瓷盘
③试样制备
试验前,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规定的重量,并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

④含泥量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称取试样1000g (m0 )装入容器中摊平,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石子表
面150mm,用手在水中淘洗颗粒,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较粗颗粒分离,并
使之悬浮或溶解于水。

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25mm及0.080mm的套筛上。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大于
0.080mm的颗粒丢失。

b、再次加水于容器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c、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80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
内颗粒)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80mm的颗粒。

然后,将两只筛上
剩留的颗粒和筒中已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
中烘干至恒重。

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的重量(m1)
d、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w c= (m0- m1)/ m0*100 (%)
式中:m0——试验前烘干试样的重量(g)
m1——试验后烘干试样的重量(g)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如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
0.2%,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