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二一、多一些宽容郭安风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人相处,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
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要紧的是要豁达大度,善于容纳同自己性格、志趣不同的人。
古人说:“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
要心怀坦荡,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
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
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
有了互相之间的谅解,就能清心降火,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的品格。
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
心底无私天地宽。
淡泊名利,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就容易处理。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
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我高你低。
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自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
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
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品格气质的差异。
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所讲的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并不是主张善恶兼容,与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和平共处,而是要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相互理解和支持。
要把对同志的宽容与对错误的批评统一起来,面对违反原则的言行,决不姑息放纵。
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健康的心胸,建立纯洁的人际关系。
朋友,你说呢?9.这篇短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主要用什么论证方法?9.论点是“多一些宽容”,(或“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
10.文章提出要宽容他人必须互谅、互让、互敬、互爱。
你认为“四互”中哪一点最难能可贵?为什么?“四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10.第一、二问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谈感受,不求惟一的答案。
(3分)第三问:四者之间应该是逐层递进的关系,“互爱”的要求是最高的。
(2分)11.说说末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1.补充论述宽容与无原则的迁就、善恶兼容等的区别,使论述更严密,结构更完整。
12.仿照画线的句子,以“恨”为话题,也写一组排比句。
13.如果你觉得你周围有的人心胸狭窄,请引用文章中的关键性的句子,对他们进行劝说。
注意用语委婉,以理服人。
(50字左右)二、“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为至理名言,历来被视为有逃避变节的嫌疑,其实不然。
小到个人的自我设计,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随着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难免要作出调整,改变,甚至于不得不放弃。
知难而进者固然可喜;审时度势,善于放弃更难能可贵!鲁迅是万人敬仰的大文豪。
当初他曾经选择了学医救国的道路。
但当他认识到要拯救中华,只有先拯救国人那麻木的灵魂时,便毅然放弃了他的最初选择,弃医从文,拿起笔杆子同敌人作殊死斗争。
试想,如果没有他的放弃,无数的国民能战胜愚昧,争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吗?可见,放弃可以使生命得到升华,甚至可以造福万民。
放弃也是一种大智。
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的得到。
干事业的人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
苦苦的挽留夕阳,是傻人;久久的感伤春光,是蠢人。
什么也不放弃的人,往往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
舍不得家庭的温馨,就会羁绊起程的脚步;迷恋手中的鲜花,很可能就耽误了你美好的青春。
人生旅途上要学会珍惜,珍惜自己在事业上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和荣誉,因为任何微小的成绩和荣誉都来之不易,都曾经为之付出过艰辛。
俗话说“聚沙成塔”, “滴水成冰”,都含有“积少成多”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辩证法。
我们在前进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可贵的。
然而,人生路途上只学会珍惜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放弃。
这个放弃不是通常说的去掉,他的特定含义是,提醒自己不要过于迷恋已经取得的哪怕是相当显著的成绩和荣誉,不要因为对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沾沾自喜而耽误了向前赶路,去摘取更为辉煌的人生成果。
俗语“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就是告诫人们不要自满,不要停止继续进取的步伐。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只管走过去,不要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的。
”为了采集眼前的花朵而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不值得的,道路正长,前面尚有更多的花朵,让我们一路走下去。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一个少年背负着一个沙锅前行,不小心绳子断了,沙锅也掉到地上碎了,可是少年却头也不回的继续前行。
路人喊住少年问:“你不知道你的沙锅碎了吗?”少年回答:“知道”。
路人又问:“那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少年说:“已经碎了,回头何益?”说罢继续赶路。
听完这个故事,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点感悟。
这个少年是对的,既然沙锅已经碎了,回头看了又看有什么用呢?这正如人生中的许多失败一样,已经无法挽回,再去惋惜悔恨也于事无补。
与其在病苦中挣扎浪费时间,还不如重新找到一个目标,再一次奋发努力。
还是让我们学会放弃吧!像那个少年一样。
不要因为失败而做无谓的自责和叹息。
当我们真正学会放弃时,才会发现那才是一种真正的超越,一种真正的战胜自我的强者姿态。
也许有时我们只看到了放弃时的痛苦,而忘记了那些如果我们不放弃就会得到的更大的痛。
所以我们要学会放弃。
(选自《杂文月刊》)1.阅读全文,请你为文章拟个恰当的题目。
答:我们要学会放弃(或: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2.文中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论证方法并举例分析其作用。
答:2.示例一:举例论证第②段用鲁迅弃医从文的典型事例,鲜明有力地论证了'放弃也是一种大智'的观点。
示例二:道理论证(或引用论证)第⑦段引用泰戈尔的诗论证了'学会放弃'的观点,这样论证具有权威性,说服更有力。
3.根据文中表达的基本观点,判断下面两句名言能否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并说明理由。
名言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名言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答:名言一:不能。
因为'傲气'和'傲骨'是指人的作风和性格,本句并未谈到对待事情的做法,这不符合本文'学会放弃'的观点。
名言二:能。
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舍弃'鱼'而取'熊掌',这种做法正好符合本文'学会放弃'的观点。
4.生活中你肯定有过“放弃”之举,请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答:中考临近,学习紧张,我不得不放弃观看精彩的NBA球赛和歌星演唱会,因为我懂得迷恋它们就会耽误我的学习,耽误我的前程。
三、别伤害自己只要我们投入生活,难免会遇到来自外界的一些伤害,经历多了,自然有了提防。
可是,我们却往往没有意识到,有一种伤害并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为了一个小小的职位,一份微薄的奖金,甚至是为了一些他人的闲言碎语,我们发愁、发怒,认真计较,纠缠其中。
一旦久了,我们的心灵被折磨得千疮百孔,对人世、对生活失去了爱心。
假如我们能不被那么一点点.....的功利所左右,我们就会显得坦然多了,能平静地面对各种的荣辱得失和恩恩怨怨,使我们永久地持有对生活的美好认识与执著追求。
这是一种修养,是对自己的人格与性情的冶炼,也从而使自己的心胸趋向博大,视野变得深远。
那么,我们在人生旅途上,即使是遇到了凄风苦雨的日子,碰到困苦与挫折,我们也都能坦然地走过。
正因为那些荣辱得失和各种窘境都伤害不了我们,这就使我们减少了很多的无奈与忧愁,会生活得更为快乐;少了许多的阴影,而多了一些绚烂的色彩。
所以,不伤害自己,也是对自己的爱护,是对自己生命的珍惜。
不要伤害自己,也意味着我们需要自愿放弃一些微小的、眼前的利益。
这无疑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超脱,从而使自己拥有平和的心境,从从容容、踏踏实实地走那属于自己的道路,做自己该做的大事,进而走向成功,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东西。
不妨说,不伤害自己,是使自己有所成就的聪明的活法。
真的,在艰难的人生旅途上行走时,我们不妨时常自我叮嘱一声:别伤害自己。
1.作者的观点是。
别伤害自己。
2.在作者看来,造成自我伤害的根本原因是。
请举出具体例子证明。
内心的贪欲示例:成克杰、陈希同为了一己私利,置人民的利益于不顾,终被人民所鄙弃。
3.为什么说不伤害自己是一种聪明的活法?不伤害自己,可以使自己坦然面对生活,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更容易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4.第二段加点的词语若删除,表达效果会有何变化?“那么一点点”强调“功利”的微小,突出了我们内心的患得患失。
若删去,不足以体现我们“自伤”原因的微不足道。
5.拓展探究:结合选文,任选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本之木以致远。
”(诸葛亮)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15.来自自己的伤害,只有自己克服,内心过分的欲求是自我伤害的根源。
因此,加强自身品格修养,使自己淡泊一点,大度一点,多一点宽容,少一点物欲,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四、阅读《积极面对无奈》,回答问题。
①人生中有太多的无奈。
刘翔为伤痛不能驰骋田坛而无奈,高考生为相差几分不能跨进大学校门而无奈,子女为工作所累不能照顾年老的父母而无奈,贫穷的父母因“差钱”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而无奈,老年人因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而无奈,残疾人因天生的缺陷而无奈。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碰到数不清的无奈。
②对待人生的无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一种是消极的态度,由无奈而生怨气,怨天怨地怨人,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郁郁寡欢,在消沉中不能自拔;一种是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化解矛盾,努力走出无奈的阴影。
窃以为,两种态度,往往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A面对无奈,消极沉沦,无奈就永远是你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B积极面对,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迈开新步伐。
正如马克?吐温所说:“人生在世,绝不能事事如意。
反正,遇见了什么失望的事情,你也不必灰心丧气。
你应当下个决心,想法子争回这口气才对。
”③世界超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个面对无奈永远积极进取的人。
在一般人看来,他可能是一个一生都倒霉透顶的人:1岁时险些死于猩红热;4岁时一场麻疹,又让他险些进了棺材;13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肺炎;46岁时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几乎所有的牙齿;牙病初愈,又染上了严重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他的“拐杖”;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癌等疾病不断向他袭来,后来,他的声带也坏了,几乎成了哑巴。
58岁就吐血而亡。
可就是这个经常为身体不好感到无奈的人,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3岁学琴,8岁时就创作了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9岁入市立歌剧院的管弦乐团,11岁登台演奏自己创作的《变奏曲》,一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