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平行线的性质》教案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流程安排
教学教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
【活动1】电脑显示两条平行公路被第三条公路所截,两辆汽车在平行公路上行驶.
问题:
1、汽车行驶的路径所夹的角有什么关系?
2、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
教师操作电脑,提出问题1.
学生独立思考,口述解决问题1的方
法.
教师在学生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问题2.
学生猜想问题2的答案
注意:1、教师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1
时的思维闪光点给予肯定.
2、教师对学生的猜想给予引导,学生
能猜想出平行线的性质可以,不能猜想出
平行线的性质也可以,不强求.
利用情境
导入,引出新问
题,为学生将新
知识纳入自已
的认知体系做
好铺垫.
提出问题2
产生思维冲突,
激发学生进一
步探究的欲望.
【活动2】
问题:
1、如图a//b,直线c与a、b相交,∠1与∠5有什么关系?你有什么猜想?
问题2:如图,直线a∥b,直线c与a、b相交,图中其它同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3、再任意画一条截线d,选择一对同位角比较它们的数量关系,你的猜想还成立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d
教师提出问题1.
学生分组合作,选择适当的方法,探
究同位角的关系.教师深入小组参与活动,
与学生一起探究问题.
学生代表小组汇报探究过程及得到的
结论.其他小组成员就探究过程和结论提出
质疑.汇报的学生作出说明.
教师结合学生的探究结论提出问题 2.
学生猜想结论.
教师提出问题3.
学生动手验证猜想.
学生动手实验得出结论或直接测得出
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平行线的性质
1.
注意:1、教师要关注引导不同的小组
采用不同方法探究同位角的数量关系.
2、学生得到∠1=∠5后,教师接着问
∠4与∠8、∠2与∠6、∠3与∠7的关系.
仅仅只探
究∠1与∠5的
关系使要研究
的对象单一化,
明确化,方便学
生采用多种方
法研究,有利于
学生汇报探究
过程,也有利于
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
问题3帮助
学生进一步的
认识平行线的
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