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镇海中学历史高考选考模拟卷及答案

2020年镇海中学历史高考选考模拟卷及答案

2020 年浙江省历史高考选考模拟卷历史 (答案在最后面)考生须知:1.全卷共 27 题,满分为 100 分。

2.本卷采用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3.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董仲舒认为:“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 对这一言论解读正确的是① 肯定了人君统治的权威性③隐含着以天制君和儒家道义的成分 A .①②B .③④ ② 宣扬了法家“依法治国”思想 ④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C .①③D .②④2.唐代的长安城“胡化”严重,都城的生活融合了西域的风尚,服饰、饮食、娱乐等皆受到影响。

其中,贞观年间“胡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 唐朝政府设置了安西都护府B .唐朝政府在六部下设鸿胪寺 C. 唐太宗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 D .唐太宗提出“示存异方之教”3.观察下图,判断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有乙图 ② 甲图武器在《武经总要》中可能会有介绍 ④两者皆反映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C .①③ D .②④既可投牒自列,即不得不就而试之,应试者虽不必 是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循私举之而不得。

B .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C .保证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D .促成儒学经义的广泛传播5.乾隆二十年,一些英国商船从广州开往浙江宁波贸易,乾隆批示:“今番舶既已来浙, 自不必强回船;惟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

”该材料表明 A .清朝政府已经放弃海禁政策 B .海关税收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C .宁波成为新的对外贸易中心D .清朝曾经推行过有条件的对外开放甲图①两者最早都出现于元朝 ③乙图技术提高了活字印刷效率 A .①②B .③④ 4.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提到:其皆见取,然终必于其中取出若干 料主要体现该制度的进步性是 A .克服了察举制的一些弊端6.右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1862—1917 部分贸易年数据情况(单位:万两)。

此可知,当时中国①出口以轻工业产品为主②对外贸易逆差逐步缩小③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④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7.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曾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欧洲文近代中国“汲取明”的过程中A.“有形的物质”建设打倒了文化传统的权威B.“变革人心”曾经出现过形式主义的偏向C.“改变政令”是指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先其难后其易”成为汲取的先后顺序8.1934 年《申报》刊登了一幅三星牙膏广告画(右图):“画面主体为身穿旗袍的秀丽妻子正在为身穿睡袍的丈夫挤牙膏” 。

该画反映了A.女性走出家庭步入社会B.传统家庭观念发生质变C.民众生活方式趋向西化D.广告成为营销的主要手段9.近代中国曾有一首国歌写道:“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该国歌最早可能传唱于1911 年B.“揖美追欧”意味着在政治体制上效仿欧美C.“旧邦新造”反映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D.五色旗象征汉、满、蒙、壮、藏五族共和10.1940 年,毛泽东针对时局提出三个目标:在统一战线中和国民党合作、武装反对日本侵略和在解放区开展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为此奋斗的史实包括①召开瓦窑堡会议②参加太原会战③发动百团大战④开展延安整风运动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1.1956 年12 月,毛泽东同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谈话中讲道:“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当然要看条件,只要有原料、有销路,就可以搞。

现在国营、合营企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如果有原料,国家投资又有困难,社会有需要,私人可以开厂” 。

这一言论A.借鉴了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经验B.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C.推动了所有制结构的根本变化D.掀起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高潮画出的画还可能是圣母玛利亚。

但是你想到的,你看到的是现世,是此岸,是世俗,是人世间,理性从神性逐渐地回归到人性中” 。

下列作品属于这一时期的有①《十日谈》 ②《哀悼基督》 ③《日出·印象》④佛罗伦萨大教堂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5.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谁是国家最高主权的代表——国王还是议 会?最终,英国人明确的答案出现于A .1649年B .1689年C .1701年D .1721 年16. 余英时的《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中提到: “拿氏(注:拿破仑)政权在欧洲所产生的 影响乃是民主原则的广泛的滋长。

”能够支持该观点的史实有①编撰《民法典》②精简编制,改革政府 ③ 多次打败反法联盟 ④取消出版、言论自由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17.1687 年,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

以下关于该“钥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万有引力定律以微积分做计算工具成功导出B .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C .惯性定律是在笛卡儿等人对碰撞运动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的D .是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核心理论体系18. 《共产党宣言》中提到: “他们总是不加区别地向整个社会呼吁,而且主要是向统治阶 级呼吁。

他们认为,人们只要理解他们的体系,就会承认这种体系是最美好的社会的 计划。

”材料中的“他们”A .对封建主义制度进行深刻的批判B .指明无产阶级是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C .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D .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一些天才设想 国别 作者 主要代表作12. 有学生在《辉煌年代国史丛书》 一书中看到一张曲线图(右图) 结合所学判断该图最有可能反映 的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认可度调查B .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C .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变化统计 D. “驱蒋纳我”提案投票情况13. 《十二铜表法》在继承方面遵守以前的原则:由男系亲属继承,若无男系亲属,则传给同氏族的男性。

该规定反映了《十二铜表法》① 在内容上涉及财产分配③ 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 A .①②B .③④ 14. 近代西方出现了这样一个时期, ② 保留了一些古老习俗 ④ 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C .①②③D .①②④ 不管你写的是什么题材,你处理的是什么题材,你国家数份①这一时期世界文学领域以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为主②这些文艺作品的诞生与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有关③这些作品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抨击了当时的社会④反映了这一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不断加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1914 年8 月4 日英国宣战之后,头几周内人民的抗敌情绪相当高昂。

政府声称这是为维护自由原则的一次战争,为保卫像比利时反抗德国人的侵略,或支持塞尔维亚反对当前的奥匈威胁。

毫不奇怪,只要把这次战争说成是神圣的事业,就会得到民众的支持。

据此可知,英国民众抗敌情绪高昂的原因在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正义战争B.政府对战争的鼓动性宣传C.民众极力维持欧洲大陆均势D.和平主义思潮在英国盛行21.1942 年春,希特勒批准了一项代号为“蓝色行动”的计划,命令德军从俄罗斯南部出发攻占高加索地区的油田,这些油田已经成为第三帝国战争规划的核心。

该计划实施带来的影响是A.德军的“闪电战”宣告破产B.苏德战场的局势发生了根本转折C.德军从此一蹶不振无力反击D.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22.20 世纪末,全世界仍有12亿人每天收入不足1 美元,一些地区贫困人口数量还在上升。

为此,世界银行改变了援助方向,主要关注识字率、健康、妇女儿童等问题,以改善受援地区人民的生活。

这表明世界银行A.始终与贫困问题作斗争 B .通过短期贷款稳定国际汇兑C.拉大了国家间贫富差距D.推动亚非拉经济一体化进程23.有学者评述:“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和管理中,自然延伸出一种‘古为今用' 的三段论:不遗余力地包装文化遗产;兢兢业业地将文化遗产申报为‘世界级';迅雷不及掩耳地将文化遗产货币化。

”该学者认为这种“古为今用”的做法①保护了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②将文化遗产与经济效益捆绑在一起③与设立世界文化遗产的初衷背道而驰④提升了公众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知率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24.关于夏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的记载:《史记》认为“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

”而《战国策》则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取之。

”据此可知A.历史事实扑朔迷离,令人不可捉摸B.《史记》为史学名家所著,更加科学可信C. 历史记载在一定程度上受作者个人倾向的影响D.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主观认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52 分)25.1840 年开始,中国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 分)材料一鸦片贩卖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最大项目。

1773 年对华鸦片试销成功后,东印度公司把中国作为销售鸦片的主要市场。

1832 年,英国国会辩论,一致认为:“鸦片税是由外国消费者负担的税收。

”这等于是伦敦政府对鸦片贩运承担责任的公开声明。

英国是当时对华贸易总额最大的国家。

但实际上,正当商品中没有任何一项是值得中国人欢迎。

而英国本土对中国丝茶的需要日益增加。

于是出现了英——印——中,即棉纺织品——鸦片——丝茶这一循环的三角贸易关系。

该过程是鸦片贩子在中国吸收现金,东印度公司用汇票换取现金转为贩茶的资金。

——摘编自沈渭滨《道光十九年——从禁烟到战争》(1)指出材料一中“正当商品中没有任何一项是值得中国人欢迎”的根源,并根据材料一归纳鸦片大量走私到中国的原因。

(10 分)材料二这种由战争而造成的变化意味着中国主权的丧失。

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让出了地盘。

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于是出现了《海国图志》《瀛环志略》。

可惜,对意在醒世的著作予以最大注意的,不是中国,而是日本。

中国社会在炮声沉寂后又昏昏睡去。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根据材料二,概括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并结合所学从思想角度分析“中国社会在炮声沉寂后又昏昏睡去”的原因。

(10 分)26.近代英美两次农业危机以及两部税法的出台,对两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 分)材料一1813 年,英国下院的一个委员会提出了关于限制进口谷物的提议,该议案规定当国产谷物低于每夸特80 先令时,禁止进口国外谷物。

1815 年,托利党利物浦政府颁布了《谷物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