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局部麻醉方法类型与特征
(一)颈神经丛阻滞
颈丛解剖
由成C2 C,~1~C1CC以44神脊运经神动后经神根的经均前为为支主感组, 觉神经纤维
浅支由胸锁乳突肌后缘 中点穿出后形成四个分 支:
枕小N 耳大N 颈横N 锁骨上N
颈深支多分布于颈前及 颈侧方的深层组织中
颈丛 Cervical Plexus
组成 C1~4前支 位置 胸锁乳突肌
概念
将局部麻药注射于手术部位的各层组织内,使神经
末稍发生传导阻滞,称为局部浸润麻醉。
适应证
体表手术、有创造性检查的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方法
1. 先在皮肤切口一端皮内注射 一皮丘,继沿切口走行方向 作成一连串皮丘,作新皮丘 时注射针应在前一皮丘内刺 入,只有第一针刺入时才有 痛感,此即一针技术。
适应证
适用于短小手术及避免穿刺 病理组织的手术。操作方法 同局部浸润麻醉。
四、神经干及神经丛阻滞
概念
将局麻药注射至神经干(丛、节)旁,暂时阻断 神经的传导功能,使受该神经支配区域产生麻 醉作用,称为神经阻滞麻醉。
神经干及神经丛阻滞适应证
1. 手术范围、时间,病人精神状态、合作程度; 2. 单一神经或神经丛支配区域,一次阻滞能够满足手术需要; 3. 其它麻醉方法的补充。
改良颈丛阻滞技术
以C4横突作穿刺点,一 次性注入局麻药10- 15ml
颈神经丛阻滞的并发症
1. 药液误入硬膜外间隙或蛛网膜下隙 2. 局麻药毒性反应 3. 膈神经阻滞 4. 喉返神经阻滞 5. Homer’s syndrom 6. 椎动脉损伤引起血肿
(二)臂神经丛阻滞
(二)臂神经丛阻滞
解剖
锁骨上部
↖
锁骨下部
C5-T1
臂丛
根 干 股 束 支
锁骨上部 锁骨下部
臂丛
组成: C 5--T 1 前支组成。有5根、3干、6股、3束。分锁
骨上部和锁骨下部。
位置: 颈根部及腋窝。 分支:重要的分支有胸长神经、胸背神经、正中神经、尺神
经、肌皮神经、桡神经和腋神经。
臂丛肌支
1.正中神经 2.尺神经 3.肌皮神经 4.桡神经 5.腋神经 6.胸长神经 7.胸背神经
上段深面 分支 皮支(4)
肌支(1)
颈丛皮支 Cautaneous branches
枕小神经 枕部皮肤 耳大神经 耳周皮肤 颈横神经 颈部皮肤 锁骨上神经 颈侧区
胸壁上部
颈浅丛的支配区域
颈丛肌支 Muscular branches
膈神经Phrenic n 膈肌运动,感觉
颈丛-膈神经 Phrenic nerve
臂神经丛主要由C5—C8及T1脊神经前支组成,有时C4 及T2脊神经前支分出的小分支也参与
适应证
臂神经丛阻滞适用于上肢及肩关节手术或上肢关节
复位术
臂丛位置
位置 颈根部 斜角肌间隙 及腋窝
方法 阻滞麻醉 锁骨上路 腋路
臂丛组成 Constitution
组成 C5-T1 前支 五个根 三个干 六个股 三个束 五个支 臂丛鞘
正中神经 ----前臂前群6块半肌、鱼际群等 尺神经 ----前臂前群1块半肌、小鱼际群 肌皮神经 ----臂肌前群 桡神经 ----臂肌、前臂肌的后群 腋神经 ----三角肌等 胸长神经 ----前锯肌
胸背神经 ----背阔肌
臂神经丛阻滞方法
肌间沟阻滞法’ 腋路阻滞法 锁骨上阻滞法 锁骨下阻滞法
2. 然后分层注射,即由皮丘按 解剖层次向四周及深部扩大 浸润范围。
3 注药时应将较大量麻药在短时内加压注入,使麻药在
组织内产生水压作用,即为张力性浸润,因此麻药 能与神经未稍广泛而均匀地接触,使麻醉效果更为 增强。 4 每次注药前都要回抽注射器,以免误注入血管内。
三、区域阻滞麻醉
概念
围绕手术区四周和底部注射 局麻药,以阻滞进入手术区 的神经干和神经末梢,称为 区域阻滞麻醉。
锁骨上法 肌间钩法
↖
锁骨下阻滞法
体位:仰卧去枕,头偏向对侧,手
臂贴体旁,手尽量下垂以暴露颈 部。
定位:颈神经丛肌间沟阻滞法关
键是要找到前、中斜角肌间的肌 间沟,肌间沟上窄下宽,沿沟向 下触膜于锁骨上约1cm可触及细条 横向走行肌肉即肩胛舌骨肌,该 肌与前、中斜角肌共同构成一个 三角,该三角靠肩胛舌骨肌处即 为穿刺点。
√ 如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及
颈部大块组织清除手术
难以保持上呼吸道通畅者
× 双侧颈深丛阻滞
颈深丛神经阻滞
体位、定位
仰卧,头偏向对侧,乳突 尖至锁骨中点连线中点为 第4颈椎横突位置,乳突 尖下方1-1.5cm处为第2 颈椎横突,2、4横突之间 为第3颈椎横突
颈深丛神经阻滞
阻滞方法
在2、3、4颈椎横突点 分别行神经阻滞,各点 注射局麻药3-4ml
麻醉 咽喉、气管及支气管内喷雾法
表面麻醉 环甲膜穿刺注药法表面麻醉 尿道内灌入法表面麻醉
常用药为0.5~1%丁卡因,一次限量为40毫克,2%利 多卡因,一次限量为100毫克。
因粘膜供血丰富,药物可被迅速吸收而易中毒,故表面 麻醉药的剂量应减至相当于浸润麻醉药最大剂量的1/ 4~1/2。
二、局部浸润麻醉
神经干及神经丛阻滞禁忌症
1. 穿刺部位感染、畸形; 2. 解剖变异; 3. 肿瘤; 4. 凝血功能异常。
注意事项
1. 神经阻滞为盲探性操作,要求病人清醒合作,能及时说出异感并能 辨别异感放射的部位
2. 操作者必须熟悉定位标志,操作力求准确、轻巧 3. 多种入路和方法中宜采用简便、安全和易于成功的方法 4. 但若穿刺点附近有感染、肿瘤或畸形时,则需变换入路 5. 神经刺激器可提高穿刺成功率
常用的局部麻醉方 法类型和特征
常用的局部麻醉方法类型和特征
一、表面麻醉
概念 将穿透力强的局麻药施用于粘膜表面,使其穿透粘膜 而阻滞其浅表的神经未稍以产生粘膜麻醉。
适应证: 适用于眼、耳鼻喉、气管、尿道等部位的浅表手术或 检查。
常用的表面麻醉及麻醉方法
眼部滴入法表面麻醉 鼻腔粘膜棉片浸药填敷法表面
颈丛阻滞穿刺点
颈浅丛神经阻滞
仰卧位,去枕、头偏向对侧,胸 锁乳头肌后缘中点为穿刺点
垂直进针,遇一刺破纸张样的落 空感后表示针尖已穿透肌膜,将 局麻药液注射到肌膜下。也可以 在胸锁乳突肌浅表向乳突、锁骨 和颈前方向作浸润注射,以分别 阻滞枕小、耳大、颈前和锁骨上 神经
适应证
禁忌证
颈部浅表和较深部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