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及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及答案

一、《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练习班级姓名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樯橹(qiáng)酹(lèi)吟啸(xiào)羽扇纶巾(guān)B.笺注(qiān)赤鼻矶(jī)蓑衣(suō)料峭(qiāo)C.针砭(biǎn) 粗糙(cāo) 差别(chā) 创伤(chuāng)D.战栗(zhàn)炽烈(chì) 对称(chèng) 万箭攒心(cuá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萧瑟桅杆淘气永葆生机B.已而凭吊纶巾繁冗拖沓C.赤壁风姿樯橹绘声绘色D.故垒酒樽罗网安份守己3.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其它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故垒西边。

B.已而遂晴,故作此。

C 、故国神游。

D、故人西辞黄鹤楼。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句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

B.樯橹灰飞烟灭。

C.卷起千堆雪。

D.都门帐饮无绪。

5.从下列说法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这里指当年赤壁战场。

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儒将的装束。

6.对开头三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是虚写。

“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水里淘金一样,最后沉淀出历史人物。

B.是实写。

写出东去的长江,波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间的传说中。

C.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叹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

D.概括写。

概括长江的总体气象,用比喻概括整个人类历史。

7.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B.“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

C.“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

D一个“惊”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写出波涛给人的感觉。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

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

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

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2.《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练习(第2课时)班级姓名1.“遥想公瑾当年”句中“遥想”一词统领的内容是()A.小乔初嫁了。

B.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C.小乔……羽扇纶巾。

D.小乔……樯橹灰飞烟灭。

2.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欠妥的一项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开头几句,写得气势磅礴。

作者从眼前滚滚东去的长江写起,联想到历史就如一条流淌千古的长河,有多少风流人物,都被历史长河的波涛所淘尽。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三句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历来为人所称道。

“穿”“拍”“卷”三个动词,非常富有表现力,形象地传达了赤壁两岸悬崖绝壁、直插云霄的形态,惊涛拍岸所发出巨大的涛声,以及像千堆雪一样汹涌的波涛的情状。

寥寥13字,绘声、绘形、绘色,写出了赤壁壮丽的景色。

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两句中,“江山如画”是对前面写景的总结,“一时多少豪杰”既是对前面“千古风流人物”的照应,也为下阕写周瑜张本。

D.词的下阕通过对周瑜的回想,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感情。

但在词的最后,诗人得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不如及时行乐,因而觉得前面的感想是多余的,是自寻烦恼。

3.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轼善于以历史为词,拓宽了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且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

这首词便是明证。

B.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因而将夙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

——这首著名的词作正是如此,他借咏史,抒写出了郁积胸中的块垒。

C.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

且全词文脉相承,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

D.本词为苏轼的代表作,其豪放风格,从两个侧面透射出来:一是着意对赤壁景物的描摹,将江山之胜与咏古之情融为一体;二是把酒祭江,直抒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样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学业达标评价】一、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完成1~5题。

1.下列选项中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ﻫA.一个“穿”字,表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ﻫB.“拍”字不仅给人以大浪撞击巨石的视觉形象,而且还给人以听觉形象。

C.“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了惊涛翻滚之貌,写出了浪花激溅之状。

D.“惊”字既写出了浪涛之气势,更写出了浪涛给人的心理感受。

2.下列选项中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轼善于以时世为词,丰富了词的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营造了词的意境;且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

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明证。

ﻫB.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因而将夙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

这首著名的词作正是如此,它借咏史,抒写出了诗人郁积于胸中的块垒。

ﻫC.诗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融,且全词文脉相承,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慨叹。

D.本词为苏轼的代表作,其豪放风格,从两个侧面透射出来:一是着意对赤壁景物的描摹,将江山之胜与咏古之情融为一体;二是把酒祭江,直抒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样为国家建功立业。

3.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ﻫA.这首词可算是苏轼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作,作者用豪壮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

B.这首词开篇就描绘出了一种广阔、雄浑的景象,不仅有自然景物,而且有千古的英雄人物在读者面前一一浮现。

ﻫC.词中豪壮的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和诸葛亮形象的塑造上。

比如,肖像描写、笑貌的描摹,而且以美女衬英雄。

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壮志未酬的一种无奈,一种自慰,可以说是豪放中略见苍凉。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上阕写景,描绘万里长江极其壮美的景象。

下阕怀古,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ﻫB.“大江”三句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

“故垒西边”三句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点,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

“人道是”说明这里正是三国赤壁之战的地方。

ﻫC.“乱石”三句,写尽大江奔流的气魄和赤壁的雄奇,寥寥数语,有声有色;“江山”两句,由写景自然过渡到写人,为下阕作铺垫。

ﻫD.“遥想”六句,写尽周瑜的风采才华。

“故国”三句,从历史回到现实,从怀古到伤己。

“人生如梦”两句,貌似超脱,实则无奈,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

ﻫ5.词下阕主要写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英雄形象,为什么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ﻫ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ﻫ二、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完成6~10题。

6.“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ﻫ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辛弃疾运用孙权和刘裕两个英雄人物的典故寄托了什么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辛弃疾在词中为什么要提到“元嘉草草”这个历史事实?ﻫ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作者在下阕描写“佛狸祠下”一幕景象,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ﻫ三、为增强校园文化气氛,某新建学校在广场上设置了许多雕像,其中有孔子、苏轼、辛弃疾等文化名人,请你仿照示例分别给他们每人写一句话,既概括其一生,又给人一定启发。

ﻫ示例:所选名人:孔子ﻫ所写一句话:至圣思想照亮万古长夜。

ﻫ(1)所选名人:苏轼所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ﻫ(2)所选名人:辛弃疾ﻫ所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ﻫ【素能综合检测】ﻫ一、积累运用ﻫ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ﻫA.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冲洗)ﻫB.早生华发(通“花”,花白的)C.烽火扬州路 (道路)D.赢得仓皇北顾(看)ﻫ2.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ﻫA.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ﻫC.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ﻫ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ﻫ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ﻫA.江山如画B.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ﻫC.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D.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ﻫ4.下列句子,语序没有倒装的一项是(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ﻫB.英雄无觅孙仲谋处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ﻫ5.名句默写。

(1)(2009•浙江高考)___________,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__________2009•辽宁高考)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

ﻫ(2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 A(B项笺应读jiān;峭应读qiào。

C项砭应读biān。

D项称应读chèn。

) 2.D(份——分)3.B(B当“所以”讲,其它都当“旧”讲)4.C(C是词的比喻用法,其它都是名作状)5. C(C“樯橹”不是比喻,是借代的修辞手法)6.C7.C(“卷”并非拟人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