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一、危险源识别:根据本企业特点,以及对施工现场危害因素识别,对以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制定措施:1、高度超过20米的大型脚手架;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悬挑脚手架;吊蓝架;6.5米高的满堂红脚手架。

2、深度超过1.5米的沟槽和深度超过5米的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作业(含人工扩孔桩作业)。

3、塔式起重机,外用电梯安装,顶升,拆除作业。

4、起重吊装作业。

5、装饰工程的消防安全。

6、地下暗挖作业。

7、盾构作业。

8、爆破、拆除作业。

二、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一)脚手架工程预防控制措施脚手架工程包扩:搭设高度在20m以上的大型脚手架; 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悬挑脚手架;吊篮架;高度在6.5m以上的满堂红脚手架。

1、因地基沉降引起的脚手架局部变形.在双排架横向截面上架设八字戗或剪刀撑,隔一排立杆架设一组,直至变形区外排.八字戗或剪刀撑下脚必须设在坚实,可靠的地基上。

2、脚手架赖以生根的悬挑钢梁挠度变形超过规定值。

应对悬挑钢梁后锚固点进行加固,钢梁上面用钢支撑加U形托旋紧后顶住屋顶.预埋钢筋环与钢梁之间有空隙,须用马楔备紧。

吊挂钢梁外端的钢丝绳逐根检查,全部紧固,保证均匀受力。

3、脚手架卸荷,拉接体系局部产生破坏。

要立即按原方案制定的卸荷,拉接方法将其恢复,并对已经产生变形的部位及杆件进行纠正.如纠正脚手架向外张的变形,先按每个开间设一个5t倒链,与结构绷紧,松开刚性拉接点,各点同时向内收紧倒链,至变形被纠正,做好刚性拉接,并将各卸荷点钢丝绳收紧,使其受力均匀,最后放开倒链。

4、附着升降脚手架出现意外情况,工地应先采取如下应急措施:(1)沿升降式脚手架范围设隔离区。

(2)在结构外墙柱,窗口等处用插口架搭设方法迅速加固升降式脚手架。

(3)立即通知附着升降式脚手架出租单位技术负责人到现场,提出解决方案。

(二)深基础土方工程预防控制措施深基础土方工程是指挖掘深度超过1.5m的沟槽和深度超过5m(含)的土方工程,以及人工挖扩孔桩工程。

1、悬臂式支护结构过大,内倾变位.可采用坡顶卸载,桩后适当挖土或人工降水,坑内桩前堆筑砂石袋或增设撑,锚结构等方法处理.为了减少桩后的地面荷载,基坑周边应严禁搭设施工临时用房,不得堆放建筑材料和弃土,不得停放大型施工机具和车辆.施工机具不得反向挖土,不得向基坑周边倾倒生活及生产用水.坑周边地面须进行防水处理.2、有内撑或锚杆支护的桩墙发生较大的内凸变位。

要在坡顶或桩墙后卸载,坑内停止挖土作业,适当增加内撑或锚杆,桩前堆筑砂石袋,严防锚杆失效或拔出。

3、基坑发生整体或局部土体滑塌失稳。

应在有可能条件下降低土中水位和进行坡顶卸载,加强未滑塌区段的监测和保护,严防事故继续扩大。

4、未设止水幕墙或止水墙漏水,流土,坑内降水开挖造成坑周边地面或路面下陷和周边建筑物倾斜,地下管线断裂等.应立刻停止坑内降水和施工开挖,迅速用堵漏材料处理止水墙的渗漏,坑外新设置若干口回灌井,高水位回灌,抢救断裂或渗漏管线,或重新设置止水墙,对已倾斜建筑物进行纠倾扶正和加固,防止其继续恶化.同时要加强对坑周地面和建筑物的观测,以便继续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坑外也可设回灌井,观察井,保护相邻建筑物。

5、桩间距过大,发生流砂,流土,坑周地面开裂塌陷.立即停止挖土,采取补桩,桩间加挡土板,利用桩后土体已形成的拱状断面,用水泥砂浆抹面(或挂铁丝网),有条件时可配合桩顶卸载,降水等措施.6、设计安全储备不足,桩入土深度不够,发生桩墙内倾或踢脚失稳.应停止基坑开挖,在已开挖而尚未发生踢脚失稳段,在坑底桩前堆筑砂石袋或土料反压,同时对桩顶适当卸载,再根据失稳原因进行被动区土体加固(采用注浆,旋喷桩等),也可在原挡土桩内侧补打短桩.7、基坑内外水位差较大,桩墙未进入不透水层或嵌固深度不足,坑内降水引起土体失稳.停止基坑开挖,降水,必要时进行灌水反压或堆料反压.管涌,流砂停止后,应通过桩后压浆,补桩,堵漏,被动区土体加固等措施加固处理.8、基坑开挖后超固结土层反弹,或地下水浮力作用使基础底板上凸,开裂,甚至使整个箱基础上浮,工程桩随底板上拔而断裂以及柱子标高发生错位.在基坑内或周边进行深层降水时,由于土体失水固结,桩周产生负摩擦下拉力,迫使桩下沉,同时降低底板下的水浮力,并将抽出的地下水回灌箱基内,对箱基底反压使其回落,首层地面以上主体结构要继续施工加载,待建筑物全部稳定后再从箱基内抽水,处理开裂的底板后方可停止基坑降水。

9、在有较高地下水的场地,采用喷锚,土钉墙等护坡加固措施不力,基坑开挖后加固边坡大量滑塌破坏。

停止基坑开挖,有条件时应进行坑外降水。

无条件坑外降水时,应重新设计,施工支护结构(包括止水墙),然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施工。

10、因基坑土方超挖引起支护结构破坏.应暂时停止施工,回填土或在桩前堆载,保持支护结构稳定,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11、人工挖孔桩,护壁养护时间不够(未按规定时间拆模),或未按规定做支护,造成坍塌事故.由于坍塌时护壁可相互支撑,孔下人员有生还希望,应紧急向孔下送氧.将钢套筒下到孔内,人员下去掏挖,大块的砼护壁用吊车吊上来,如塌孔较浅,可用挖掘机将塌孔四周挖开,为人工挖掘提供作业面。

(三)塔式起重机、外用电梯安装、顶升、拆除作业预防控制措施1、塔式起重机安装、顶升、拆除作业安全控制措施(1)对性地对本次安拆制订详细的方案。

方案应明确拆卸日期、负责人、重要过程的注意事项。

(2)设备管理部技术人员对塔机拆卸负责人根据塔机的安拆方案及要求进行拆卸前的技术交底;(3)起重机的路基和轨道铺设,必须严格按原厂规定,路基两旁应有较好的排水措施;轨距偏差不超过名义值的0.1%,两轨道间每隔6m应设置水平拉杆,在纵横方向上钢轨顶面的倾斜度不大于0.1%;轨道接头必须错开,钢轨接头间隙在3~6mm,接头应大于行走轮半径。

轨道防雷接地应可靠,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4)安装完毕,在无荷载的情况下,塔身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0.3%,压重配重应符合原厂规定。

(5)多台起重机在同一作业面工作时,两机之间操作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5m。

(6)混凝土基础应达到95%以上强度后;方可安装塔机。

(7)塔机的安装工作应在风力小于四通级的晴朗天气进行,夜间进行安装作业必须有充分的照明。

(8)用于安装的起重机械的起重能力要与塔机吊装部件重量相适应。

(9)塔机安装时要统一指挥,吊装时要按起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10)起重机各传动机构应工作正常,制动器应灵敏可靠,夹轨器应完好。

钢丝绳应符合起重机设计标准,长度满足使用要求,缠绕在卷筒上应排列整齐,起升机构钢丝绳,当吊钩处于最低位置时,卷筒上应至少保留三圈钢丝绳。

(11)起重机控制室内各种指示灯、电流表、电压表齐全完好。

机上应设信号装置,如电铃、喇叭等,高度在45m以上时,应增设高空指示灯、风速仪、幅度指示及重量指示装置。

(12)起重机必须安装行走、变幅、吊钩高度、力矩限制器。

配备升降驾驶室的起重机,应安装驾驶室上下高度限位及断绳保险装置。

各种装置应保证灵敏可靠。

(13)附着式起重机各附着装置的间距和附墙距离应按原厂规定设置。

并对建筑物进行必要的结构复算。

(14)塔机在安装顶升过程中,起重臂禁止旋转。

(15)顶升前必须检查髓液压、电气系统、各机械传动机构、各安全装置、仪表仪器,保证整机技术状况处于正常状态,方可顶升。

(16)顶升时要有专人指挥,操作人员要听从指挥人员的指挥。

(17)顶升作业时风力不得大于四级,若大于四级应立即停止顶升,把紧固螺栓紧好,使上下塔身连成一体。

(18)顶升工作只能在白天进行。

(19)顶升过程中严禁旋转,不能吊与顶升无关的东西,要锁紧回转机构。

(20)顶升时由专人操纵液压机构,专人紧固螺栓,非工作人员不得登上顶升平台。

(21)顶升后要做好检查工作,特别要检查标准节螺栓是否紧固或有无漏装。

(22)拆卸标准节时,松开圆导向节与标准节连接螺栓,开动油泵,先顶开塔机上行250㎜,用手提起导套两支承块操纵拉杆,再反向开动油泵,塔机下降。

(23)拆到安装高度时,必须紧固导向节与下支座和标准节间的连接螺栓,确认上下塔身可靠连接后,方可进行卸取配重块,拆放起重臂等以下各步骤。

其它注意事项及要求与安装过程相同。

2、外用电梯安装、顶升、拆除作业安全控制措施:(1) 参与装拆的人员必须熟悉电梯的性能结构特点,并能熟练地操作,能熟练地排除故障,受过专门培训。

(2) 装拆场地应清理干净,并用标志杆等围起来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3) 防止装拆地点上方掉落物体,必要时应加安全网。

(4) 装拆过程中,必须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5) 电梯运行时,人员的头,手绝对不能露出安全栏以外。

(6) 如果有人在导轨架上或附墙架上工作时,绝对不允许开动电梯,当吊笼升起时严禁进入底笼内。

(7) 吊笼上的所有零部件,必须放置平稳,不得露出安全栏外。

(8) 利用吊杆进行安装时,不允许超载,吊杆只可用来安装或拆卸电梯零部件,不得用于其它起重用途。

(10)吊杆上有悬挂物时,不得开动吊笼。

(11)装拆作业人员应按空中作业的安全要求,包括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等,不要穿过开宽松的衣服,应穿工作服,以免被卷入运动部件中,发生安全事故。

(12)操纵电梯,必须将按钮盒拿到吊笼顶部,不允许在吊笼内操作。

(13)吊笼起动前,先进行全面检查,消除所有不安全隐患。

(14)安装运行时,按电梯额定装载重量装载,不允许超载运行。

(15)雷雨天、雪天或风速超过12m/s的恶劣天气不能进行安装作业。

(16)装拆过程出现技术故障时,须在解决该问题后,方能进行下一步装拆。

(17)拆装过程中严格遵守拆装方案进行作业。

(四)起重吊装作业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前应根据作业特点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群塔作业要有群塔作业专项方案,并对参加作业人员进行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

2、作业时周边应置警戒区域,设置醒目的警示村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特别危险处应设监护人员。

3、起重吊装作业大多数作业点都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作业;属于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4、作业人员应现场作业条件选择安全的位置作业。

要卷扬机与地滑轮穿越钢丝绳的区域,禁止人员站立和通行。

5、吊装过程必须设有专人指挥,其他人员必须服从指挥。

起重指挥不能兼作其他工种。

并应确保起重司机清晰准确和听到指挥信号。

6、作业过程必须遵守起重机“十不吊”原则。

7、被吊物的捆绑要求,按第一节塔式起重机中被吊物捆绑作业要求。

8、构件存放场地应该平整坚实。

构件叠放用方木垫平,必须稳固,不准超高(一般不宜超过1.6m)。

构件存放除设置垫木外,必要时要设置相应的支撑,提高其稳定性。

禁止无关人员在堆放的构件中穿行,防止发生构件倒塌挤人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