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所有者权益构成
国家资本金 法人资本金 个人资本金 外商资本金
股本
实收资本
所有者 权益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资本溢价、接受捐赠 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资产说:“我是财富, 是你的梦想”。如:现 金、设备等,就是我。
负债说:“借鸡 生蛋,越滚越 大”。
所有者权益说: “我是老板,那
是我的”。
资 产
负 债
所 有 者 权 益
收 入
费 用
利 润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反映企业经营成果
资产
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所拥有 或控制的经济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 来经济利益。
特征
1、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对未来的不确定
事项或交易可能形成的资产不能加以确认;
2、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所有权)或控制(支配权); 3、是一种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余额

发生额
… … …
发生额 贷方发生 额合计
末余额
本期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发生额 - 本期减少发生额
“丁字账”(T型账)
为了教学方便,通常用简化格式“T”型账来说明帐户结构,
如下图所示:
左方 (借方)
账户名称 (会计科目)
右方 (贷方)
在账户的左右两方中,哪一方登记增加数,哪一方
[例2.3]:将资本公积金30000元按规定转增为资本金。 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 所有者权益——盈余公积减少 [例2.4]: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000元,已存入银行存款账户。 资产——银行存款增加,负债——短期借款增加
[例2.5]:收到投资者投入的机器设备一台,价值30000元。 资产——固定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
明细分类科目
(子目、 细目)
2001
短期借款
„„„„
原材料 (50000元)
原料及主要材料(40000元) 包装物(8000元) 燃料(2000元)
角钢(20000元) 碳钢(12000元) 元钢(8000元)
二级科目(子目)
明细科目(细目)
总分类会计科目
(总括反映库存材料的金额)
明细分类会计科目
静态平衡
动态平衡
大学生活的花费与来源?
大学生的财产
• 现金 • 手机 • 电脑
财产的来源
• 父母或亲戚给的 • 向朋友借的 • 打工赚来的 • 奖学金
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我们需考虑:
我们日常生活的开支和财产 从哪里来的? 我们得到的“钱”又花在哪
些方面?
我们得到的“钱”与我们日 常生活的开支和财产有什么
自然资源是不是资产?
负债
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且能以货币 计量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一 种现时义务。
特征
1、现时存在的、由过去发生的经济业务所形成的经济 责任或义务; 2、能够用货币准确合理地计量; 3、必须有明确的债权人和偿还日期,或者可以合理地 确定债权人和估计偿还日期; 4、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4、能以货币准确计量。
资产构成
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
流动资产
应收及预付款项 待摊费用 存货等
资 产
非流动资产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 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 运输工具、工具器具等 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 土地使用权 长期待摊费用
人力资源是不是资产?
-10000
-30000 +30000 330 000
1、资产增加,负债增加 (一)恒等式左右两边等额增加 2、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3、资产减少,负债减少
(二)恒等式左右两边等额减少
4、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 (三)恒等式左边发生增减变化 5、资产内部要素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 6、负债内部要素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 7、所有者内部权益要素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 (四)恒等式右边发生增减变化 8、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增减金额相等 9、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减金额相等
体,记录、核算会计科目的内容,反映相同的经济内容
(即会计科目要反映的经济内容就是账户所要登记的内 容)。
区别
(1)会计科目只有名称而没有具体结构,账户则既有 名称又有结构; (2)会计科目只表示一定的经济业务的内容,不能反 映其数量上的变化,而账户则具体记录相同的经济业务 内容,且通过其结构反映某项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动情况。
[例2.10]:企业销售产品取得收入50000元,存入银行。 资产——银行存款增加,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增加 [例2.11]:用产品销售收入30000元,抵偿前欠A公司的货款。 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增加,负债——应付账款减少 [例2.12]:厂部购买办公用品3000元,款项尚未支付。 费用——管理费用增加,负债——其他应付款增加
关系?
(一)资金运动的静态平衡
生产经营活动
债权人权益
资金占用
(资产)

资金来源
(权益)
(负债) 所有者权益
反映了三个会计要素 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 企业资产的归属关系, 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在 某一时点上的静态平 衡反映。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二)资金运动的动态平衡
起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例2.13]:车间生产产品领用材料50000元。 资产——在产品增加,资产——原材料减少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本是债权人和投资
者共同的,对于企业运用这些资本所获得的资产,债
权人和投资者均享有相应的权益 。
第二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及其原则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及其原则
[例2.6]:以银行存款50000元偿还短期借款。 资产——银行存款减少,负债——短期借款减少
[例2.7]:以银行存款10000元退还联营单位投资。 资产——银行存款减少,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减少 [例2.8]:联营期限已满,按规定应向投资者退还投资款30000元, 但款项尚未支付。 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减少,负债——其他应付款增加 [例2.9]:前欠N公司的货款30000元,经双方同意转作N公司对本企 业的追加投资。 负债——应付账款减少,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
(分类反映各类库存材料的金额)
第三节
账户及其基本结构
一、设置账户的必要性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
三、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一、设置账户的必要性
账户是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格 式和结构,用来连续、系统、分类地反映反映企业单 位发生的经济业务及其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 况的一种工具或手段。 在会计核算中,账户是分类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 的重要手段。设置和运用账户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 的重要环节,也是应用复式记账法的前提基础。
直接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
间接生产费用
费 用
期间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费用
利润
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企业生产经 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费用后的盈余、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与损失等。
特征
1、利润是广义的收入与广义的费用相抵后的余额; 2、利润是广义的收入与广义的费用配比的结果; 3、利润的形成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亏损的发生则 造成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负债构成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 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
流动负债
预收账款 其他暂收及应付款 预提费用等 长期借款
负 债
非流动负债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所有者权益
企业的投资人(即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 享有的权利和利益,是企业的全部资产减去全部 负债后的差额,即企业的净资产。 因此,所有者权益实际上就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 净资产的所有权。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
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表明该账户记录哪一 类数据
2、日期和摘要——即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和经济业务
内容的概括说明 3、凭证编号——即账户记录的来源和依据 4、账户中记录的数据——(增加、减少)发生额 (期初、期末)余额
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
日期 凭证号数 摘要 借方 贷方 借或贷
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1
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2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3
适应性与稳定性相结合 科目名称要言简意赅,并进行适当的分 类和编号
4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1 按经济内容 进行分类 2 按提供指标 的详细程度 进行分类
总分类科目
3 会计科目 的编号
资产类 负债类
1001
现金
所有者权益类
成本类 损益类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各会计要素的含义
本 章 要 点 会计等式及其经济含义 会计科目的设置与登记 账户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
二、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
会计对象
经济 业务
会计要素就是使用 特定概念对会计对 象所进行的分类。
经济活动
以货币表现 的经济活动
会计要素
(资金运动)
六大会计要素
利润 = 收入 - 费用
20 = 100 - 80(动态)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20=20+100(静态) =20+(80+20)
年初 资产
年末 资产
100=20+80(静态)
二、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主要反映资金运动所引起的各会计要素之间 的数量变化关系。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决定了相关会 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