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公式及符号(微观部分)注:2.1 不同商品或要素的价格,表现为不同的下标,如X、Y、L、K。
2.2 有时是需求量Q d,有时是供给量Q s,有时就表示产量或其他的数量。
2.3 有时又表示为e p,有时又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
2.4 有时就简称为交叉弹性。
2.5 有时就简称为供给弹性。
4.1 既可能是短期总成本,也可能是长期总成本,有时又写作C。
4.2 既可能是短期平均成本,也可能是长期平均成本。
4.3 既可能是短期边际成本,也可能是长期边际成本。
4.4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不变成本,又称为固定成本。
4.5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可变成本,又称为变动成本。
4.6 又称为经济利润,或超额利润。
4.7 有时也用Q表示。
4.8 如可变的投入是其他要素,可加上不同的下标。
经济学公式及符号(宏观部分)9.1 其中,C 0是自发性消费;cY 是引致性消费。
9.2 与GDP 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生产者的国籍作为标准;而后者是以生产地作为标准。
10.1 经常用来表示国民收入,亦可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
10.2 在上述的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倾向即是b 。
10.3 两部门经济时,Y=C+S 。
10.4 两部门经济时,MPC+MPS=1,APC+APS=1。
10.5 这儿的乘数应是指投资乘数,两部门时,bK -=11。
14.1 这仍是两部门经济下(不考虑税收)的乘数。
14.2 这是三部门经济下(考虑税收)的乘数。
15.1 M 0—流通中现金;RE -存款准备金。
15.2 D -派生存款;MR -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金率。
15.3 M 1-货币供给;M h —基础货币。
17.1 s -储蓄率,s=S/Y ;J -资本产出比率,J=K/Y 。
●微观经济学部分一、弹性的概念:(国务院不喜欢弹性,所以一般不会出题)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⑴点弹性:e x,p =其中:dPdQ为需求量在价格为P 时的变动率 当e x,p =0时,需求完全无弹性;(垂直于横轴)当0<ex,p <1时,需求缺乏弹性;(比较陡峭) 当e x,p =1时,需求具有单位弹性;QPdP dQ Q P ⋅⇒⋅∆∆P Q当1<ex,p <∞时,需求富有弹性;(比较平坦) 当e x,p =∞时,需求完全弹性;(平行于横轴)⑵弧弹性:e x,p =⑶需求的收入弹性:e m <0:劣等品e m >0:正常品 e m <1:必需品;e m >1:奢侈品;补:交叉价格弧弹性:e xy >0 为替代关系;e xy <0 为互补关系二、需求函数:——消费者需求曲线 三、效用论——无差异曲线的推导:1. 效用λ===2211P MU P MU …… 2. 收入是确定的m :收入约束线3. 等效用下的两种商品的相互替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1,2=MRS 2,1 ※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MRS 1,2=12X X ∆∆-=MU 1/MU 2=P 1/P 24. 消费者决策均衡时的条件(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的切点E (在切点E 处,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
此时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MRS 12=P 1/P 2)⑴公式表示 :px 1+px 2=m⑵图形表示: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2121X X P P P X ++⋅∆∆)(2211λ==P MU P MU )(P f y =四、生产论——生产函数:1. 短期生产函数(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一般指劳动):⑴生产函数基本形式:——比较消费者需求函数y=f (P)⑵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常见生产函数其中:A:现有技术水平;α:劳动对产出的弹性值;β:资本对产出的弹性值α+β>1 规模报酬递增α+β= 1 规模报酬不变α+β<1 规模报酬递减⑶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第二阶段平均产量最大→边际产量为0。
即:AP L=MP LMP L=0如图所示,第Ⅱ阶段为合理投入区。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种可变要素投入到其他一种或几种不变生产要素上)⑷平均生产函数(投入变量以L为例):LyAPL=(其中y为生产函数的各种形式)⑸生产要素价格(工资率)与商品价格的关系(仍以劳动作为可变要素):P·MP L= r L2. 长期生产函数(所有生产要素都可变):⑴等产量曲线——比较无差异曲线⑵边际技术替代率:KLKL MPMPdLdKMRTS=-=,⑶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βαKALKLfy==),(),(KLfy=K等产量曲线——每单位成本购买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边际产量都相等。
E由等产量曲线的定义: 每单位成本购买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边际产量都相等,则有:,E 点的确定为:或例题1:厂商的生产函数为322124K L y =,生产要素L 和K 的价格分别为1=L r 和2=K r ,求厂商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
(2003年论述)解:根据厂商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条件: ,有:21611231213221--=K L K L , 解得K L 32=即为劳动与资本最优组合※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五、成本曲线:1. 短期成本函数(曲线):⑴短期成本函数的基本形式:)(y c c =⑵短期成本函数的确定: ),(K L f y =即 βαK AL y = c K r L r K L =+ ⑶短期各成本及其相互关系:i. 总成本:TFC TVC TC += ii. 平均成本:yTCAC =iii. 平均可变成本:yTVCAVC =L 成本约束线r L L+r K K=c kKL L r MP r MP =k KL L r MP r MP =cK r L r K L =+dLdKMP MP r r MRTS K L K L K L -===,),(K L f y =kK L L r MPr MP =iv. 平均固定成本:yTFCAFC =v. 边际成本:C T MP r y Lr y VC y C dy dC MC LL L '==∆∆⋅=∆∆=∆∆==⑷短期可变成本、短期平均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图示: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图示⑸图形的结论:① 边际成本(MC)与平均成本(AC)交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② 边际成本(MC)与平均可变成本(A VC)交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 ③ 平均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距离为固定成本(FC);④ 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的交点即为短期内厂商产品的最低价格,也即厂商的停止营业点,并可由此求得短期价格。
(很重要,要理解好)例题2:一个完全竞争的厂商使用的劳动和资本从事生产。
在短期内,劳动的数量可变,而资本的数量不变。
厂商根据资本和劳动估计出的成本曲线如下: 40012024223++-=Q Q Q STC⑴如果要素价格不变,在短期内,厂商将继续经营的最低产品价格是多少? ⑵如果价格为120,那么在短期内厂商将生产多少产品?(机械工业出版社,《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应试精要》第三版P136)解:⑴由短期成本函数的表达示可知,常数部分400即为固定成本。
根据上面结论④,价格即为边际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的交点。
于是,有: 1204862++=Q Q MC短期内厂商产品的最低价格,也即厂商的停止营业点,并可由此求得短期价格120242120242223+-=+-==Q Q QQQ Q y VC AVC 令MC=A VC ,求得Q=6,进而求得MC=A VC= 48。
∴厂商将继续经营的最低产品价格是48。
同时,由于该厂商属于完全竞争市场内,因此也可推论价格即为边际成本MC=P 。
(此结论源于MC=MR ,将在下面有论述。
)⑵若P=120,则有:8120486*********)(22=+-=+-==Q Q Q Q Q dQSTC d P∴短期内厂商将生产8单位产品。
2.长期成本:——所有短期成本的包罗线,而不是多个可变生产要素。
⑴成本函数的确定:(非常重要)⑵各成本之间相互关系:类似于短期成本。
①总成本:FC VC TC += ②平均成本:y TCAC =③边际成本:C T dydCMC '==⑶长期成本的图形表示,及其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示意:),(K L f y =KKL L r MP r MP =Kr L r c K L +=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图示⑷对图形的解释:①在长期内,随产量的不断增长,固定成本将在总成本中占有越来越轻的比重,从而在长期可以忽略不计。
因而在长期成本曲线中,只看到一条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②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交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该点也即为厂商在长期内从事生产的产品最低价格。
例题3:一个完全竞争的厂商使用的劳动和资本从事生产。
在短期内,劳动的数量可变,而资本的数量不变。
厂商根据资本和劳动估计出的成本曲线如下: Q Q Q LTC 180163223+-=求:厂商预期的长期最低价格是多少?(机械工业出版社,《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应试精要》第三版P136)解:根据长期成本的结论,厂商的价格不应低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根据已知条件,有:180322)(180163222+-==+-==Q Q dQ LTC d LMC Q Q Q LTC LAC当LAC 与LMC 相交时LAC 最低,则有:LAC=LMC ,解得Q=12,则LAC=84。
※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概念六、市场理论:1.收益的基本概念:⑴厂商的需求曲线:)(y P P =——比较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⑵收益曲线——产量的函数。
(总价值=价格×产量)总收益:y y P TR ⋅=)(长期内从事生产的产品最低价格平均收益:)()(y P y yy P y TR AR =⋅==边际收益:R T dydTRMR '==利润=总收益(TR=P ×Q )-总成本(TC=VC+FC )★★⑶最优产量的决定条件——MR=MC 。
也是一般均衡条件和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西方经济学的精髓与核心。
不明白MR=MC ,等于没学过西方经济学。
) 2.几个市场的比较分析:⑴完全竞争市场——随产量的变动价格不变 )(MR MC P ==—短期均衡— LAC LMC P ==——长期均衡 ⑵垄断市场——随产量变动价格变动 MC MR =——短期均衡 LMC MR =——长期均衡 ⑶垄断竞争市场(不是重点) LAC AR LMC MR ==;——长期均衡⑷寡头市场①古诺模型:Ⅰ两个厂商的模型,均衡条件是每个厂商占有市场容量的1/3。
Ⅱ推广到N 个厂商:11+•=+=N NN 市场总容量行业的均衡总产量市场总容量每个厂商的均衡产量②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含义要知道)③国际卡特尔:了解概念即可,什么是国际卡特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