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ppt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ppt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茂密堆 积如烟,披挂下来的枝条如同重重帘幕, 无从记数。那个人却乘着华美的车骑,淹 没在被高楼挡着的烟花柳巷。 面对暮春三月的狂风暴雨,只能掩上 门等待到黄昏,怎么才能留住春光呢?流 泪问花花不语,只见那片片零乱的落花从 千秋上飞过。
这首词写暮春闺怨。借暮春 黄昏、风狂雨骤,透露出楼头思 妇的内心苦闷。作者善于以形象 的语言抒写感情上的各种变化, 虽然不出闺情范围,但情韵已较 花间词为胜。
有人说全词的眼在“怨”“恨”“伤”“苦”这四 上,请找出词句一一对应。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 重数。”写的是“怨”,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写的是“恨”,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 春住。”写的是“伤”,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写的是“苦”。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译:暮春三月里,常是雨势猛烈,风 力强劲。在风雨中的黄昏掩上重门, 想把春光留在屋里,却是徒劳无功。
暮春时节,风雨黄昏;闭门深坐,情尤 悲戚。个中意境,仿佛是诗,但诗不能 写其貌;是画,但画不能传其神;唯有 通过这种婉曲的词笔才能恰到好处地勾 画出来。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炼字赏析 1.赏析“庭院深深深几许”中的“深”字。
“深深”二叠字本已写出庭院的幽深、空旷,再 用一个“深”字的设问,让庭院的“深”“旷”得到 深入和强化。暗示了女主人公孤身独处的深沉心事和 怨恨莫诉之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赏析“杨柳堆烟”中的“堆”字。
写出了杨柳之密,雾气之浓,阻碍了女主人公远 望丈夫的视线,传达出深居闺中的孤独凄苦之情。
第一层:见花落泪。女子忆念走马章台的 丈夫,却不可见。 眼中所见,唯有在狂风暴 雨中横遭摧残的花,由花联想到自己,不禁伤 心泪下。 第二层:因泪问花。泪下难止,势必有所 寄托。于是女子向花痴情地发问。此刻花已幻 化为人。 第三层:花竟无言。是不理解她的意思呢, 还是不肯给予同情,殊令人纳闷。 第四层:花儿不但不语,反而像故意抛弃 她似地纷纷飞过秋千而去。 人儿走马章台,花儿飞过秋千,有情之人, 无情之物对她都报以冷漠,她怎能不伤心呢?
译:噙着盈眶的泪水,忍不住问那缤纷 零乱的落花,它却默默无语。 一阵风 过,一下子就把她们吹得乱纷纷的,有 的甚至飞过秋千架子外面去了。
感花摇落而有泪,含泪而问花,花乱 落而不语。伤花实则自伤,佳人与落花 同一命运。是花是人?物我合一,情景 交融,含蕴最为深沉。
“泪眼”二句层深婉曲,前人评价甚 高。清代毛先舒说:“因花而有泪,此一 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 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 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 四层意思,一层比一层更深入、一层 比一层更婉曲,而又浑然天成,看不出费 力雕琢的痕迹。
3、帘幕无重数。
“无重数”,即无数重。 主人公居住的这座庭院给我们一种什么样 的感觉?
无比幽深 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逐步推移深入,以见其景深。 杨柳簇簇烟雾层层帘幕重重 可见庭院无比幽深。 迭用三个“深”字,写出主角身 处深宅大院,形同囚居,形单影只, 内心也深沉寂寞、怨恨难诉,意境深 邃朦胧。
欧阳修
欧阳修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
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 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 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 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 ,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 “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 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 一乎?”
毛先舒评曰:“人愈伤心,花愈恼 人,语愈浅而意入,又绝无刻画费力 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然作者初 非措意,直如化工生物,笋未出而苞 节已具,非寸寸为之也。”词人一层 一层深挖感情,并非刻意雕琢,而是 象竹笋有苞有节一样,自然生成,逐 次展开。在自然浑成、浅显易晓的语 言中,蕴藏着深挚真切的感情,这是 本篇一大特色。
这里借客观景物、环境反应, 来暗示和烘托人物主观感情、 思绪的笔法,委婉不迫,曲折 有致,深化情感,真切地表现 了生活在幽闭状态下的贵族少 妇难以明言的内心隐痛。
此词写闺怨,借黄昏、雨骤风狂,透 露出思妇内心的苦闷。运用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层层深入,步步开掘的艺术 手法。
总评
此词词风深稳妙雅。全 词特色所在,即在“深”字。 深:含蓄蕴藉,婉曲幽深, 耐人寻味。包括景深、情深、 意境深。
幽深的庭院禁锢的是人,但能禁锢得了 一颗心灵么?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词中女子正独处高楼,她的目光正透过重 重帘幕、堆堆柳烟,向丈夫经常游冶的地方凝 神远望。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不写佳人 先写佳人居处。三迭“深”字,则 佳人禁锢高门,内外隔绝、闺房寂 落之况,可以想见。树多雾浓、帘 幕严密,愈见其深。“章台路” 望而不见正由宅深楼高而来。可知 物质环境之华贵,终难弥补感情世 界之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