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建筑方案通用版第8章多媒体会议系统

智能建筑方案通用版第8章多媒体会议系统

第8章多媒体会议系统8.1 概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大到世界各行业特定政府机关、国家政法机关或大型调度中心的建立,小到各工矿企业会议、技术报告及讲座的进行,对现代视讯展示、数码电声处理、自动化电器处理等组成的多媒体声光像系统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而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很难满足人们在这方面的要求。

近几年迅速崛起多媒体声光像系统技术正在逐步成为适应这一需求的有效途径。

为此,我们根据现代会议室的实际应用和需求,采用最新的多媒体音视频产品和先进设计手段,提出本系统方案供用户选择和参考。

我们此次的设计是根据现代会议室所提出来有关系统的具体应用需求,结合我们以往同类项目的工作经验,依据现有的国家标准、规范,并参照国际上通用规范进行的。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我们按以下的思路进行设计:➢突出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系统特点➢数字化的高集成度可控制能力➢多功能的应用性➢灵活的扩展性➢完善的售后服务保证体系8.2 设计思想我们此次的设计是根据业主方所提出来的大、中、小型会议室扩声系统,有关该系统的扩声系统具体应用需求,结合我们以往同类项目的工作经验,依据现有的国家标准、规范,并参照国际上通用规范进行的。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按以下的思路进行设计:➢突出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系统特点➢多功能的应用性➢极易伸张的扩展性➢完善的售后服务保证体系设计所涉及的所有设备和材料,除专门规定外,均依照下列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制造、检验和试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标准:GB4959-8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WH01-93《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及测量方法》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BJ118-8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T15381-94《会议系统及其音频性能要求》GB/T4959《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J23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T16-9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14197-93《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J76-84《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T14476-93《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120206-89《声频设备一般术语和计算方法》以及其它现行的国家和行业一级语言及音乐标准及规范,招标技术要求,招标设计相关图纸和材料表。

8.3 设计依据足够的声压级随着现代录音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听觉鉴赏水平的提高,要求系统有足够动态余量,以适应不失真还原大动态的节目信号。

设计所选用的扬声器功率大,灵敏度高,及之相匹配的功率放大器具有足够的功率储备。

经计算完工后的观众厅内的声压级应该完全可以达到国家一级厅堂的指标要求。

良好的声场均匀度设计中所选的扬声器显然是根据听众区的具体位置和面积,组成“点”声源阵列,有效降低阵列的梳状滤波效应,所选用的扬声器都是恒指向扬声器,有利于语言清晰度的提高,听众区都处于扬声器的覆盖范围内,可以预见声场均匀度是良好的,而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运算结果也可证明这一点。

平滑的传输频率特性系统中对每路扬声器都进行参量均衡的调整,使其在指向性控制范围内各频率声束宽度变化很小,没有过激点和陷波点,而且在扩声系统中,每路扬声器都连接有一台房间均衡器(在DSP数字音频处理系统中),能提供足够的手段改善观众厅和舞台区耦合空间声场对传输频率特性的影响,确保系统的传输频率特性平滑。

良好的传声增益系统中的扬声器布置合理,主要表演区均在主扩声扬声器的覆盖范围外,所选用的扬声器采用恒定指向号角,-6dB角外的声能衰减迅速;另外,选用的传声器为心型指向、超心型指向。

因此,系统的传声增益要达到设计目标是有保障的。

低的系统噪声系统噪声的产生及引入,主要跟设备的档次以及系统配接方法有关。

显而易见,在设计中所选的设备均采用了本底噪声较低的优质产品,系统采用星型接地,因此,若工程做得好,实现指标中所要求的本底噪声指标也是可得到保证的。

系统适应性强,方便扩展通过对设备体系的分析,我们认为在设计过程中除对上述客观可测量指标进行重点考虑外,还可从使用的角度出发,放宽系统的适应性,除可以满足会议扩声要求外,它也可以满足多媒体音乐播放的要求,整个系统有效重放频率宽度为35Hz—18kHz,系统的调音台和处理设备,都保留有足够的扩展空间。

可靠性高、技术成熟系统在设计中,在扬声器的最大声压级、功放的功率储备、扬声器的保护、音频处理器的处理能力以及主控调音台等环节引入冗余备份的设计理念,功放及扬声器单元的设计处于最佳匹配状态,这种系统整体解决方案,除对音质高保真重放有利外,另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系统操作管理方便。

8.4 设计指标为了使设计的目标具有可“度量性”,以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我们认为所确定的会议室的设计指标,应该为本厅扩声系统的设计将选用国家一级会议室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一级特性指标要求:最大声压级(dB):额定频带内大于或等于98dB传输频率特性:以125-4000 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6~+4dB,63-125 Hz和4000-8000 Hz的允许范围见图4.2.3-1传声增益(dB):125-4000 Hz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10dB稳态声场不均匀度(dB):1000 Hz,4000 Hz时小于或等于+8dB早后期声能比(可选项)(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3dB系统总噪声级:NR-208.5 统设计原则扩声系统主要以语言扩声为目标。

系统设计上要满足厅内的观众席处要有适合的响度、均匀度、清晰度和丰满度,不得出现回声、颤动回声和声聚焦等影响音质的缺陷。

另外还要满足音乐扩声时的丰满度、明亮度及方向感声。

先进型原则——采用的系统结构应该是先进的、开放的体系结构,和系统使用当中的科学性。

实用性原则——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把满足用户的业务管理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采用集中管理控制的模式。

按照实际需要来设计相应的系统,在满足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的基础上尽量简化设计,坚持实用化,充分满足用户的需要。

可扩从充性、可维护性原则——要为系统以后的升级预留空间,系统维护是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要充分考虑结构设计的合理、规范对系统的维护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工程应有良好的整体视听效果,适当的风格和气派,所有产品应选用国内外正规厂家生产,并附有产品合格证书。

经济型原则——在保证系统先进、可靠和高性能价格比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达到最经济性的目标。

高可靠性――采用系统集成设计方式,选用成熟可靠、性能稳定的设备和配件,系统关键部分采用冗余设计,具备一定的容错能力及抗干扰能力,在设备选型、材料采购、施工方案中解决了防静电问题,满足了用户可靠性要求。

易操作、易管理原则――提供良好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操作,提高系统自动化管理能力,降低劳动强度。

8.6 设计方案说明8.6.1 需求分析根据图纸分析,鸿基世业大厦会议室按照使用面积及功能类型包括小于40m²、大于40m²、大于80m²、大于100m²、外宾接待室、专用会议室、报告厅、多功能厅几个类型,经过详细审图,统计数量如下表:主楼会议室统计西配楼会议室统计东配楼会议室统计8.6.2 会议室功能需求按照客户的类型及使用习惯,考虑到今后的功能需求,经过详细分析建成后的会议系统功能要求如下表:主楼会议室功能需求说明西配楼会议室功能说明东配楼会议室功能说明8.6.3 系统功能描述1. 分布式信息交互系统(系统核心)在大型的政府会议中心,由于会议室数量众多,使用功能要求各异,如果用传统的设备搭建系统,那么系统的庞大复杂,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设备的可扩展性、后续新增加设备的兼容性,传统的设备搭建的会议室具有:独立性、封闭性,无法做到互联互通,上述专业技术问题令当今所有专业公司都头疼不已!同时使用方对日后的使用、管理、维护等诸多后续问题也颇感头疼。

对于会议系统用户所希望的应该是:无阻碍的、快速的、方便的、亲切的,就像人们面对面一样。

而现今传统的设备很难达到上述要求。

而分布式信息交互系统是目前世界上解决上述问题的最终手段。

分布式信息交互系统技术从广意来讲,可以实现:图像、声音、传输和控制的四个方面的功能,这四个方面的功能配合是完全且完美的融合在一个系统中,用户只需要在服务的区域配套所需要的高清输入输出接点、控制接点、网络音频处理节点和交互式控制终端即可快速搭建您的系统,能达到:控制直观、使用简单方便、系统可扩展性强。

全部系统通过网络连接组成一个大的系统,可以实现所有接入网络的会议室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大幅的节省了客户的投资及日常维护运行费用。

该系统具有以下强大的功能:➢系统稳定性高,超强的可靠性;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方式,各子系统工作相对独立,局部维护完全不影响其它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容错性;➢扩展性能力强;需要增加工作点时,只需增加相应的功能应用终端,系统结构不必做调整;➢超大信息量接入,1个1000M 网络可同时容纳600路高清信号的接入或128路非压缩高清音频(48KHz/24bit)的传输;信号源种类丰富,支持VGA、RGB、DVI、HDMI、Video、YCbCr等多媒体信号的接入,➢支持Cobranet、MID-AUDIO数字网络音频的接入,支持TCP/IP, UDP, RS232, Infra-Red,➢DMX512、MIDI等控制协议;➢开放式的系统结构,完美支持其它品牌的终端设备;➢在系统中,可以为新加入的设备建立产品库,方便以后使用;➢实现了高清信号和高清音频信号的同步传输;➢在同一网络上,可方便实现资源共享和均衡;➢实现了在同一管理平台下多用户、多终端、多操作平台、下的集中管理和控制;➢完美的交互式用户控制体验和显示方式;➢在线对各类信号的双向监测和控制;2. 环境控制系统环境控制系统技术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智能会议高新技术,可以汇集音频、视频、计算机、电视会议、灯光、监控、机电环境控制等系统为一体。

只需通过一块控制面板——触摸屏或键钮式面板或无线控制器,即可使庞大离散的单体控制系统尽数关联集成在掌握之中,外部环境的改善如灯光、温度的设定、传播媒介的选择、音量的细微调节等等均凝聚于指尖。

可以实现以下几种功能:1、DVD录像机、投影机、摄像机、等设备各种需要调整的工作状态,如投影机的信号的选择,矩阵信号的切换,DVD录像机的播放、暂停及录像等。

2、窗帘的开合、投影机、投影幕的升降。

3、灯光的控制,实现手动和中控对灯光的控制3. 高清视频显示系统会场是一座具有综合功能会议、娱乐场所,它要求视频系统以满足举力各种形式的视频播放,并满足各种大、中型会议、论坛、报报的视频播放及视频展示的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