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艺术(课时40分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以歌剧《图兰朵》为例,学生能了解什么是歌剧;以歌剧《小二黑结婚》中的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为例,学生能了解什么是歌剧,体会中国新歌剧的中国特色和民族神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聆听、试唱、表演等方法,了解什么是歌剧和中国新歌剧。
3. 情感与价值观:学生能感受到歌剧艺术的魅力,并对歌剧艺术产生兴趣;通过对中国新歌剧的学习,产生爱国主义情愫。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歌剧艺术和中国新歌剧,感受歌剧的魅力。
教学难点:
通过《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的聆听、分析、学唱体会中国新歌剧的中国特色和民族神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故事导入。
展示ppt
2.观看视频《今夜无人入睡》
二.以歌剧《图兰朵》为材料,进行对“歌剧”的教学。
1.分析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通过旋律、演唱、情感等)
旋律非常优美动情
情感充沛,表现人物内心。
声音非常厚实。
难度非常高,尤其是最后一句,(学生听音,感受音高),非常体现歌唱者的才能和演唱
技巧。
2.引出歌剧《图兰朵》。
这位歌唱家就是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戈。
所演唱的曲目出自于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
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中的《今夜无人入睡》。
3.什么是咏叹调?
以独唱的形式出现,旋律性、技巧性、艺术性都非常地强。
往往安排在戏剧情节发展的关
键时刻,着重表现剧中人的特定情景中的思想感情的曲调。
被称为“咏叹调“。
师:歌剧是一种用歌唱的方式讲述故事的艺术,所以他的所有台词几乎都是以唱的形式出现,因为剧情、内容、情绪的需求不同,歌剧中还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演唱形式。
4.了解宣叙调、重唱、合唱
宣叙调:节奏自由,旋律性不强,用唱来代替对白,推动剧情发展,也叫朗诵调。
重唱:重唱就是几个不同的角色按照角色各自特定的情绪和戏剧情节同时歌唱。
合唱:剧中表现群体思想情绪的歌唱,有的合唱在台上由演员一起唱,有的合唱在幕后由
合唱队伴唱.可以起到调节气氛、刻画环境、表现群体性、突出主题等作用。
5.图片展示
除了音乐以外,歌剧中所包含的其他因素
6.歌剧的概念
以歌唱为主,把音乐、戏曲、布景、服装和舞蹈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7.引出茉莉花
师:《图兰朵》是一部非常典型的来自国外的歌剧,但是他却讲述了一个中国古代
的故事。
“图兰朵”也正是故事中那位公主的姓名。
歌剧中如此形容她。
7.1播放视频,《图兰朵》中《茉莉花》片段,注意歌曲旋律和歌词。
7.2演唱《茉莉花》
师:西方的作曲家,都那么喜欢运用中国的元素来创作他们的歌剧,那我们本民族的作曲
家们,怎能错过中国本就丰富的音乐文化呢?
三.以歌剧《小二黑结婚》为材料,进行对“中国新歌剧”的教学。
1.中国新歌剧的产生
在“五四运动”后,歌剧传到了中国,中国的音乐家们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
创作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神韵的“中国新歌剧”。
2. 对中国新歌剧《小二黑结婚》中的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进行学习
那我们的中国新歌剧,又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就通过一部作品来来对比了解一下。
来自中国新歌剧的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
2.1前奏:聆听、分析
播放前奏音乐。
2.1.1乐器:
●教师介绍二胡。
二胡是非常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在中国乐器中的作用,
有如西方的小提琴,地位也是非常的高的。
●教师演奏二胡。
(设计意图:运用了中国的民族的乐器。
)
2.1.2旋律:戏曲当中的人物亮相
你有没有觉得这个旋律似曾相识?
●老师动作提示,登登登登。
渐慢。
前奏就带有非常浓厚的中国风味。
在演唱上,这首作品又有什么特色呢?比如这一句
2.2 作品第一句的欣赏与分析(通过音色、语言、唱腔等)
●聆听分析:清粼粼的水来蓝个莹莹的天。
具体聆听“蓝个莹莹的天”。
语言:地方方言。
演唱特点:除了运用了地方方言,演唱者在这个“天”字上也做了特
殊的处理。
山西梆子腔特色。
尾音收韵到an。
●师:对比演唱。
“清粼粼的水来”演唱(有无字重声轻)
这几种方法其实都是借鉴了山西民族唱法和山西梆子腔这种戏曲的唱
法。
●唱一唱作品第一句
强调:注意刚才说的几个特点,唱出这种民族和戏曲的感觉来。
学生活动:请学生唱
●演一演作品第一句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一分钟。
请学生演
●看一看剩余片段的视频
学生活动:欣赏视频,体会中国新歌剧的特色和歌剧小二黑中人物的
性格特点
3.中国新歌剧的特点
贴近中国人民的生活;
重视对剧中主要人物音乐形象的刻画,创造具有鲜明形象和性格的唱腔;
在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璀璨的民歌、戏曲艺术等优良传统。
四、拓展
1.典型歌剧唱段的欣赏
不论是西方歌剧还是中国新歌剧歌剧都以歌唱的方式来交代剧情,塑造了非常之多的鲜明形象,创作了一首首经典的唱段。
●播放视频
五、课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