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卷烟消费群体调查报告XX县位于云南省XX市西北部,介于东经99°05′——99°50′,北纬23°45′——24°27′之间。
地处滇西横断山系纵谷区南部,四周与XX等县为邻,全境幅员3208平方公里。
地势东、南、西部高,向北倾斜。
地貌多样,地形错综复杂,境内山多坝少,山地占95%。
现辖10个乡镇、118个村(居)委会、1634个村民小组,国营勐底农场座于境内。
世居汉、彝、佤、布朗、傣、傈僳、拉祜等22个民族。
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33.6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20.92%,非农业人口27316人。
全县完成生产总值(GDP)15.9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9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82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亿元①。
XX县在烤烟种植区划中,属适宜区,比较适宜种植烤烟,烟叶品质优良。
XX人历来有种烟吸烟的习惯,卷烟消费群体庞大,市场广阔。
为了真实地了解我县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卷烟消费现状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卷烟消费市场预测能力,理性分析我县卷烟市场容量,为我县专卖管理、卷烟销售工作提供必要的决策和信息依据,2009年5月份县烟草专卖局开展了卷烟消费情况调查,设计了专项调查表式,并对此项调查总体质量要求、具体内容和实际操作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培训布置。
本次调查采取调查人员实地入户面对调查对象访问登记的方式。
全县共抽调9名专卖人员为调查人员,对我县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卷烟消费现状和居民生活水平进行调查,得到广大消费者的积极配合,其结果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全县卷烟消费市场情况。
一、调查群体情况(一)调查群体地域分布情况。
这次卷烟消费调查分别在县城、乡镇所在地、农村同时开展。
调查城镇居民卷烟消费群体共11个点,共361户,1179人,被调查人口数占城镇居民人口数(27316人)的4.3%。
调查农村居民卷烟消费群体共9个点,共492户,2079人,被调查人口数占农村居民人口数(308884人)的0.67%。
(二)调查群体职业、行业分布情况。
城镇调查对象的职业包括公务员、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体户、下岗工人、待业青年、农场职工以及领取社会低保城镇居民。
农村调查对象以农村务农人员为主,有少数手工作坊户(生产农副产品,如生产豆腐,用来销售)。
二、调查人口及烟民情况(一)城镇居民人口及烟民情况。
调查城镇居民人口数1179人,男人口数597人,占总人口数的50.64%;女人口数582人,占总人口数的49.36%;外出人口11人,占总人口数的0.9%。
现有烟民372人,占总人口数的31.55%(吸烟率、高于2005年全国调查显示的30.59%)。
其中:男烟民327人,占烟民总数的100%,占男人口数的54.77%(吸烟率、低于2005年全国调查显示的56.65%);女烟民0人。
(二)农村居民人口及烟民情况。
调查农村居民人口数2079人,男人口数1130人,占总人口数的54.35%;女人口数949人,占总人口数的45.65%;外出人口138人,占总人口数的6.63%。
现有烟民643人,占总人口数的30.93%(吸烟率、高于2005年全国调查显示的30.59%)。
其中:男烟民638人,占烟民总数的99.22%,占总人口的30.69%,占男人口数的56.46%(吸烟率、低于2005年全国调查显示的56.65%);女烟民5人,占烟民总数的0.78%,占总人口数的0.24%,占女人口数的0.53%(吸烟率、低于2005年全国调查显示的2.56%)。
按此调查测算,XX县现有烟民104156人,其中男烟民为103415人,女烟民为741人;有农村烟民95538人,有城镇烟民8618人。
三、家庭总收入与卷烟消费的分析(一)城镇居民。
调查城镇居民361户,家庭总收入为1261.9万元,户均收入3.5万元,人均总收入为1.07万元。
年卷烟消费总支出129.12万元,户均支出3576元,卷烟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10.22%。
年消费卷烟14682条,人均年消费卷烟12.45条(大于目前的市场预测8.708条);烟民年消费卷烟44.9条,烟民日消费卷烟24.6支(高于全国日平均吸食量18.15支)。
烟民年消费卷烟支出3948.68元/人,日消费支出10.82元。
(二)农村居民。
调查农村居民492户,家庭总收入为451万元,户均收入为0.92万元,人均收入0.22万元。
卷烟消费总支出67.5万元,户均支出1372元,卷烟消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14.97%。
年消费卷烟14956条,人均年消费卷烟7.19条(小于目前的市场预测8.708条);烟民年消费卷烟23.26条,烟民日消费卷烟12.75支(低于全国日平均吸食量18.15支)。
烟民年消费卷烟支出1050元/人,日消费支出2.88元。
按此调查测算,XX县正品卷烟市场消费量为10244箱。
社会正品卷烟消费零售总额达1.34亿元。
四、XX县卷烟消费档次状况(一)调查表明:第一、城镇居民卷烟消费一类烟占4.86%,品牌以软珍云烟为主,辅以少量的印象云烟;二类烟占消费总量的34.82%,以紫云烟为主打品牌,并有部份新势力红塔山及少量的99红河;三类烟占消费总量的29.54%,主要品牌有翻盖红河、经典1956红塔山、红云烟等;四类烟占消费总量的13.72%,以软甲红河为主,有少量的紫红山茶;五类烟占消费总量的17.05%,主要品牌是软红山茶,红梅顺。
第二、农村居民卷烟消费二类烟占1.57%、三类烟占6.54%、四类烟占10.43%、五类烟占81.46%。
(二)农村居民烟叶的吸食情况。
在调查的农村烟民643人中,即吸食卷烟又吸食烟叶者达175人,占农村烟民的27.22%;烟民吸食烟叶平均每人每年8.12kg。
照此测算,全县每年烟叶在市场消费量将达到4200多担。
折合卷烟约4636箱②。
吸食烟叶的消费支出达315万元(以15元/千克计算)。
(三)、农村烟民吸食走私卷烟的情况。
在调查的农村烟民643人中,即吸食卷烟又吸食走私卷烟的有68人,占农村烟民的10.58%。
烟民平均每人每年吸食走私卷烟达8.72条。
照此测算,全县走私卷烟在市场上的消费量达352箱,占我县2009年卷烟销售任务的3%。
吸食走私卷烟支出达1320万元(以15元/条计算)。
五、全县卷消费市场容量、结构、烟草消费零售总额测算(一)、卷烟市场容量。
目前我县卷烟市场容量=调查测算的正品卷烟市场消费量+烟叶消费量折合的卷烟量+调查测算的走私卷烟市场消费量=15232箱。
人均年消费卷烟达11.33条。
(二)、卷烟消费结构。
通过对调查对象卷烟消费综合分析,一类卷烟在我县市场上的消费量占消费总量的0.65%、二类烟占5.99%、三类烟占9.59%、四类烟占10.87%、五类烟占72.91%。
下表是调查的卷烟消费量、09年卷烟销售任务、市场容量和结构、数量综合对比分析。
调查市场卷烟消费量、09年卷烟销售任务、市场容量和结构、数量综合对比分析表(三)、烟草消费零售总额。
烟草消费零售总额=社会正品卷烟消费零售总额+吸食烟叶的消费支出+吸食走私卷烟支出=1.5亿元。
六、制约我县卷烟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一)、受城乡人均收入水平制约,卷烟消费还处于较低水平。
2008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98元(调查值为1070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82元(调查值为2170元)。
远远低于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5781元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4761元③。
XX虽然有广大的卷烟消费市场,但购买力严重不足,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卷烟消费水平,所以XX是五类卷烟商品消费最适宜的地区。
(二)、由于交通、通信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县农村卷烟销售网络滞后,导致农村卷烟市场发育不健全。
农村卷烟销售难以跟上或适应现行的卷烟营销模式,销售服务难造成了卷烟销售局限性增大。
(三)、五类卷烟市场投放严重不足,低收入消费群体难以买到适销对路的正品卷烟。
五类烟的投放越不足,市场零售价就越高,消费者越难以接受。
消费者购买欲望得不到满足,其消费心理发生崎形,意味着消费者或是戒烟,或是改吸劣质的走私卷烟或危害更大的烟叶、烟丝,导致卷烟消费者流失和市场空间缩小。
(四)、主观存在问题。
消费群体对某些卷烟品牌的忠诚度高,依赖性大,我们对新品牌的培育、推进工作没有做实,缺乏对卷烟消费的正确引导,导致社会卷烟库存加大。
七、对策建议1、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我县卷烟销售实施细则或方案。
要进一步查找销售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明确、细化的提出解决办法,完善卷烟销售制度。
2、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对卷烟消费引导和新品牌的培育。
3、加强专卖管理,严厉打击出售走私卷烟和非法上市交易烟叶(丝)的行为,抢回被走私卷烟和烟叶(丝)吞噬的卷烟市场。
XX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二〇〇九年六月三日①XX县人民政府文件X政发〔2009〕25号,《XX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通知》。
②烟叶折算烟丝:烟叶质量-烟叶质量×烟叶含梗率的平均值。
烟叶含梗率在18.6%—29.5%之间,其平均值为24.05%。
生产每箱卷烟所需烟丝为34.4千克。
③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今天上午9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8年,中国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城镇新增就业1113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实际增长8.4%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