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福贵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动荡,如解放后的土地改 革、人民公社制度、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等,都通 过主人公的眼睛和亲身经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生动的再现。而在此期间, 福贵也经历了与每个亲人的悲欢离合。
福贵人物形象
福贵的苦难史折射出战争的血腥、政治的荒诞、精神的恐怖、 饥饿与贫穷 。“福贵”老人其实只是广大中国农民的一个缩影罢 了,在他们身上,遗存了太多的优良品德,勤劳、善良、任劳任怨、 乐观、坚韧,隐忍。他的“活着” ,遭受着苦难与死亡的威逼与 诱惑,他没有反抗,也没有屈从;他采取忍耐、承受的方式,即取 “不争之争”的方式,与苦难与死亡进行抗争。就这个意义而言, 似乎福贵更有活着的理由。这是一种人类存在的本性,一种我们比 较赞同和欣赏的人生态度。
《活 着》 余华
内容简介
小说用平静而缓和的语气叙述了主人公“福贵”悲剧色彩的一生。福贵,年轻时是一个 地主少爷,经常在城里吃喝玩乐夜以继日地豪赌,把祖辈留下的家产在一夜之间输得精光, 由远近闻名的阔少爷变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后来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相继死去,他亲 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外孙。四十年后,他仍然活着!并买了一头老牛, 取名“福贵”相依为命。
黑色幽默与反讽的表达手法
许多情节是喜剧的,但是是在笑声中含着眼泪和辛酸的。 黑色幽默就意味着反讽和沉重,还意味着一种反抗的嘲笑的超 越的态,再去翻了翻序言,或许便能明白"《活着》讲述 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的含义了。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 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 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的时候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 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活 记叙方式—— 着
《活着》运用第一人称,以主人公福贵 的口吻,从讲述“一个老百姓自己的故 事”的角度,表现原先难以表述的对人 及时代真相的认识。
细节描写突出
余华是善于细节描写的作家,《活着》 中多处细节的描写表达了人物细腻的感情,有庆每 天光脚拿着鞋跑去上学,为的是怕母亲做鞋太累;福贵在送凤霞回去的半路上又折回来,为的是 不舍;二喜宁可自己去喂饱蚊子,为的是怕凤霞被叮咬;家珍遭到打骂,在爹爹的账房前哭泣,却 怀着身孕走了十几里夜路回家,为的是不让爹爹操心等等,每一个细节都让人辛酸泪下。
余华带给我们的,是那个时代千万劳苦大众的缩影,他告诉我们 的,是一个人最朴实的精神--在悲苦命运之下依然努力活着的尊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