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老年人与法律
二、我国现行的老年人法律保障体系
我国立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目前, 已初步形成了以宪法和有关基本法律的原则为依据,以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简称《老年法》)为重点,包括 了国务院行政法规和部委规章、司法解释以及地方性法规 等组成的老年法律法规体系,为老龄事业的发展和老年维 权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第十章 老年人与法律
第一节 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内容 第二节 国外老年人权益立法保障的内容
第三节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立法的内容及 其完善
第一节 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内容
一、老年人权益的基本内容 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化的必要性分析 三、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障制度的概念与特 征
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化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可以使老年人群体所享有的 特殊权利获得一种确定性。 其次,法律的社会公共事务功能可以预防社会冲突,解决 社会问题,实现老年人权利和义务的内在一致性。 再次,基于法律的公平价值,只有通过法制化,将老年人 群体吸收到社会发展中来,使其分享到社会发展成果,才 能实现社会整合的目标。 最后,只有通过法制化,才能使各项老年人保障制度有效 地运作。
第二节 国外老年人权益立法保障的内容
一、国外老年人权益立法保障模式概况 二、国外老年人权益立法保障内容概况
一、国外老年人权益立法保障模式概况
从老年人法律保障的立法模式上看,其与一个国家的经济 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政府政策是密切相关的,当 今各国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模式。 一种是没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单独立法,将对老年人权益 保护的条款分散在许多相关法律中的老年人立法保障模式, 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这种模式。 另一种是专门的老年人立法保障模式,采取这种模式的国 家或地区并不是很多。
二、国外老年人权益立法保障内容概况
首先,老年人经济保障法是指为维护老年人的收入需求、 保障晚年的经济来源而制订的有 关法律,这是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其次,鉴于老年人身体的特点,老年人健康保障法是指为 满足老年人健康及照料等多方位需要而制订的维护老年人 健康的法律。 再次,老年人社会参与保障法则是对老年人分享社会发展 成果需求的最有力的诠释,理应成为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律 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老年人权益的基本内容
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是指老年人依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 应该享受的各种权益。 从老年人作为社会群体一部分的视角来看,老年人合法权 益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作为公民应该享有的普遍权益, 二是作为老年人应该享有的特殊权益。 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老年人又享有根据其自身的特点 和需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的特殊权益,如被赡养 权、退休权、共享社会发展权、闲暇生活权等。
三、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障制度实施的现状与问题
(三)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仍是法律调整的空白 随着“四二一”家庭格局的来临,一对年轻夫妇要赡养和 照顾四位老人,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精力上都难以满足老年 人的多种需求。而老年人群对医疗、保健、护理、关爱及 日常生活服务等需求大大超过其他人群。调查表明,我国 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人群的4.2倍,人均患 有2~3种疾病。
三、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障制度实施的现状与问题
(一)老年维权案件的复杂性和法律缺乏可操作性 概括地说,法律对老年人合法权益予以特殊保护的内容主 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身权,如享受赡养权、夫妻间的相互扶助权和婚姻 自由的权利。对老年人人身权的侵犯,主要来自家庭成员 的侵犯。 二是财产权,主要包括自由处分遗产权和继承权。对老年 人财产权的侵犯,主要来自家庭成员的侵犯。 三是与人身权和财产权相关的老年人福利保障的权利。对 老年人福利保障方面的侵权,主要来自原工作单位或社会 的侵犯。
三、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障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老年人法律与其他法律制度相比,无论在目标、主体责任 上,还是在代际关系、文化传统影响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 特征。 第一,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障制度具有目标特征。 第二,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障制度具有主体责任特征。 第三,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障制度具有代际关系特征。 第四,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制度具有文化特征。
三、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障制度实施的现状与问题
(二)养老“主要依靠家庭论”受到挑战 在我国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竞争才能生存。竞争 失败者既难以养活自己,更养活不了老人。即便是竞争胜 利者,计划生育的一对夫妇要供养、照料四位老人(“四 二一”家庭结构),如果专心照料老人,必定会影响竞争 而成为竞争的失败者。因此,老人们只能放弃孩子的照料。 这是当前社会上存在大量空巢家庭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节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立法的内容及其完善
一、古代敬老养老思想文化
二、我国现行的老年人法律保障体系
三、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障制度实施的现状与问题 四、我国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有关法律规定表现为以 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古代将尊敬老人列为法律明确规定的对象。 其次,古代法令还规定了子女对老年人承担的赡养义务。 再次,我国古代的法律对于子女侵犯老年人权益行为的惩 罚是非常严厉的。 最后,古代法律还规定对老年人减刑的制度,老年人犯罪 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四、我国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障制度未来发展的方向
第一,在保障范围上,发达国家涵盖的内容不断拓展。 第二,在保障方式上,发达国家更具有强制性,更加注重 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 第三,在责任承担上,更注重强调和保障“老年人的权 利”,把对老年人权益的保障视为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强 调政府在其中要承担“直接责任”。 第四,在老年人角色上,体现出重视老年人个人的自我决 定权倾向。
三、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障制度实施的现状与问题
(一)老年维权案件的复杂性和法律缺乏可操作性 概括地说,法律对老年人合法权益予以特殊保护的内容主 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身权,如享受赡养权、夫妻间的相互扶助权和婚姻 自由的权利。对老年人人身权的侵犯,主要来自家庭成员 的侵犯。 首先,赡养人赡养意识缺乏。 其次,老年人受虐待、遗弃现象严重。 再次,老年人婚姻自由受到干涉。
本章要点
1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是指老年人在我国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应该 享受的各种权益。老年人权益所包括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 分类。 2老年人法律(elder law)是指规范与老年人有关的一组权利和义 务的法律,其作用在于处理与老年人有关的法律问题,保护老年人的 合法权益。 3当今各国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立法模式主要分为两种:绝大多数国 家的老龄政策法规是从属于一国社会保障制度或社会福利制度之中的, 比如有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法律和相关社会 政策;此外,还有一些国家或地区专门针对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制 定单独的老年人法律,比如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 德国、俄罗斯和中国台湾地区等。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障制度实施的现状与问题
(四)解决老年人家庭内部纠纷,诉诸法律并不是唯一的 渠道 虽然在1996年我国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 益保障法》,但在法律条文面前,“剪不断,理还乱”的 亲情,成了老年人维权过程中的最大障碍。而有了亲情障 碍,老年人在维权上的力度就小得多,客观上也助长了侵 权事件的发生。 (五)《老年法》的执法主体不明确,缺乏统一管理机构
基本概念
老年人权益 老年人法律 家庭养老 赡养老人
复习思考题
1请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化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P168) 2老年人法律与其他法律制度相比,具有哪些显著特征? 3你认为一个完善的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障体系应包括哪 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