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笋芽儿》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第3课
课时:两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语文备课组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有关本课的要求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
2、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拟人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
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较多,读音难点也较多。
如平舌音的字:笋、钻、滋;翘舌音的字:揉、润;在字形方面估计学生对“漆、辫”二字的掌握难度较大。
在写字的指导方面,安排连词书写,有:世界、笋芽、呼唤。
容易写错的字有:冈、唤。
3、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不长,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积累习惯、迁移习惯等。
写字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书写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阅读教学中,教师把朗读作为学习课文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朗读的基础上去体会课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文章的思想情感。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评价任务:
任务一:正确认读“笋、钻、滋、揉、润”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冈、笋芽、世界、呼唤”等9个生字及词语。
任务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任务三:了解竹子的生长过程,能说出笋芽的成长经历。
任务四:背诵笋芽钻出地面后见到的景色,并且会仿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