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0 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一、教学计划进度第一周:第1课 2~5页第二周:第1、2课 5~11页第三周:第2课 12~16页第四周:第3课 17~19页第五周:第3、4课20~25页第六周:第4课 26~28页第七周:第5课 29~31页第八周:第5、6课 32~39页第九周:第6课 39~43页第十周:第7课 44~49页第十一周:第7课 44~49页第十二周:第8课 50~57页第十三周:第8课 50~57页第十四周:第9课 58~62页第十五周:第9课 58~62页第十六周:综合实践教育:⒈了解信息世界。
⒉认识算机的组成,认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
⒊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如:使用鼠标,键盘上文字的输入。
⒋学会全拼输入法。
⒌学会管理文件与文件夹。
教养:⒈培养学生上机的正确操作姿势。
⒉掌握正确的指法。
⒊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⒋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本教材在保持原教材特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拓展。
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信息素养为理念,以“任务驱动”为引领,以“做中学”、“情境中学”、“活动中学”和“过程中学”等为主要方法来组织和安排教材内容,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环境设计活动,力求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法。
本册教材分三个模块,共17课,供四年级使用。
本学期教学前9课,分别是:了解信息世界、认识计算机、学会使用鼠标、认识Windows XP及窗口、学会使用键盘、指法练习、学会输入汉字、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⑴。
二、教学设计。
模块一:走近信息教学内容:了解信息世界第1课了解信息世界教学内容:⒈信息。
⒉信息的特点。
⒊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⒈了解信息及其特点。
⒉了解信息技术。
教学重难点:信息的各种形态及其含义。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信息。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各种形态。
教学过程:一、什么是信息?⒈提问。
⒉讲述: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数据、消息。
二、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学生读P3上面的文字,了解信息的各种形态。
三、解释。
⒈信息是用语言、文字、图像、数字、声音和情景等表示的消息、情报和信号的内容。
⒉有的信息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我们的感官无法直接感受到它。
四、学生举例说明信息的形态。
五、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信息的特点。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说明教学内容、目的。
二、教学新课。
信息的特点。
⒈信息可以共享。
人们通过共享信息,可以使学习不断进步。
⒉信息可以传递和存储。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⒊信息可以加工。
收到信息以后,经过大脑或计算机的加工处理,可以使信息变得更加有效。
电子计算机是信息处理机。
三、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信息还有哪些特点。
四、小结。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认识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
教学过程:一、介绍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就是对信息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技术。
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信息。
二、举例说明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情况。
三、介绍信息工具。
⒈全球定位系统(GPS)通过在地球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可以将你所在的位置精确地定位,并且将数据传送到接收装置,你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准确位置。
⒉虚拟现实技术(VR)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出与现实相同的场景,人们通过特定的视觉与触觉设备,就能感受到与现实中相同的感觉。
⒊智能机器人科学家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神经网络技术制造出来的机器人,具备人的初步思考能力,能够完成一些复杂的动作。
四、全课总结。
⑴什么是信息?⑵信息技术包括哪些重要的技术?模块二:探索计算机的奥秘教学内容:⒈认识计算机。
⒉学会使用鼠标。
⒊认识Windows XP。
⒋认识Windows XP窗口。
⒌学会使用键盘。
⒍指法练习。
⒎学会输入汉字。
⒏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
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学内容:⒈说说计算机。
⒉认识计算机。
⒊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⒋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教学目标:⒈了解计算机的作用。
⒉认识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
⒊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教学重难点: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说说计算机。
教学目标:知道计算机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
你喜欢计算机吗?为什么?它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现在大家的学习、生活越来越需要它的帮助了。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⒈自学思考。
计算机有什么作用?⒉学生回答。
(可以用计算机学习;可以用计算机娱乐;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机。
)⒊讨论。
你想用计算机做什么?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请把你的收获与你的同桌说一说。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⒈认识计算机。
⒉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教学目标:⒉认识计算机。
⒊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
我们知道计算机又叫信息处理机,因为它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强,那么,你们知道这样的高性能机器它究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⒈自学P12~13的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⑴计算机有哪几部分组成?(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⑵什么是计算机的软件?什么是计算机的硬件?(硬件: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软件:各种指令和数据组成的程序。
)⒉指导学生回答⒊教师简介常用软件。
三、学生模拟硬件作“自我介绍”。
四、课外延伸。
阅读P13的“小知识”,了解计算机的“仓库”。
五、小结。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计算机的类型。
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计算机有好几种类型。
教学过程:一、复习。
⒈计算机有哪几部分组成?⒉计算机硬件有哪几部分组成?⒊计算机软件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用途?二、学习新课。
⒈师:计算机大家族里面有很多成员,除了我们常见的台式机以外,还有好几种样式的计算机。
⒉学生看图,教师讲解计算机的类型。
⑴中国著名的曙光4000服务器⑵笔记本电脑⑶超便携电脑(UMPC)⑷掌上电脑三、课外延伸。
中国人自己的CPU(见P15的“读一读”。
)四第3课学会使用鼠标教学内容:⒈认识鼠标。
⒉鼠标的标准握法。
⒊鼠标的操作。
⒋纸牌游戏。
教学目标:⒈了解鼠标的左右键。
⒉能够熟练操作鼠标。
⒊学会玩纸牌游戏。
教学重难点:鼠标的操作。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⒈认识鼠标。
⒉鼠标的标准握法。
教学目标:掌握鼠标的握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看见过老鼠吧?老鼠长的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到电脑上的哪个东西像老鼠?哪些地方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小老鼠——鼠标。
二、新课教学。
⒈认识鼠标。
鼠标左边的键叫做“左键”;鼠标右边的键叫做“右键”。
⒉鼠标的标准握法。
将右手自然地放在鼠标上,掌心贴住鼠标下半部,把右手食指放在鼠标左键上,中指放在鼠标右键上,大拇指、无名指和小拇指轻轻握住鼠标。
(教师边示范,边讲)三、学生操作。
四、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鼠标的操作。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鼠标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提问。
指名学生说出鼠标各部分的名称。
指名学生试握鼠标。
二、新课教学。
⒈光标:操作鼠标时,屏幕上会出现一个跟随鼠标移动的小箭头,叫鼠标指针,也叫光标。
介绍光标不同形状的含义。
⒉教学鼠标的操作。
指向:移动鼠标,使屏幕上的指针移动到指定的目标上。
单击:用食指轻按一下鼠标左键。
双击:用食指连续快速按两下鼠标左键。
右击:用中指轻按一下鼠标右键。
拖动:指针指向目标后,用食指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移动鼠标,当屏幕上的指针到达另一位置后,再松开按键。
三、操练。
教师示范鼠标的操作。
学生自由练习。
四、小结。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纸牌游戏。
教学目标:学会玩纸牌游戏。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你想玩游戏吗?今天我们来玩“纸牌游戏”,它可以练习鼠标的操作。
二、新课教学。
⒈进入纸牌游戏。
⑴单击“开始”按钮。
⑵单击“所有程序”。
⑶单击“游戏”。
⑷单击“纸牌”。
⒉纸牌游戏规则。
⑴堆牌区,从大到小,红黑花色交替叠放。
⑵目标牌区,红黑同花色排放,从小到大,排完为胜。
⒊纸牌游戏的操作方法。
⑴翻牌:单击发牌区或堆牌区中需要翻开的纸牌,这张牌就会翻开。
⑵移牌:①移动到另一张翻开的牌下:用鼠标拖动要移走的牌,当拖动到目标位置时,松开鼠标左键,这张牌就移到新位置上了。
②移动到目标牌区:用鼠标双击要移走的牌,这张牌就会自动移到相应的目标牌区中。
⑶发牌:单击发牌区,就能发一次牌。
⑷重新开始游戏:①单击屏幕左上角的“游戏”项。
②单击“发牌(D)”项。
三、练习。
学生玩“纸牌游戏”,教师辅导。
四、小结。
第4课认识Windows XP教学内容:⒈开机。
⒉认识Windows XP桌面。
⒊关闭计算机。
教学目标:⒈掌握正确开机和关机的方法。
⒉认识Windows XP桌面。
⒊了解图标和“任务栏”。
教学重难点:认识Windows XP桌面。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开机。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开机。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Windows XP的基本知识,Windows是目前计算机上最常用的操作系统之一,现在电脑还在睡觉,我们大家把它唤醒吧!二、教学新课。
开机。
⒈接好电源。
⒉按下显示器开关。
⒊按下主机电源开关。
提示:Windows XP进入自检程序后,不要随意乱动键盘,特别是一些功能键盘,不然会惹出许多麻烦。
三、学生操作。
在教师的组织下,有步骤地打开电脑。
四、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认识Windows XP桌面。
教学目标:了解Windows XP桌面的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一、启动Windows XP系统。
二、学习Windows XP桌面的组成部分。
⒈介绍Windows XP桌面。
启动安装了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后看到的整个屏幕界面,就是“桌面”。
⒉图标:Windows桌面上如“我的电脑”之类的小图形,双击就可以打开相应的窗口或程序。
⒊任务栏:它像一个总控制台,在这里可以运行程序,进行计算机设置等。
⒋桌面背景:桌面背景也叫桌面壁纸,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设置不同的背景。
三、操练。
⒈同桌互相指着屏幕上出现的图标问对方叫什么。
⒉教师指着屏幕上出现的图标问学生叫什么。
四、小结。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关闭计算机。
教学目标:学会关闭计算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启动Windows XP系统的方法,那么怎样关闭计算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吧。
二、自学。
请学生自学P27的“关闭计算机”。
三、学生汇报收获。
⒈单击“开始”按钮。
⒉单击“关闭计算机”按钮。
⒊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关闭”按钮。
⒋等计算机正常“关闭”后,按一下显示器的电源开关,关闭计算机。
四、教师介绍“开始”菜单上的内容和菜单命令的含义。
五、操作。
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正确地开关机。
六、全课小结。
你收获了什么。
第5课认识Windows XP窗口教学内容:⒈窗口的类型。
⒉窗口的组成。
⒊窗口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