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算会计作业参考答案

预算会计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篇)一、名词解释1.预算会计: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以及事业单位、行政单位收支预算执行的会计。

2.事业单位会计:是以事业单位自身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事业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是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

3.行政单位会计:我国各级国家机关以及接受国家预算拨款的单位用来核算、反映和监督预算执行的会计。

4.财政总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反映、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财政周转金等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

5.会计前提:会计前提又称会计假设或会计假定,是指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的基本分类,它是会计对象的构成和具体化。

7.会计交接:是指前后任会计人员的工作交接。

8.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的专用材料。

二、简答题1.简述我国预算会计的组成与分级。

答:根据国家预算组成体系和分类,预算会计相应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事业单位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参与总预算执行的国库会计、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办理基建拨(贷)款会计,以及预算收入征解会计等。

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的会计组织系统,根据国家建制和经费领报关系,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

2.预算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什么?答:预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3.预算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有哪些?答:预算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有以下十一项:1)真实性原则;2)相关性原则;3)可比性原则;4)一贯性原则;5)及时性原则;6)清晰性原则;7)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原则;8)配比原则,9)专款专用原则;10)实际成本原则;11)重要性原则。

4.预算会计核算的会计要素有哪些?答:预算会计核算的会计要素有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这5个要素。

5.简述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答:借贷记帐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应当根据它的内容,在两个或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借贷双方的金额必须相等。

6预算会计的平衡公式是什么?答:预算会计的平衡公式是:资产=负债+净资产。

7.简述预算会计各类账户的结构。

答: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负债类及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贷方记录负债和净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负债和净资产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8.预算会计工作的组织主要包括哪些?答:预算会计工作的组织主要包括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交接、管理好会计档案等。

9.预算会计的账簿一般包括哪几种答:预算会计的帐簿一般包括日记账、总帐和明细帐三种。

日记帐有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帐,明细帐包括收入明细账、支出明细账、往来款项明细帐。

10.会计交接的主要事项有哪些?答:会计交接的主要事项有:1)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应当填制完毕;2)尚未登记的账目,应当登记完毕,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后加盖经办人员印章;3)整理应该移交的各项资料,对未了事项定出书面材料;4)编制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印章、现金、有价证券、支票簿、发票文件、其他会计资料和物品等内容;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当在移交清册中列明会计软件等有关资料和实物等。

11.预算会计档案主要包括哪些?哪些档案要永久保管?哪些档案要定期保管?答: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的专用材料。

预算会计档案主要包括各级事业单位、行政单位和财政部门总预算会计档案。

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其特点,分为永久和定期二类。

一般来说,年度决算要永久保管,其他账簿、凭证、报表为定期保管。

定期保管期限分为三年、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五年五种。

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预算会计》作业2(第二篇)一、名词解释题1.未达账项:是指单位与银行之间有关收、付、转的结算凭证在传递时有先有后,往往会发生一些收付款项一方已入账,而另一方未收到凭证尚未记账。

2.应缴预算款:指事业单位应缴给国家预算的款项。

3.事业基金: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主要包括滚存结存资金等。

4.固定基金:指事业单位固定资并且占用的基金。

5.专用基金: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主要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以及其他基金等。

6.事业结余:指事业单位各项非经营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7.经营结余:指事业单位经营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8.财政补助收入:指事业单位按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

9.上级补助收入: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10.上缴上级支出: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标准或比例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

11.基本建设支出:指事业单位列入基本建设计划,用国家基本建设资金或自筹资金安排的固定资产新建、扩建和改建形成的支出。

12.经营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二、简答题1.发出材料有几种计价方法?简单说明其内容。

答:发出材料有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这两种计价方法。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进的材料先消耗为假定前提,日常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要按库存材料最先购进的那批材料单价计算;加权平均法是以月初库存总金额与本月收入材料总金额之和除以月初库存材料数量与本月收入材料数量之和,求得材料平均单价,作为发出材料计价的标准。

2.如何计算应收票据的贴现值?答:贴现净值=票据到期值-贴现息3.事业单位一般采用哪些结算方式?答:事业单位一般采用现金、支票、银行汇票、汇兑这几种结算方式。

4什么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范围?如何分类?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的物质设备,一是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二是核算价值一般设备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在800元以上,单位价值虽然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

如图书、家具等。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一般可分为六大类:1)房屋和建筑物;2)专用设备;3)一般设备;4)文物和陈列品;5)图书;6)其他固定资产。

5.负债的计价原则是什么?答:负债的计价原则有以下3点:1)各项负债应当按实际发生数额计帐;2)负债已经发生而数额需要预计确定,应当合理预计,待实际数额确定后,进行调整;3)各种应付款项及应缴款项应及时清理并按规定办理结算,不得长期挂帐。

6.事业支出的报销口径是什么?答:事业支出的报销口径有如下6点:1)对于发给个人的工资、津贴、补贴和抚恤救济费等,应根据实有人数和实发金额,取得本人签收的凭证后列报支出;2)贴入办公用品可直接列报支出;3)社会保障费、职工福利费和管理部门支付的工会经费,按照规定标准和实有人数每月计算提取,直接列报支出;4)固定资产修购基金按核定的比例提取,直接列取支出;5)购入固定资产,经验收后列报支出,同时记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6)其他各项费用,均以实际报销数列报支出。

7.事业单位年终如何对结余进行分配?答:事业单位的结余(不含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办法的预算外资金结余),除专项资金按照国家规定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外,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单位收支差额;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8.会计报表有哪些种类?答: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

对于有专款收支业务的单位,应根据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的要求编报专项资金收支情况表。

三、业务题(根据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一)某事业单位2004年2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某建筑队对本单位办公楼进行维修,发生修理费30 000元,款项尚未支付.J:事业支出-修缮费30000 D:应付账款300002.开出现金支票,支付上述劳务费30 000元。

J:应付账款D:银行存款3.本单位职工800人,按每人每月5元;计提职工福利费4 000元.J:事业支出-职工福利费D: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4.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其账面原价25 000元,评估价23 000元.J:固定基金25000 D:固定资产25000 同时:J:对外投资23000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23005.按规定提取医疗基金8500元,其中由事业支出负担6100元,经营支出负担2400元.J:事业支出-社会保障费6100 经营支出–社会保障费2400 D:专用基金-医疗基金6.将自筹的基本建设资金340000元转存建设银行.J:结转自筹基建D:银行存款7.收到财政部门投来科技三项费用15 300元,款项存入银行.J:银行存款D:拨入专款(二)某事业单位2004年3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领用材料4 600元,用于科技三项工程。

J:专款支出D:材料2、收到对外投资收益25 000元,款项存人银行。

J:银行存款D:其他收入-投资收益3.将自筹的基本建设资金340 000元转存建设银行。

J:结转自筹基建贷:银行存款4.收到所属单位缴回多余经费1 500元,款已存人银行。

J:银行存款1500 D:拨出经费15005.用无形资产商标权对外投资,其账面价值8 900元,评估价为11 000元。

J:对外投资11000 D:事业基金-投资基金2100 无形资产8900同时:J:事业基金-一般基金8900 D:事业基金-投资基金89006.收到甲单位预付购货款13 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J:银行存款D:预收帐款7.三天后发出货物,应收货款14 000元,增值税840元。

J:预收帐款14840 D:经营收入14000 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8408.开出转账支票支付出国实习人员生活费16 000元。

J:事业支出-其他费用 D:银行存款(三)某事业单位2004年4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从外地购人材料一批,价款30 000元,增值税额为5 100元,货款以银行存款付讫。

J:材料30000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 D:银行存款351002、通过银行上缴应缴财政专户款2 200元。

J:应缴财政专户款2200 D:银行存款:22003.出售经营活动产品一批,货款6 800元,其中增值税1156元,款项已存人银行。

J:银行存款6800 D:经营收入5644 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金)11565.开出转账支票支付本单位职工教育经费3 400元。

J:事业支出-其他费用 D:银行存款6.开出转账支票支付办公楼维修费12 000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