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客教育的一点理解
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到了我们国家的战略地位。
这反映出国家新的发展取向和迫切现实需求。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的问题。
没有创新的人才,不可能有创业的成功,没有创新的教育,不可能有创新的人才。
教育创新也就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摆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的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教育现代化的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立符合学生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互联网+”时代,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应运而生。
他们就是“创客”。
“互联网+教育”同样会迸发出无限的可能。
那么什么是“教育创客”呢?这个概念虽然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但是受到时间、地域和技术条件的影响,学界业界对此各有看法,目前并没有一个最为权威的定义。
我们都在“教育创客”内涵与实践发展探索的路上。
在谈“教育创客”前,我们不得不重温一下“新课改”。
“新课改”一方面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强调现代课程设置的整合性,要建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开放型课程文化观;三是完善学习目标最求与评价机制,除了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目标的达成。
特别是要求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评价机制;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强调体验,学习方式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等;批判与创新是“新课改”的灵魂;回归生活是“新课改”的必然归属。
在教育创新的新形势下,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们的“教育创客”理念有两方面含义:
一是教育界的“创客”。
即,出于兴趣爱好,努力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的学生、教师们。
学生和教师可以创造自己的玩具、自己的工具、自己的舞蹈、自己的音乐、自己的微电影、自己的教育理论,甚至自己的科技新发明!
二是“创客教育”。
即结合“新课改”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学校提供的“创客空间”真实情境中,结合科学、艺术等不同学科知识,亲自动手去实践自己的想法,在创造中学习。
学习的过程不可避免的要注重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小组合作。
为学生提供更适合的学习内容,更多的学习机会与更灵活的学习、评价方式。
使学生包括创新能力等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谈到“创新”,很多人会感到抵触甚至恐惧。
我们会想到像造出木牛流马的鲁班、夜观天象的诸葛亮、划时代的牛顿、或者开创现代科技新纪元的爱因斯坦那样令人敬仰神一般存在的伟人。
其实“创新”除了天才大师对国计民生的重大科学技术突破,更多的是看似平凡的人对我们身边的事物持续的、系统的、专注的优化。
例如:医学界从17世纪开始专注“医生该不该洗手”。
用了150年,最终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感染率;企业家福特在没有改变工人技术的前提下创立了流水线的生产系统而使汽车进入了普通家庭;2015年我国“三无”科学家屠呦呦在浩如烟海的草药里找到了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创新很难,需要努力坚持,需要专注“匠心”、需要改变思维,但创新也简单,创新就在我们身边。
2015年,我们区开展了“教育创客”探索。
成立的沈河区“928创客工场”。
分别在沈阳市第一六五中学、沈河区热闹路第二小学、沈河区育鹏小学等区内学校进行了实践活动。
目前,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是先要有创客教师。
“创客空间”会占用很多时间和精力,校园创客空间为学生提供可以随时学习、随时创作的空间。
这就要求相应空间的教师可能会牺牲大量个人时间和付出大量个人精力。
因此,一所学校的创客空间在建设之前,首先要找到有或者至少支持“创客”
理念的教师,根据这些创客教师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需要,结合校园文化和育人模型,量身定做一些创客空间。
他/她可能是一个技术教师,也可能是一个美术教师、一个音乐教师、一个科学教师或者是一个语文教师,就像创客有多种多样一样,它对应着人不同的兴趣,创客教师的专业领域也是多种多样的,至少可以分为科技、艺术、教学等领域,而这一切都涉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都是一个人能够充分展示其创造力的领域。
二是创客教育的切入口是建立有特色的创客课程。
创客教育开展之前,很多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没有课程这个抓手,会显得手足无措。
这些课程应选择学生感兴趣,又适合大班教学的规律,即普及型的创客基础课程。
它使得“教师教着省心,学生学得开心”成为可能。
教师也有了一个能够充分展示自己教学能力的舞台,而不需整天围着少数几个有“特长”的学生转。
面上普及了,在利用创客空间开展有针对性的小组合作,优秀的作品自然就冒出来了。
通过教师思想潜移默化的转变,学生也在动手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自我的兴趣,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用不了多久学生自己将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教师也能深刻体会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三是建设创客的硬件环境,即创客空间。
创客空间为创客活动提供各种硬件辅助设备。
学校里可以有很多不同主题的创客空间,电子技术、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加工技术、艺术设计、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部分,都可以成为这些创客空间的主题,而负责这些创客空间的教师则应该将发展自己的教育事业,舒展自己的教育生命,构建一个和而不同、乐于分享的教师圈子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落脚点。
学生可以利用创客活动及其他课后时间,随时的到创客空间开展创作学习活动。
四是学习资源建设方面。
教师既是学习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之一。
但是很多教师刚刚接触创客教育时会置疑自己是物理、美术或信息技术等某一学科教师,对其他学科知识并不了解。
没错,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向,不可能面面俱到。
这就需要信息技术的引入。
需要我们提供更多方面的学习资源。
同时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凸显出其重要意义。
这里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信息、批判精神、自我约束等各方面的核心素养。
另外区里也联系了很多社会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智力支持,也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
五是从顶层设计的高度给学生和学校松绑。
创客教育学生的兴趣五花八门,不会存在使用大批量的某种单一教学具的情况。
而一些有特色的小东西通过互联网都能买到,而且价钱很便宜。
但是由于政策原因,报销可能成为一道难题。
这里建议能够下放仪器设备的采购权给学校,让学校和教师能够不被这些传统的采购方式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