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备考试题题库2013年一.单项选择题(计97题。
)1.诗集《女神》的作者是A: 闻一多B: 戴望舒C: 郭沫若D: 冰心2.曲兴盛于A: 唐B: 宋C: 金D: 元3.有“曲状元”之称的元曲作家是A: 关汉卿B: 马致远C: 张养浩D: 王实甫4.辛弃疾的词集是A: 《漱玉词》B: 《乐章集》C: 《东篱乐府》D: 《稼轩词》5.《风波》选自鲁迅作品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坟》6.号为“易安居士”的作家是A: 李煜B: 李璟C: 辛弃疾D: 李清照7.《稼轩长短句》的作者是A: 苏轼B: 柳永C: 李清照D: 辛弃疾8.宋代词坛上开创豪放一派的作家是A: 欧阳修B: 辛弃疾C: 柳永D: 苏轼9.下列作品属于契诃夫的是A: 《羊脂球》B: 《米龙老爹》C: 《麦琪的礼物》D: 《苦恼》10.《炉中煤》中“我年轻的女郎”指的是A: 心中的恋人B: 古老的中国C: 五四后新生的祖国D: 未来的理想中国11.李清照的词集是A: 《漱玉词》B: 《乐章集》C: 《东篱乐府》D: 《稼轩词》12.《日出》的背景是A: 30年代中国农村B: 30年代中国城市C: 20年代中国城市D: 40年代中国乡村13.《西厢记》的作者是A: 关汉卿B: 马致远C: 王实甫D: 郑光祖14.下列出自闻一多《发现》中的诗句是A: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B: 我爱这美丽的中华C: 这是我的中华,是的,是的!D: 这是咱们的中国15.在郭沫若《炉中煤》中,作者让炉中煤来诉说衷情,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 比喻B: 借代C: 拟人D: 拟物16.《季氏将伐颛臾》所体现出的孔子的政治主张是A: 治国以法、为政以德B: 无为而治、顺其自然C: 隆礼重法、为政以德D: 治国以礼、为政以德17.《选择及安排》选自朱光潜的论文集A: 《悲剧心理学》B: 《谈美》C: 《谈文学》D: 《诗论》18.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A: 散文家、小说家B: 学者、作家C: 诗人、小说家D: 政论家、散文家19.“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方法是A: 拟人B: 夸张C: 反复D: 比喻20.“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一语出自A: 培根B: 莫泊桑C: 富兰克林D: 契诃夫21.“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修辞手法是A: 比喻、对偶、用典B: 排比、比喻、夸张C: 对偶、拟人、用典D: 拟人、对比、对偶2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修辞手法是A: 比喻B: 排比C: 鼎足对D: 拟人23.“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的修辞是A: 夸张、比喻、用典B: 夸张、比喻、对偶C: 对偶、比喻、拟人D: 用典、比喻、对偶24.屠格涅夫的《门槛》所赞颂的革命者的主要品质是A: 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B: 对革命事业的献身精神C: 对革命理想的热烈追求D: 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心25.闻一多提出的新格律诗“三美”的主张是A: 色彩美、意境深、意象新B: 格律美、音韵美、语言美C: 音乐美、绘画美、形式美D: 思想美、形式美、节奏美26.《风波》开头所描绘的“田家乐”景象的主要意义在于A: 暴露农民的愚昧落后B: 嘲讽文人的不合时宜C: 衬托后文的风波动感D: 启示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27.《风波》中描写七斤:“他心里但觉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计画,但总是非常模糊,贯穿不得”。
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A: 肖像描写B: 语言描写C: 细节描写D: 心理描写28.《宝玉挨打》中描写探伤时,“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说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这个人物是A: 黛玉B: 宝钗C: 王熙风D: 袭人29.《风波》中下列典型细节,属于刻画七斤形象的是A: 知道张大帅是张翼德的后代B: 知道什么地方的闺女生了个夜叉之类C: 遇事一句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D: 夏天吃饭不点灯30.苏轼《前赤壁赋》主要描写的景物是A: 清风、明月、江水B: 明月、山川、湖泊C: 江水、孤舟、晚霞D: 小岛、孤舟、清风31.《陈情表》写作的朝代是A: 西汉B: 东汉C: 西晋D: 东晋32.《谈时间》的文体是议论性A: 笔记B: 随笔C: 消息D: 辞赋33.李斯的《谏逐客书》选自A: 《左传》B: 《史记》C: 《战国策》D: 《国语》34.古语“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左传》D: 《战国策》35.“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出自A: 富兰克林C: 拉封丹D: 伏尔泰36.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A: 王安石B: 欧阳修C: 苏轼D: 梅尧臣37.《种树郭橐驼传》的作者是A: 柳宗元B: 韩愈C: 刘禹锡D: 李贺38.《张中丞传后叙》的作者是A: 柳宗元B: 韩愈C: 司马迁D: 欧阳修39.下列文章中,属于奏章的是A: 《五代史伶官传序》B: 《答司马谏议书》C: 《谏逐客书》D: 《报刘一仗书》40.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A: 司马迁B: 韩愈D: 欧阳修41.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A: 史论B: 奏疏C: 小说D: 辞赋42.《郑伯克段于鄢》选自A: 《国语》B: 《史记》C: 《战国策》D: 《左传》43.《礼记》是一部A: 法家著作B: 道家著作C: 墨家著作D: 儒家著作44.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 《庄子》B: 《论语》C: 《孟子》D: 《韩非子》45.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A: 书信B: 小说C: 词赋D: 奏疏46.贾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A: 及小旦琪官交往B: 淫辱母婢金钏C: 贾环的拨弄是非D: 背离封建礼教4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最能体现“兼怀子由”的词句是A: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C: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D: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48.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A: 遥岑远目B: 献愁供恨C: 玉簪螺髻D: 求田问舍49.柳永《八声甘州》中“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的修辞是A: 比喻B: 拟人C: 夸张D: 借代50.鲁迅小说《风波》在总体上采用了A: 比兴手法B: 铺陈手法C: 白描手法D: 对比手法51.苏轼《前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修辞手法是A: 比喻、对偶B: 排比、比喻C: 对偶、拟人D: 拟人、对比52.下列词句中,表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是A: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B: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C: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5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上片中具有转折作用的一句是A: 把酒问青天B: 今昔是何年C: 高处不胜寒D: 起舞弄清影5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富有哲理的词句是A: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C: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D: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55.《米龙老爹》在叙述人称上的特点是A: 第一人称及第二人称交替B: 第一人称及第三人称交替C: 第二人称及第三人称交替D: 自始至终运用第三人称56.苏轼《前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所采用的手法有A: 比喻、对偶B: 对比、比喻C: 对偶、对比D: 拟人、对比5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修辞手法是A: 比喻B: 排比C: 鼎足对D: 拟人58.在《风波》中,赵七爷将自己头上的辫子盘上、放下、又盘上,这一典型细节描写所表现的赵七爷的性格特征是A: 不学无术B: 装腔作势C: 愚昧无知D: 梦想复辟59.《死水》的作者是A: 郭沫若B: 闻一多C: 冰心D: 戴望舒60.“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一句出自A: 《炉中煤》B: 《发现》C: 《我爱这土地》D: 《再别康桥》61.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遥岑远目”之后,紧接着所写的是A: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B: 尽西风、季鹰归未C: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62.《麦琪的礼物》中的两个主人公是A: 米龙老爹和法朗索阿??B: 姚纳和姚尼奇C: 杰姆和德拉??D: 示巴女皇和所罗门王6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A: 悼亡词B: 中秋词C: 端午词D: 爱情词64.历史剧《屈原》的作者是A: 郭沫若B: 茅盾C: 闻一多D: 老舍65.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A: 《骆驼祥子》B: 《茶馆》C: 《龙须沟》D: 《月牙儿》66.《米龙老爹》的故事背景是A: 1848年革命B: 1870年普法战争C: 第一次世界大战D: 第二次世界大战67.闻一多最具代表性的诗集是A: 《猛虎集》B: 《北方》C: 《死水》D: 《女神》68.《米龙老爹》中的米龙老爹的身份是A: 法国军人B: 普鲁士士兵C: 法国农民D: 法国市民69.柳永《八声甘州》中表达事业无成,时光流逝的词句是A: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B: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C: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D: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70.徐志摩所属的社团是A: 创造社B: 新月社C: 文学研究会D: 语丝社71.从李清照《声声慢》词中“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词语看来,这首词语言上的一个特点是A: 采用典故???B: 采用口语C: 用经史语??D: 化用前人诗词成句72.屠格涅夫的《门槛》中的“门槛”象征A: 革命征途的艰难险阻B: 囚禁革命者的监狱C: 革命者的秘密组织D: 敌人设下的陷阱73.辛弃疾《水龙吟》下片所用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是A: 比喻B: 象征C: 夸张D: 用典74.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所描绘的秋日黄昏行旅图的中心画面是A: 枯藤老树昏鸦B: 小桥流水人家C: 古道西风瘦马D: 夕阳西下75.《麦琪的礼物》采用虚实双线并行的结构,其主要作用是A: 制造悬念B: 避免重复C: 强化矛盾D: 留有余地76.辛弃疾《水龙吟》中运用典故表达壮志未酬、时光虚度的感伤之情的是A: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B: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C: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77.《炉中煤》所运用的拟人化手法体现在A: 将五四以后的祖国称作年青的女郎B: 让炉中煤来倾诉对年青女郎的热爱C: 作者用炉中煤来作自己的化身D: 用炉中煤的燃烧来暗示爱国激情78.“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一语出自A: 《谏逐客书》B: 《六国论》C: 《答司马谏议书》D: 《论气节》79.使《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展开论述的问题是A: 五十步笑百步B: 为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C: 如何养生丧死无憾D: 如何以德治国和如何使民加多80.《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是A: 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B: 帝国主义C: 资本主义D: 中国的奴隶制度81.李密的《陈情表》所要陈述的情是A: 忠君之情B: 孝亲之情C: 手足之情D: 夫妻之情82.在《灯下漫笔》一文中,鲁迅认为青年的使命是A: 崇奉国粹B: 赞颂固有精神文明C: 热心复古D: 创造第三样时代83.“祸起萧墙”一语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左传》D: 《战国策》84.孟子和孔子同属A: 儒家学派B: 道家学派C: 法家学派D: 名家学派85.《灯下漫笔》是一篇A: 散文B: 文艺性论文C: 小说D: 报告文学86.《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A: 刘向B: 左丘明C: 司马迁D: 战国史官87.鲁迅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赞美A: 《论语》B: 《春秋》C: 《左传》D: 《史记》88.下列人物属于道家学派的有A: 孔子和孟子B: 庄子和老子C: 荀子和韩非子D: 孔子和老子89.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A: 小说家B: 诗人C: 政论家D: 散文家90.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抒写羁旅之情的方法主要是A: 直抒胸臆B: 借景抒情C: 寓情于事D: 寓情于理91.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现作者出世归隐的词句是A: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B: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C: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D: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92.《炉中煤》的作者假借“我”向年青的女郎倾诉爱情来寄托自己的爱国激情,这种表现方法是A: 托物言志B: 侧面烘托C: 象征暗示D: 对比反衬93.《再别康桥》是一首A: 咏物诗B: 政治抒情诗C: 借景抒发个人情怀的抒情诗D: 山水诗94.《答司马谏议书》的总体行文风格是A: 慷慨激昂B: 平易质朴C: 含蓄委婉D: 刚柔相济95.下列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的文句中,最能体现其主旨的是A: 寡人之民不加多B: 五十步笑百步C: 申之以孝悌之义D: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96.鲁迅指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一治一乱”的历史是A: 咱们向来就是很好的B: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C: 汉族文化发达的时代D: “古已有之”的时代97.《谈时间》主要论述A: 时间的作用B: 要挽住时光的流逝C: 如何打发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D: 时间的珍贵二.阅读分析(26题计40小题)(一)阅读《炉中煤》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第1、2、3题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