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
一、教学组织形式:
按照中央文件的的要求以及燕山大学教学计划安排,本课程的实践学时为8学时。基本做法是:首先由任课教师拟定调查报告若干选题,在放假之前向学生进行布置,并提出具体要求;下学期开学第一周上课时,以课堂为单位选出代表进行交流,之后让学生将修改好的调查报告交给任课教师,由教师进行形式初审,初审不合格者发回重写,发现抄袭雷同者则取消该生实践学习成绩。按一定比例(一般是所教学生总数的10%)遴选出报告形式优秀的学生,并组织答辩。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实训或其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一、学生可以单独或者分组,在放假期间自主走访家乡及周边地区的革命旧址、遗址、历史古迹等,之后撰写观后感或者考察报告;
二、学生可以单独或者分组,在放假期间自主寻访家乡及周边地区六十岁以上的有过革命和新中国早期建设经历的老人进行访谈;或者走访知名家乡及周边地区的老企业或者经历过改革开放整个过程的相关企业,同原企业的老职工、老领导以及现在的领导和职工访谈做好现场的拍照、摄像及访谈记录工作,之后撰写访谈报告。
2、学生实践报告的完成情况及所获评级将同学生的评奖评优紧密挂钩,成绩获得A+者可以在综合测评中依据学校规定获得相应加分,同时也可作为对学生入党思想政治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
4-2-5创新与特点
一、本门课实践教学的课程设计较之本省内其它同类课程具有以下几点创新:
1、充分考虑本门课程在学生数量、学时安排、经费支持及制度保障上的实际状况而进行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设计,既不给任课教师增加过多的教学任务,又相应地减少了对学生课外时间的占用。
2、实践报告负责人的答辩综合情况:主要考核学生现场答辩是否符合答辩要求,如答辩时间是否准确把握,答辩是否脱稿,答辩内容同调研内容是否切合,以及答辩者的神态、言语、现场表现等等,进行综合考量和评定。
二、考核的方法:
1、以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考核,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评定答辩的学生实践报告的等级,其中特别优秀的实践报告可以获得A+。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制定了本课程实践教学的大纲,主要内容如下:
一、实践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生动地做到“两个了解”,进而理解“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通过自主调查和访谈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体会我们的国史、国情,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在假期读一本与中国近现代史高度相关的著作、传记、小说等,或者看一部或者一系列同以中国近现代史为宏观背景的电影电视作品,之后撰写观后感和心得。
四、请专家、学者等作专题报告:聘请一些专家、学者、企业界或社会界的知名人士、学校的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地就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主题做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开阔学生的视野。听完报告后要求学生撰写论文。
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生动地做到“两个了解”,进而理解“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通过自主调查和访谈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体会我们的国史、国情,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假期读一本与中国近现代史高度相关的著作、传记、小说等,或者看一部或者一系列同以中国近现代史为宏观北京的电影电视作品,之后撰写观后感和心得。
4、请专家、学者等作专题报告:聘请一些专家、学者、企业界或社会界的知名人士、学校的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地就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主题做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开阔学生的视野。听完报告后要求学生撰写论文。
二、本门课实践教学的课程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把方便教师教学与方便学生实践相结合;
2、把调研主题的方向性和调研形式的多样性相结合;
3、把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外在驱动性和内在自发性相结合;
二、实践内容:由每位任课教师在本学期本门课程结束之前,把假期要进行的实践教学任务布置下去,实践内容主要包括:
1、学生可以单独或者分组,在放假期间自主走访家乡及周边地区的革命旧址、遗址、历史古迹等,之后撰写观后感或者考察报告;
2、学生可以单独或者分组,在放假期间自主寻访家乡及周边地区六十岁以上的有过革命和新中国早期建设经历的老人进行访谈;或者走访知名家乡及周边地区的老企业或者经历过改革开放整个过程的相关企业,同原企业的老职工、老领导以及现在的领导和职工访谈做好现场的拍照、摄像及访谈记录工作,之后撰写访谈报告。
2、采用教师提供调研范围、学生自主命题,就近自主调研访谈的方式,既避免了以往调研主题过于宏大,难以操作,又避免了调研任务设计过繁过细,增加学生调研难度和负担的弊端,因地自宜,师与生,教与学两相宜。
3、构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同学生评奖评优相挂钩的学生工作机制,增强了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和考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的增强起到促进作用。
5、外出参观:结合理论教学内容选取社会实践基地、教学联系点等实践场所,教师组织让学生走出校门,到这些社会实践基地参观考察,要求学生在参观考查后撰写一考察报告。限于目前的实践课时安排和实践经费支持状况,只能在全校学生中本门课期末考试成绩优秀者中遴选少数学生组成代表团来进行此项有组织的外出参观实践。
三、实践教学考核标准:(详见4-2-4)
五、外出参观:结合理论教学内容选取社会实践基地、教学联系点等实践场所,教师组织让学生走出校门,到这些社会实践基地参观考察,要求学生在参观考查后撰写一考察报告。限于目前的实践课时安排和实践经费支持状况,只能在全校学生中本门课期末考试成绩优秀者中遴选少数学生组成代表团来进行此项有组织的外出参观实践。
4-2-3本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将根据学生提交的实践报告的完成质量以及开学后的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最后决定实践学分获得与否。
四、实践效果:
本门课程上述实践教学安排已经实行了两个学年,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据学生反映:假期做调查报告,开阔了视野,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了解国情民情,从感性体验中得到启迪,学到了许多在学校课堂里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项工作同时结合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进行。学生在深入实际考察的基础上所撰写的调研报告,受到当地政府和学校的好评。
二、教师指导方法:
主要采取课堂讲授方法在理论课程结束前布置好实践任务,讲解清楚实践报告的撰写要求及格式标准;采用随时随机处置法解决课后及实践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难题;假期结束学生返校上收齐实践报告并组织学生答辩,主要采用答辩现场指导方法。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一、考核内容:
1、实践报告的综合完成情况:主要实践报告内容是否切题,实践报告的字迹是否工整规范,实践报告的格式是否符合标准,实践活动是否有相应的佐证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