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铸就师德
假如某一天,怜悯众生的上帝问道:“师德应该如何界定?”可以想象,古今中外的每一个处在教育战线上的授业者都一定会忍不住各抒己见,答案不一。
首先,春秋末期的圣人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为师德规范,并提出:“爱之,能勿劳乎?”;接着唐代韩愈手捧《师说》一文,指出教师职业道德的三大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并强调:“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样才符合师德的标准;紧接着罗素认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然后,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亚米契斯高举《爱的教育》,大声喊出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最后,作为21世纪的一名教人育人的教师,我也情不自禁地插上一句:“师德,不仅仅是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还要做到大爱无疆,‘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以博爱之心去对待每一双渴求知识的眼睛。
”
是的,“师德”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教师的,职业道德。
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如果说,师德的核心结构是爱岗敬业、德高业精、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话,那么,“师爱”就是令人崇敬的师德之魂。
教师的职业道德,最根本的就是一个“爱”字,而且要努力做到大爱无疆,爱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爱岗敬业是对社会所有职业的共同要求,教师职业亦在此范畴当中。
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就是这个意思。
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但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一切都无从谈起。
因此,它是师德的基础。
德高业精是对教师提出的较高要求,由于教师担任为学生“传业解惑”的角色,那么就要具有高尚的节操和专业知识技能,这样才不愧为人师。
所以,它是师德的保证。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社会对教师这一特殊职业,所承担的职责具有的特殊性而提出的比一般职业道德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人格,品行所具有的感召力,在此得到充分表现,故而它是师德的支柱,无可替代。
由此一来,爱岗敬业,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大爱无疆——师爱,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圆,不管哪一方面的缺乏,对于教师而言,都是不完整的,都是“缺德”。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师德当中一定不能缺少“爱”的浸染,没有爱的教育是粗暴的,不完美的。
而这种爱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神圣的,没有疆域限制的,应该是博爱。
就是抱着一颗爱学生的心,一颗理解学生的心,我走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曾经作为班主任的我要求初二3班的学生借着踏上初二阶段学习的契机,展望未来,写一篇周记《初二,崭新的自我》,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下面我摘录了几个学生的周记和当时我写的评语:
(一)
……转眼间,初一的学习生活结束了。
时间把我从火箭上降落在初二的新课程里。
当然我也不会轻易地把时间溜走,所以特为新的学期做了三个方案:
1、多动脑:老师上课常常将重要的信息传授给我们,所以我不但要认真听讲,而且要认真做好笔记,及时做好作业,不懂就问。
还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2、多收集:知识不单是课本,还要多阅读课外书,拓宽知识面,看书是把好词好句记录下来,这样的话就有助于我的作文能写得更生动优美。
3、多实践: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只靠凭空想象,要对有自己的信心,加以千百倍的实践、千百次的探索,最终换来真理。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当然也不会有聪明药,所以我要在新学期中多动脑、多收集、多实践,我相信,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寄语:你的优点是性格开朗好学,基础较好,但在学习上很难做到持之以恒,因此成绩一直滞留不前,甚至出现滑落。
看到你的方案,终于发现你长大了,懂事多了!今后就靠你去实现你所说的,去铸就生活和学习上的标兵。
期待你的蜕变,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当然,只要你愿意,老师愿当你的引路人!(笑脸)(二)
新学期又到了,初一的时间已经过了,现在迎来的是初二了,我以前初一是有一点调皮,但是我在初二里会学好一点的。
从现在起,我一定要把从前的缺点改掉,比如上课不专心,上课跟同学讲话,作业不按时交……我一定要改掉它们,在初二这个学期里,我要为自己负责任,我还要上课认真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为班集体。
还有,在这个初二里,很多都是新的,同学也是新的,老师也是新的,还有班风、校风等。
在读初二里,我下定决心,以后上课要好好听课,努力学习,取
得好成绩来报答父母和老师。
寄语:人总会有走弯路的时候,重要的是能知错悔改,坚信初二的将是不一样的你!从明天起,不迟到,不旷课,不违纪,争当一名遵守纪律的中学生;从明天起,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把学习看成是一件有趣且快乐的事,力当一名快乐的中学生;从明天起,孝敬父母,关心所有爱你的人,那么,你就会面向阳光,远离阴霾,春暖花开!
(三)
升上初二的我就有了全新的开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对待,如果你错了,就应该及时改正,把好的习惯保持,把坏的习惯删去,做一个有条有理的人。
上初二之前,我有一个最大的误区——学习上喜欢“孤军作战”,不喜欢与人交流、相处,而这个误区正是我学习前进的障碍,一直困扰着我。
我觉得想克服这个困难的话,应该要认识怎样玉别人沟通,多了解、多关心他人。
寄语:如果喜欢孤军作战的你能大胆地迈出第一步,可以先与女同学交流请教,克服心理恐慌,那么你一定会喜欢上跟同学一起学习的感觉!
(四)
……新的一学期又来了,同学们制定了不少让自己认真学习的计划,而我也不例外啦!看到了自己班,我觉得自己是可以管好他们的,可一切都变了……每一次认真上课,认为自己做得很好了,却遭到了老师的误会,把好的去说成了坏蛋,这样谁也不再会有心机上课了……我们当然希望自己可以做到最好,但你要努力学习才可以是最好的。
每一次我都在努力改,把不做作业的坏习惯改了,把不爱上课的毛病改了,我改了很多,却给人误会了更多。
几次的失败,我都可以一个人站起来,可是这次我却摔倒不愿再爬起来了,别人的不了解,最亲的人误会,我无法去承受!这次,我真的不愿再改!
学习上,老师误会了,把上课认真说成了上课不留心;生活中,我努力做好,却挨骂了。
我真的有那么糟糕吗?我一直都在努力做好,想的奥别人的认可,却带来了更多的不了解。
说真的,以后我还想有机会让我改,让我把不好的改正了。
但机会又在哪呢?!……
寄语:生活中,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能喜欢你、理解你,就像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喜欢吃臭豆腐和榴莲一样,但人总要生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比谁都快乐坦然!误会缠身终会解,清者自清何须忧!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
他们需要一样与植
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老师的关爱。
教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
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
其实,一句句简单却亲切的鼓励话语包含着一名老师对学生们的爱,上面几个例子当中有“优等生”,也有“后进生”,他们有在学习上的忧虑,亦有在生活中碰到的困扰,都一一向老师倾诉,老师没有因为他们成绩的优劣而缺少关爱,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关爱去指引他们走出困境,迎向灿烂的阳光!所以为人师表,爱应该是没有划定区域的,没有时间限制的,大爱无疆!
我一直认为,世界上只有两种爱是无需任何回报的,即母爱和师爱。
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我们教师就应有那颗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用爱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
正如孟二东,霍懋征,邹有云,黄静华,张思明等教师,他们把爱献给教育,用平凡的工作铸就闪光的师魂。
他们这种爱岗敬业、以身立教、大爱无疆的师德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同样站在讲台上的我。
但在“爱”的过程中,又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而不是过度的溺爱放纵。
如果尺度把握不准,会适得其反。
回想起自己刚毕业的那年,担任初一某班的班主任,有个学生因父母离异,思想变得偏激,自此无心向学,上课迟到、趴桌子睡觉,捣乱违纪,不交作业等都有他的份儿。
至今那张稚嫩却倔犟的小脸蛋依然清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刚开始我抱着一颗爱心和一份理解不断找他谈话,并没有严厉地处分他的行为,怎知到后来他反而变本加厉,甚至逃课去网吧上网、打桌球。
我意识到自己错了,教育固然需要爱,但只有爱的教育是不够的。
于是,我当着家长的面,狠狠地臭骂了他一顿,晓之以理……最后,望着他含泪的双眼,再看了看他用圆珠笔在纸上写得歪歪扭扭的保证书:“我想继续读书,如果老师能给我机会,我保证上课不迟到、不旷课,课堂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按时完成作业,不顶撞老师,不违反纪律……”我不禁感慨万千,初一的学生年纪那么还小,字都不认识得不多,怎么忍心眼睁睁地看着他这样放弃学业、放弃自己?!。
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包容的,但就是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促使教师在教育学生当中更要具备“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执教的路是漫长的,师德建设的路同样也是漫长的,但做一名教师,就应该无怨无悔地播洒爱的雨露,就应该让每一片“绿叶”都充分享受阳光!毕竟教育里面,师爱是师德的师魂所在,为人师表,就该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