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税的会计处理
提起印花税的会计处理,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印花税不用计提、在缴纳时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但是此处有两个疑问:1、在纳税申报期申报缴纳上月印花税时,此种处理方式是否有违会计上的权责发生制?2、在小企业申报财务报表《利润表》时,在“营业税金及附加”栏下有“其中: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一栏,这与将“印花税计入管理费用”是否冲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五条:“印花税实行由纳税人根据规定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购买并一次贴足印花税票(以下简称贴花)的缴纳办法。
为简化贴花手续,应纳税额较大或者贴花次数频繁的,纳税人可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采取以缴款书代替贴花或者按期汇总缴纳的办法。
”
第一,自行贴花的会计处理:
1、一次购买并贴足印花税票的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2、一次购买大量印花税票并在以后期间备用,购买印花税票时的会计处理:
借:待摊费用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在贴花时的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待摊费用
第二:按期汇总缴纳的会计处理:
按期汇总缴纳时,由于印花税申报缴纳的时间与所归属的会计期间在时间上有分离,实质上形成“应交税费”的负债,故企业应设“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科目。
在月底计提印花税时的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在缴纳印花税时的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按照以上分类处理原则,可以避免印花税在会计处理上不符合权责发生制要求的问题,减少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项目调整的工作量。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六十五条(二):“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小企业开展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应负担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和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等。
”
在《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下,将印花税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小企业一般按期汇总缴纳印花税,计提印花税的会计处理: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缴纳印花税的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按照此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即可解释前文提到的疑问二。
以上是本人关于印花税会计处理的理解,欢迎广大财会工作者批评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