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课堂PPT)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课堂PPT)

51
周围神经术后康复
感觉恢复的顺序:痛觉、温觉、振动觉、移动 性触觉、辨别觉。 早期是痛温觉、触觉和定位、定向的训练;晚 期主要是辨别觉的训练。
52
手部皮肤缺损的处理
53
手部皮肤的特点
手掌皮肤 坚韧,弹性差,皮肤不易滑动 有利于握、提等功能 痛觉、实体觉强
手背皮肤 柔软,松驰,有弹性 有利握拳,易撕脱
• ②主动活动期:术后第四至六周。允许手指做 自由不抗阻的活动。
③手功能训练期:术后第七至十二周,此期可
开始渐进式抗阻力的训练及被动式活动,如关
节出现僵硬及挛缩的情况,可配合手部矫形器
纠正变形。
④职业训练期:术后十二星期后,此期主要进
行职业训练。如果恢复不满意,可考虑手功能
重建或肌腱松解手术。
22
手部骨折与脱位的治疗原则
吻合方法 痉挛 血管缺损 •6.创面修复。 •7.包扎固定。
66
血管吻合
67
断指(肢)的术后注意事项
• 1.抬高患肢,平或略高于心脏水平。 • 2.预防血管痉挛、血栓。禁烟、罂粟碱解
痉,肝素钠预防血栓。 • 3.定时观察指端血运,及时发现血管危象 • 4.皮肤坏死和感染。及时清除,避免再植
失败。 • 功能的恢复。
正中神经:拇短展肌、对掌肌、拇短屈肌浅头、第1、2蚓状肌 尺神经:小鱼际肌、骨间肌、第3、4蚓状肌、拇收肌、拇短屈肌深头
42
手部的感觉神经支配
正中神经:手掌桡侧三个半手指 桡神经(浅支):手背桡侧二个(三个)半手指,虎口 尺神经:尺侧一个半(二个半)手指
43
44
45
腕部神经损伤
• 正中神经损伤:拇指对掌功能障碍、手 的桡侧半感觉障碍。
• Ⅳ区所有屈肌腱损伤均应修复, 但须将腕 横韧带作完全或部份切除;
• Ⅴ区所有屈肌都应早期修复, 但在这一平 面的滑膜覆盖必须切除一些。
19
肌腱的缝合方法
双十字
Kessler
20
Kleinert
Tsuge(套圈)
鱼口状-编织
21
术后康复
• ①制动期:一般为术后前三周。在手术后二至 三天,可开始早期进行被动或主动活动
68
几个病例
69
多指离断
70
断掌
71
小儿断指
72
寄生再植
73
寄生再植
74
大家是否 对自己的双手 有了新的认识

75
谢谢大家
76
• 桡神经损伤:手背桡侧及两个半指感觉 障碍。
• 尺神经损伤:环小指爪形手畸形、手指 内收外展功能障碍、手尺侧半及尺侧一 个半指感觉障碍。
46
神经修复方法
47
腕部正中神经
48
神经损伤治疗原则:
①用修复的方法治疗神经断裂。 ②用减压的方法解除骨折端压迫。 ③用松解的方法解除瘢痕粘连绞窄。 ④用锻炼的方法恢复肢体功能。
54
指端皮肤缺损的处理 有肌腱骨质外露时
不宜缩短指骨,宜用皮瓣修复
55
指端缺损
• 短缩缝合 • V-Y皮瓣修复
56
双侧V-Y皮瓣修复
57
推进皮瓣
58
临指皮瓣
59
其他
鱼际皮瓣
交腹皮瓣
60
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腹部皮瓣
61
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前臂逆行岛状皮瓣
62
断指再植
63
断指(肢)的急救
23
手部骨关节的特点
手的固定部分:
2、3掌骨,小多角骨和头状骨 —— 手活动的中心和支柱
较大活动幅度组
拇指、第1掌骨、大多角骨 —— 拇指的外展、伸、内收、对掌
示指
—— 单独活动
中、环、小指,4、5掌骨和钩状骨 24 —— 扩大手的活动范围
手部骨折与脱位的处理
早期准确复位与牢固的固定 ——解剖复位
32
33
指骨骨折(保守、克氏针、钢板、外固定架)
34
末节指骨骨折
35
末节指骨基底骨折(锤状指)
36
末节指骨基底骨折(锤状指)
37
末节指骨基底骨折(锤状指)
38
末节指骨基底骨折(锤状指)
39
手指关节损伤(扭伤、脱位、骨折脱位)
必要时做掌板和 关节囊修复
40
神经损伤的处理
41
手部的运动神经支配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刘红征 安平二院
1
概述
• 手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也是人类创造世 界文明的特殊工具。
• 手从脚分化出来,使之成为人类给自然 打上印记的工具-----------恩格斯
• 人们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劳动和创 造都离不开手。
2
手部解剖
皮肤 皮下 肌肉 肌腱 神经 血管 骨 关节 韧带
正确的急救处理——止血、包扎 早期彻底清创(止血带下) 正确处理深部组织损伤 早期闭合伤口
直接缝合、Z字成形、植皮、
皮瓣(带蒂、游离--吻合血管)
正确的术后处理:
功能位、血循环、抗感染、拆线等
手指等功能锻炼治疗、必要的二期处理
10
肌腱损伤的治疗原则
11
手部屈肌腱解剖
示、中、环、小指深浅肌腱; 拇长屈肌腱
15
伸肌腱损伤
纽扣指
锤状指
16
肌腱损伤的处理
17
屈肌腱损伤修复原则
• Ⅰ区指深屈肌断裂在离止点 1cm 以内者 可直接吻合, 或行肌腱前移。
• Ⅱ区屈肌腱修复效果最不理想, 修复后极 易产生粘连。指深浅屈肌断裂时, 只吻合 指深屈肌, 切除指浅屈肌。
18
屈肌腱损伤修复原则
• Ⅲ区屈肌腱损伤要同时修复指深浅屈肌, 蚓状肌不需缝合, 否则可能引起手部蚓状 肌亢进现象;
12
屈肌腱分区及临床意义
Ⅰ区:手指中节(拇指近节)中点
到肌腱止点(只一条肌腱)
Ⅱ区:远侧掌横纹到手指中节中点
(肌腱位于纤维鞘管内,
难处理,效果差)
Ⅲ区:腕横韧带远侧缘至
远侧掌横纹
Ⅳ区:腕管区(9条肌腱及正中神经) Ⅴ区:肌腱起始处至腕管前
(前臂区)
13
屈肌腱的检查
14
手部伸肌腱解剖
示、中、环、小指伸指总肌腱 示指、小指固有伸肌腱 拇长伸肌腱 拇短伸肌腱 拇长展肌腱
64
断指(肢)的手术适应症
• 1.全身状况良好。外伤、慢性病; • 2.断面整齐,污染轻,肌腱、神经、血管
挫伤较轻; • 3.再植时限:断指12-24h 断肢6-8h; • 4.离断平面:高位效果差,远端相对好; • 5.年龄。年轻好于年老者。
65
断指(肢)的手术原则
•1.远近端彻底清创。 •2.骨支架的修复。 •3.肌腱的修复。 •4.神经的修复。 •5.血管的吻合修复(动静比1:2)。
手部创口——部位、性质、程度、缺损 血管损伤——血循环——断指(掌、腕)再植 神经损伤——感觉、运动 肌腱损伤——屈、伸指肌腱——运动 骨关节损伤——骨折——X线平片
8
致伤机制分类
• 切割伤
• 压砸伤
• 撕脱伤
• 刮削伤
• 绞伤
• 砍伤
• 炸伤
• 咬伤
• 摩擦伤
9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 早期处理的一般原则
早期闭合伤口、防感染 早期功能锻炼
以恢复全手的灵活的功能
25
腕舟骨骨折 (Herbert钉)
Herbert螺钉
26
第一掌指基底部骨折 第一掌指基底部骨折脱位(Bennett骨折)
27
第一掌指基底部骨折脱位
(Bennett骨折)的治疗
28
掌骨头、干骨折(保守、克氏针、钢板、外固定架
29
30
31
3
手的姿势
休息位: 半握拳笔状
腕关节背伸10~15度 轻度尺偏,手指半屈曲 拇指轻度外展
4
手的功能位 握小球或茶杯的姿势
腕背伸15-25度, 拇指外展,对掌, 掌指及指间关节微屈
手的功能: 根据不同需要,很快产生不同动
作(张手、握拳等),按压、捏夹、握持
5
• 正常手
手外伤
6
手外伤
7
手外伤的检查与诊断
49
周围神经术后康复
运动疗法:
尽早开始被动运动。
损伤较轻的可进行主动活动。
理疗:温热疗法
激光疗法
水疗法
矫形器 辅助药物:维生素b12,腺苷B12、谷维
素、维生素B1、甲钴胺等。
50
周围神经术后康复
康复目的:教会患者自我保护和代偿能 力。 1.经常检查皮肤有无压痛及过度使用皮 肤的炎症发生。 2.瘫痪或肌力稍弱的肌肉应避免过分牵 拉或挛缩。 3.被动关节运动范围训练时,应防止过 牵;或选择保护性夹板,预防姿势性挛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