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规划成果综述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50 摘要:能源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人类生存及其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常规能源,比如:石油、煤矿、天然气 等储量有限,燃烧所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硫氧化物等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全球能源若是枯竭,势必会引起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加剧 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冲突,虽核能源不存在着有害气体,但是在现阶段对于核能利用技术还不成熟,对核泄漏、核废料的处理手段十分欠 缺。下面简要概述作者的一个风电场规划成果。 关键词:风电场;风能资源 前言:风电场场址规划是风电建设的前期主要工作之一,亦决定了整个风场投资的经济效益,对风场进行前期考察综合判断现场各指 标对风电场影响成为了研究的焦点,为判断选址方案的优劣提供了参考。 1 风电场选址 萝卜山风电场位于保山市隆阳区东面的山脊上,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5°01’40”~25°16’36”、东经99°15′47”~99°19′21”之间,场址涉及汉 庄、河图、板桥、金鸡、瓦渡、水寨六个乡镇。场址西面为隆阳区,距隆阳区直线距离约为15km。风电场主要由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脊组 成,拟利用山脊长约26km,地形起伏不大,除场址南端高程在1900~2200m外,场址大部分高程在2500m左右,场址规划面积约80km2。风 电场进场路需改造现有乡村道路接入,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场区山脊较为连续,山脊顶部起伏不大,场区内拟利用一条南北8km,东西两条2km山脊。萝卜山风电场规划场区内植被一般,多为低 矮、稀疏的松树和灌木,场址内基本无耕地和林地。 萝卜山风电场规划场址主导风向上无高山及不利地形阻挡,具有较好的成风条件。在规划场址区域内,主山脊顶部地势连续性较好, 且高低落差较小。 总体而言,萝卜山风电场规划场址内,山脊顶部地势平缓、地形连续,利于风机布置。 2 风电场建设条件 2.1 风能资源 萝卜山风电场风能资源一般,根据萝卜山风电场场区中部的4001号、4003号测风塔测风结果,其60m高年平均风速为7.41m/s和 5.87m/s,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272.5W/m2和134.15W/m2,风功率密度等级为2级;风向和风能密度方向稳定,具有明显的主风能方向 WSW、SSW;风切变指数较小,湍流强度适中,具备工程开发价值。。 目前,萝卜山风电场已设立2座标准测风塔,从2012年12月初开始测风记录,测风数据截止到2013年9月底。 萝卜山风电场测风塔现有测风数据见表2-1。 表2-1 萝卜山风电场各测风塔60m测风数据表(m/s)
393.9
6.44
158.6
月
5 2013
月
5.63
111.8
6 2013
月
5.56
114.4
7 2013
月
5.32
94.7
8 2013
月
2.77
22.4
9 2013
月
7.01
164.9
平
7.2
均 (2012.12~2013.4)
251.78
5.99(2012.12~2013.8)
141.52
(2012.12~2013.4) 251.78 5.99(2012.12~2013.8) 141.52 采用MERRA数据订正后4001号塔多年平均风速为7.2m/s,风功率密度为251.78w/m2。4003号塔多年平均风速为5.99m/s,风功率密度为 141.52w/m2。
塔号
4001
4003
月
风速
风功率
2
份
(m/s)
(w/m )
风速 (m/s)
风功率
2 (w/m )
12
2012
6.36
168.8
7.03
208.3
月
1
2013
6.38
171.7
6.84
190.6
月
2
2013
7.34
251.8
6.99
198
月
3
2013
7.48
272.7
6.28
151
月
4
2013
8.45
图2-1萝卜山风电场各测风高度风向和风能玫瑰图 从图2-1看出,萝卜山风电场主导风向为WSW~SSW。 2.2 接入系统条件 萝卜山风电场供电范围初步定为云南省网覆盖下的保山市境内。根据初拟的接入系统方案,隆阳区萝卜山风电场新建一座110kV升压 站,萝卜山风电场建成后以1回35kV线路接入萝卜山风电场110kV升压站汇流,萝卜山风电场110kV升压站最终以1回110kV线路接入110kV 王家山汇流站(拟选站址位于汉庄镇),导线截面为300mm2,线路长度约为30km。最终接入系统方案将根据可研阶段的接入系统设计确 定,以服从于电网整体规划。 2.3 交通条件 萝卜山风电场位于保山市隆阳区东面的山脊上,场址西面为隆阳区,距隆阳区直线距离约为15km.对外交通运输主要采用公路运输。通 过对萝卜山风电场场址现场踏勘,确定本期工程路线方案主要采用公路运输,主要线路为:昆明-保山市隆阳区—萝卜山风电场,全程约 509km。公路交通线路具体条件如下: (1)昆明—保山市隆阳区,里程约486km,为高速公路,可以满足风机设备运输要求; (2)保山市隆阳区—萝卜山风电场,里程约23km,为乡村公路,需进行较多的改扩建才能满足风机设备运输要求; 场内道路均按四级道路进行设计,行车速度20km/h,单车道,路面宽度4.5m,路基宽度5.5m,路面为简易石渣路面。 2.4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萝卜山风电场所在工程区50年超概率10%的地震水平动峰值加速度为 0.2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拟利用山脊除场址南端高程在1900~2200m外,场址大部分高程在2500m左右,场址区的自然山坡稳定性较好,场址距全新世活动断裂 带距离满足相关规程规范所规定电力设施对活动性断裂的避让距离,适宜建设。具备风电场建设的地形和地质条件。 2.5开发限制条件 开发限制条件包括占用基本农田、国家公益林、存在压覆矿、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靠近军事设施以及其他环境敏感因素等 限制因素,经初步调查,本风电场建设开发条件初步落实,无重大开发限制条件。 3 风电场规划装机容量 3.1 风电场规划场址范围 保山市萝卜山风电场位于保山市隆阳区东面的山脊上。风电场拟利用的主山脊总体呈南北走向,山脊顶部地势平缓、地形连续,其北 端起点为水寨乡桃子树村附近山脊,南端止于瓦渡夏家村北部山脊;拟利用主山脊全长约26km,海拔高程除场址南端高程在1900~2200m 外,场址大部分高程在2500m左右。 根据上述条件,初步考虑拟沿山脊单排布置风机,局部地势开阔区域多排布置,并考虑对规划场址区域内的村庄进行避让。以风电场 布机点位置向两侧分别延伸500~1000m确定为规划场址范围,规划场址区面积约为80km2,其规划场址范围拐点坐标见表3-1。
风电场规划成果综述
发表时间:2016-12-16T09:26:59.3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28期10月上 作者: 秦钟宝
[导读] 摘要:能源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人类生存及其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常规能源,比如:石油、煤矿、天然 气等储量有限,燃烧所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硫氧化物等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