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设计)

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设计)

设计文件相关材料技术要求
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1)粗集料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1
所用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形状方正、扁平、针片状的成分较少。

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不小于4级。

(2)细集料
沥青路面的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具有适当的颗料级配,其质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沥青混合料用细料质量表2
(3)砂
本项目公路路面用砂采用机轧砂,其规格应符合表4的规定。

(4)石屑
石屑是采石场破碎石料时通过4.75mm或2.36mm的筛下部分。

采石场在生产石屑的过程中应具备抽吸设备,沥青混合料中,选用S15。

石屑规格应符合表4的要求。

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表 4
(5)矿粉
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

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表7.5的技术要求。

拌和机的粉尘可作为矿粉的一部分回收使用。

但每盘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的25%,掺有粉尘填料的塑性指数不得大于4%。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表5
(6)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
选用90号A级沥青,所用沥青的质量应符合表6规定的技术要求。

沥青必须按品种、标号分开存放。

除长期不使用的沥青可放在自然温度下存储外,沥青在储罐中的贮存温度不宜低于1300C,并不得高于1700C。

道路石油沥青在贮存,使用及存放过程中应有良好的防水措施,避免雨水或加热管道蒸汽进入沥青中。

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表6
(7)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组成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组成见表7。

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级配组成范围
表7
3稀浆封层技术要求
(1)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乳化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的有关规定》;
道路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表8
注:[1] P为喷洒型,B为拌和型,C、A、N分别表示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乳化沥青;
[2] 粘度可选用恩格拉粘度计或沥青标准粘度计之一测定;
[3] 表中的破乳速度、与集料的粘附性、拌和试验的要求与所使用的石料品种有关,质量检验时应采用工程上实际的石料进行试验,仅进行乳化沥青产品质量评定时可不要求此三项指标;
[4] 贮存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用试验时间,通常采用5d,乳液生产后能在当天使用时也可用1d的稳定性;
[5] 当乳化沥青需要在低温冰冻条件下贮存或使用时,尚需按T 0656进行-5℃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要求没有粗颗粒、不结块;
[6] 如果乳化沥青是将高浓度产品运到现场经稀释后使用时,表中的蒸发残留物等各项指标指稀释前乳化沥青的要求。

(2)矿料
矿料应采用碎石、轧制砾石、石屑、砂等;矿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矿料混合料在添加填料之前,其砂当量不得小于45;矿料的级配应符合表9的规定。

稀浆混合料技术指标表9
注:高性能稀浆封层摊铺机是指具有自动计量并带双轴搅拌器和双向布料器的稀浆封层摊铺机。

(3)填料
水泥、熟石灰、硫酸铵、粉煤灰均不得含泥土杂质,并应干燥、疏松,没有聚团和结块,且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小于80%。

矿粉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
规定。

在选择水泥、熟石灰和硫酸铵等具有化学活性的填料时,应便于稀浆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和成型,保证封层的整体强度。

(4)水
稀浆封层用水可采用饮用水。

(5)添加剂
添加剂可采用液体或固体的材料,并应与矿料等拌和均匀。

采用添加剂不得损失沥青和混合料的整体强度。

2各结构层混合料技术要求
2.1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0、表11的规定,并有良好的施工性能。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实验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表表10
注:对改性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流值可适当放宽。

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指标要求表11
注:①为满足重载车要求,在配合比设计时采取减少最佳沥青用量的技术措施时,可适当提高试验温度或增加试验荷载进行试验,同时增加试件的碾压成型密度和施工压实度要求。

②车辙试验不得采用二次加热的混合料,试验必须检验其密度是否符合试验规程的要求。

③如需要对公称最大粒径等于和大于26.5mm的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可适当增加试件的厚度,但不宜作为评定合格与否的依据。

④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试验温度-10℃、加载速率50mm/min的条件下进行弯曲试验。

2.2稀浆封层技术要求
稀浆封层的粘结料为乳化沥青,采用常温施工,施工时应保证各种材料配合比,正确成型期间应加强初期养护。

级配矿料最大标称粒径为4.75mm,经养护成型后最大厚度6.4~8.0mm,为干矿料摊铺量为5.4~8.1kg/m2。

2.3粘层沥青、透层技术要求
(1)透层技术要求
沥青路面各类基层都必须喷洒透层油,沥青层必须在透层油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可铺筑。

基层上设置下封层时,透层油不宜省略。

气温低于1O℃或大风、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

喷洒透层油后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应≥5mm,并能与基层联结为一体。

透层沥青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PC-2型,用量为0.7~1.5L/m2。

沥青路面透层材料的规格和用量表表12-1
注:表中用量是指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的总量。

乳化沥青中的残留物含量以50%为基准。

(2)粘层技术要求
本项目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层,必须喷洒粘层沥青。

粘层沥青选用乳化沥青PC-3或PA-3型,用量为0.3~0.6L/m2。

粘层油宜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并选择适宜的喷嘴,洒布速度和喷洒量保持稳定。

当采用机动或手摇的手工沥青洒布机喷洒时,必须由熟练的技术工人操作,均匀洒布。

气温低于l0℃时不得喷洒粘层油,寒冷季节施工不得不喷洒时可以分成两次喷洒。

路面潮湿时不得喷洒粘层油,用水洗刷后需待表面干燥后喷洒。

喷洒的粘层油必须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

喷洒不足的要补洒,
喷洒过量处应予刮除。

喷洒粘层油后,严禁运料车外的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过。

粘层油宜在当天洒布,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或稀释沥青中的稀释剂基本挥发完成后,紧跟着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

沥青路面粘层材料的规格和用量表表12-2
注:表中用量是指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的总量。

乳化沥青中的残留物含量以50%为基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