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施工方案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地下车库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施工方案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基坑支护工程有两个重要目的:一是保证周边建筑物及地下设施的安全,其次是保证地下室施工的正常进行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为了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安全,本工程施工必须自始至终认真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定,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明确安全责任,形成安全工作的“三讲”(天天讲、事事讲、人人讲)风气,一切防范于未然,把措施落在实处,实现杜绝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机械伤亡事故及一般工伤率不大于1‰的安全目标,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工程现场情况本工程设计为地下车库,地下车库建筑面积11019.34 m²,地下一层,层高3.1米,框架结构。
车库基础底标高为米、米、米、米。
周边均有在建工程。
1#地下车库周边的建筑工程有2#、3#、4#、5#楼,建筑层数6层,建筑高度米,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已封顶。
车库距离多层仅有3.5米,车库为筏板基础。
2#地下车库周边的建筑工程有4#、5#、6#、7#、8#楼建筑层数6层,建筑高度米,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已封顶。
车库距离多层仅有3.5米,车库为筏板基础。
3#地下车库周边的建筑工程有8#、9#、10#、11#、楼建筑层数6层,建筑高度米,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已封顶。
车库距离多层仅有3.5米,车库为筏板基础。
4#地下车库周边的建筑工程有11#、12#、13#、14#、楼建筑层数6层,建筑高度米,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已封顶。
车库距离多层仅有3.5米,车库为筏板基础。
5#地下车库周边的建筑工程有12#、13#、14#、15#、楼建筑层数6层(12#、13#)(14#、15#)17层,建筑高度米,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已封顶。
车库距离多层仅有3.5米,车库为筏板基础,2、工程设计概况考虑到本工程地质条件、基础布置、周边环境等因素,剖面放坡坡度为:1∶0.75,坡面设两排钻孔土钉,钻孔直径为ф100,长度分别为8m、7m,坡肩外侧或施工通道的外侧设两排压密注浆,排距为1.5m,孔距为1.2m,深度为2.2~2.4m。
墙面层采用C30细石混凝土(喷射砼),厚度60㎜,水泥采用32.5级普硅水泥。
本基坑支护工程为临时性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三级。
二、安全生产目标1、争创安全文明工地。
2、伤亡指标零,重伤指标零,轻伤指标0。
3、设备运转良好,不出现任何设备安全事故。
1、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安全保证体系项目经理为本工程施工的安全第一责任人,项目负责人为安全工作第一控制人,以下由专职安全员和班组兼职安全员形成本项目三级安全管理网络。
从上到下一级控制一级,从下到上一级向一级保证,明确各级安全职责,切实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2、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付诸实施。
(1)、安全施工岗位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并作为重要内容写入劳务施工队及作业班组的“作业承包协议书”中。
(2)、安全生产教育制度:由公司和项目部分别对项目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凡未经教育的人员均不得上岗。
(3)、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开工前,由项目部对作业班组和全体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具体明确的安全技术交底,未经交底不得开工。
(4)、安全检查制度:a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按年度计划对在建施工项目的安全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
b、项目部每周进行二次安全自检,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边坡防护设施是否破坏、基坑有无积水、基坑2米范围内是否堆有材料及土方、边坡是否有要破坏的现象等。
参检人员由项目经理、副经理、技术负责、安全员和有关人员组成。
c 、项目部专职安全员施工作业期间每天对工地进行巡检,巡检的主要内容:防护设施是否遭到破坏、基坑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对发现的安全问题,要限时整改,并跟踪整改情况,并做好记录。
(5)、安全施工例会制度:项目部每周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总结上一期的安全工作,指出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当前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提出处理意见和解决措施,布置下期安全工作。
(6)、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主要是电工、电焊工、吊车起重工等特殊专业工种,必须持本专业有效岗位证书方允许上岗作业。
(7)、事故处理制度: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必须按“报告安全事故——事故处理——事故调查——调查报告”的规定程序处理,坚持“五同时”,“四不放过”的原则。
(8)、安全奖惩制度:对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安全制度规定的人员,对有安全管理问题或发生安全事故的班组和施工队,除进行教育外,按规定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对屡教不改者除进行经济处罚外,还要进行通报批评,责令停止施工,直至清退出场;对安全工作出色的人员、班组以及施工队按规定进行相应的奖励和表扬;奖惩采取上一级连带形式,即对安全责任者奖惩的同时,对其上一级的管理人员和领导者也进行奖惩。
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其工资、奖金则与安全挂钩。
(9)班组安全活动a、按公司有关要求开展班组安全活动,活动内容按公司和项目部要求进行,也可根据班组工作内容自定。
b、班组安全活动每周不少于两次。
c、班组安全活动要记录齐全,无记录则视未开展此项活动。
3、努力实现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1)、根据公司安全管理工作规定与要求,建立本工程项目的安全技术档案和个人安全档案,对进入施工的全部人员、设备均应建档、记录。
(2)、执行建设部关于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规定和国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按照合肥市文明示范工地的标准和创建安全文明示范工地的管理目标和安全文明施工目标、争取达标。
五、基坑支护工程危险源识别与监察:1、基坑支护工程事故类型:(1)、与挡土墙结构有关的事故;(2)、挡土结构施工不良。
挡土结构异常变形;(3)、挡土结构渗漏水严重致使挡土结构后面土体流失。
(4)、地面超载引起挡土板结构上侧压力过大。
(5)、各阶段超挖起挡土板结构上侧压力过大。
(6)、未进行支护与土体整体稳定和抗滑移验算或验算错误,导致挡土结构整体垮塌。
(7)、对雨水、周边排水等地表水造成的侧压力增加考虑不足,导致挡土结构垮塌。
2、与支撑体系有关的事故:(1)、勘察设计不当造成的事故;(2)、施工不良造成的事故;(3)、与地下水治理不当造成的事故;(4)、发生挡土结构、挡土底部基坑周边的事故;3、与管理不当有关的事故:(1)、放坡开挖时坡度过陡,土坡可能丧失其稳定性。
(2)、基坑(槽)周边堆放过多荷载,引起边坡失稳。
(3)、挖土施工进度过快,改变了原土层的平衡状态,易造成滑坡。
(4)、基坑周边停放重型机械,使支护荷载增大,引起边坡失稳破坏。
(5)、附近基坑施工对基坑支护的影响引起周围结构破坏。
(6)、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坑底回弹增大从而影响支护结构稳定。
4、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1)、在调查阶段,事前对周围环境调查不够,如临近建筑物基础调查不足。
地下设施及地下构筑物情况调查不足,地质勘察不详细,地质资料不足等。
(2)、在设计阶段选用土的物理学性质指标有误,选用的设计方案有误,荷载估计不足等。
(3)、在施工阶段,不适当地增加基坑四周地面上施工荷载,回填土不密实,支撑结构断面不足异常降水使墙后侧压力过大等。
5、危险源监控项目(1)、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变化。
(2)、地下水位、柱、墙内力、支撑轴力、立柱变形。
(3)、土体分层竖向位移,支护结构上侧向压力。
六、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和一般规定1、施工作业区实行封闭式作业,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
2、进入作业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好帽带、穿戴整齐。
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的安全帽颜色应有明显区别,并在上班是时佩带证明身份的证卡。
各级安全员必须确保本职范围内的施工过程不出重大安全事故。
3、每天出工前、收工后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和队长负责对本队施工范围内的用电线路、电器与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凑合使用。
4、项目部设专职机械修理工,负责对各类机械和器具的维修,确保其性能良好。
5、随时注意天气预报,对大风、大雨等天气变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6、挖出的土方不得堆放在基坑周围2米以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基坑的安全造成影响。
7、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全和拆除必须有持证电工操作;电气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
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
电缆必须架空2.0米以上,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电缆、电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并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定要求。
七、施工机械和用电安全1、本工程施工机械主要是:潜水泵、电焊机、混凝土搅拌机、喷浆机、注浆泵、空压机,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各类机械相应的操作规程,对于施工生产用电和照明用电必须严格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2、施工机械必须保持良好的性能,其转动部位必须装设安全防护罩(网)。
3、现场动力用电,必须为三项五线制,实行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所有电器设备必须“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器”,并保证其接零、接地良好。
4、场区内主供电电缆必须凌空架设,绝缘必须可靠,离地面高度不小于2.5米。
5、施工所用电缆、电线不得有老化和破损现象,电缆、电线在不得已顺地敷设时,不得跨越作业区内的车行便道和从水中、烂泥中穿越,并保持拖地线路基本整齐,不相互纠缠和交叉。
6、分配电箱和开关箱使用合肥市安全文明站推荐产品,安装应离地面不小于1米,并有防雨措施,其安装位置和负荷能力应合理,并必须配置过载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装置,保证分级分段的保护作用。
7、严禁带电维修电路,当对电路维修时,必须切断前一级电源,并悬挂醒目的“停电维修”标志牌并派人看守。
电路和电器作业及维修时,严禁非持证(电工证)人员上岗操作。
8、现场照明用电采用软质橡胶护套线,并配有漏电保护装置。
9、作业区夜间照明用碘钨灯距地不小于2.5米;10、作业区夜间在通道口及有人行走地段的孔口附近布置红色警示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