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会学
一.填空
1.社会学的创始人法国的孔德。
西方社会学传入我国是从1903年严复翻译的《群学肄言》正式出版算起的。
2.1956年罗德的论著《目标——建立一门体育运动社会学》认为是体育社会学的首著。
1964年6月,国际体育社会学委员会(ICSS)在日内瓦成立,并成为国际体育运动理事会(ICSPE)的分会。
3.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是社会,二是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三是人与社会的关系
4.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对象宏观社会学微观社会学层次一般社会学部门社会学目的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
5.社会学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
6.体育社会问题的基本特性:普遍性、变异性、复合性、周期性、潜伏性。
7.社区体育构成要素:1社区成员2体育组织3场地设施4社会体育指导员5体育活动6经费
8.文化的结构:物质层次、心理层次、体制层次
9.体育的社会控制四类八种: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积极控制和消极控制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硬控制和软控制
10.体育社会流动的方式:1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2自然流动和非自然流动 3体育的人才流动
1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
12.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体育因素:1自我意识2群体约束3主体的积极性
13.制定体育人口判断标准,应考虑的因素:
答:1.我国制定体育人口的目的 2国际上多数国家通行的标准 3我国群众体育的实际情况
14.研究步骤:1选题和提出假设 2研究设计 3收集资料 4处理和分析资料 5阐述结果以检验假设
15.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
答:1赋予人物、事件和社会活动以某种社会地位2社会控制的中介作用3模拟社会环境16.体育社会问题的特点:(体育社会问题是)
1.多层面的
2.比一般社会问题有较大的局限性,危害较小
3.寄生于体育文化现象
4.具有很高的公开性
二.概念题
1.社会分层:指社会中的人被区分为高地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2.体育文化:1把体育运动当作一种文化现象2研究体育活动的文化背景,观察体育活动与文化的关系3考察体育运动的文化意义,确定体育在人类文化大系统中的地位4研究如何自觉地塑造具有独立形态价值的体育文化
3.体育文化形态:现代体育文化形态是以西方工业革命和文艺复兴运动为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4.主动体育参与:指人们接受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主动地坚持体育活动。
5.社区体育:指以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
6.社会变迁: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7.社会进化:社会有秩序、缓慢的和持续性的变迁,是社会的量变和部分质变的过程。
8.社会流动: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到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社会职业向另一种社会职业的转变过程。
三.问答题
1.体育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1引进恢复阶段(1978-1985)2学科的组织加强阶段(1986-1989)3学科的独立发展阶段(1990至今)
2.影响问卷回收的因素:1调查主办者的权威性2问卷版式的吸引性3问卷的长度 4要求合作给予的条件5填表及回寄的难易程度 6为回复提供的利诱如何7调查对象的特点 8邮寄的方式 9邮寄的日期 10催促信的性质
3.①体育对政治的积极作用:1振奋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提高国家地位,显示国家制度的优越性3促进国内政治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4服务于国家的外交政策提更特殊的外交场合和手段
②体育对政治的消极作用:1维护殖民统治和宣扬民族沙文主义2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可能加剧民族分裂,导致民族抗争3体育的社会问题
4.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对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2对企业文化的建设3体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5.社会变迁对体育运动的影响:1经济变迁可改变体育的发展方向和规模2社会制度的变迁可改变体育的性质和体育的价值观念3社会的科技变迁可以加速体育的发展4社会变迁的方向决定了体育的发展目标和功能5社会的文化变迁可以形成体育的文化类型
6.体育的社会流动的趋势:1水平流动越来越频繁向上流动多于向下流动非自然流动、结构性流动增加个人流动增加速度加快流动中的经济因素增加
7.人口增长对社会的影响:1资源过度消耗 2生态环境破坏 3城市过分拥挤 4社会机会减少 5人们的劳动报酬递减 6公共事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8.竞技体育的特点:1公平竞争是竞技体育的灵魂 2运动竞赛的结果具有预先不可确定性 3具有竞赛规则、裁判与仲裁手段 4竞技体育追求既定的功利目标,宣扬某种观念 5竞技体育具有完整的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
9.体育社会化的功能:1身体教育、运动教育可传授生活技术和技能2体育运动可培养社会规范3体育运动有利于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形成4体育运动有利于社会角色的习得5体育运动于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10.体育科学化的发展趋势:1体育科学体系更完整2体育科研管理体制更完善3科学技术成果在体育领域的广泛应用4运动处方科学是体育科学化的标志5体育科学与反科学、伪科学之间的斗争更加有力
11.体育社会问题解决途径:
1建立良好的体育价值取向,抵制不良价值观的误导。
2必须建立社会公平的机制,保障人们参与体育的平等权利3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与产业,增加社会体育资源4着眼于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5加强社会宏观调控,实行综合治理6立足建设和谐社会,建立社会“安全阈”机制
一.填空
1.社会学的创始人法国的。
西方社会学传入我国是从年翻译的《》正式出版算起的。
2.年的论著《》认为是体育社会学的首著。
,(ICSS)在成立,并成为的分会。
3.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4.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5.社会学的功能:
6.体育社会问题的基本特性:。
7.社区体育构成要素:123
456
8.文化的结构:
9.体育的社会控制四类八种:
10.体育社会流动的方式:
11.科学是关于的知识体系
12.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体育因素:123
13.制定体育人口判断标准,应考虑的因素:
1. 2 3
14.研究步骤:1 23
4 5
15.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
答:123
16.体育社会问题的特点:(体育社会问题是)
答:1. 2. 3. 4.
二.概念题
1.社会分层:
2.体育文化:
3.体育文化形态:
4.主动体育参与:
5.社区体育:
6.社会变迁:
7.社会进化:
8.社会流动:
三.问答题
1.体育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2.影响问卷回收的因素:
3.①体育对政治的积极作用:
②体育对政治的消极作用:
4.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5.社会变迁对体育运动的影响:
6.体育的社会流动的趋势:
7.人口增长对社会的影响:
8.竞技体育的特点:
9.体育社会化的功能:
10.体育科学化的发展趋势:
11.体育社会问题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