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新版《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

2018新版《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

2018新版《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一.有关“价格变动与物价稳定”的命题1.价格变化的原因【设问模式】某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下降)的原因【答题模板】价值+供求+纸币发行量+市场的缺陷+国家经济政策【答题要素】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纸币发行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下降。

④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⑤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例(2017年高考全国2卷)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场硬仗。

为保障玉米的生产和供给,我国长期实行保护价(对农产品规定最低价)收购种植农户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

2012年以来,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国内玉米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造成了国内玉米库存高企和正常流通受阻。

2016年,国家发改委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对我国玉米主产区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种植)补贴”的新机制,2016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比上一年出现下跌。

新机制运行扭转了近些年玉米价格不断提高、库存不断增多、补贴和亏损不断增加的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内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8分)答案:(1)玉米种植面积下降,供给减少;下游企业生产成本降低,需求扩张;消化库存,促进玉米供需平衡;缩小国内外玉米价差,减轻玉米及替代产品的进口压力。

(2)政府完善补贴政策;种植户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种植结构;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2.稳定物价的措施【设问模式】谈谈政府如何稳定物价。

】【答题模板】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量+市场监管+宏观调控【答题要素】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二.有关“提高消费水平”的命题1.影响消费的因素【设问模式】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答题模板】收入(当前、未来和差距)+物价+其他因素;【答题要素】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未来收入预期也会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

③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⑤广告和国家经济政策等。

2.怎样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设问模式】请从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考虑,我国应怎样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答题模板】国家(发展经济、稳定物价、收入公平、社会保障)+企业+个人【答题要素】(1)作为国家:】①最根本的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

(发展经济)②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持供给平衡,保持物价稳定。

(稳定物价)③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收入公平)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社会保障)(2)作为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搞好售后服务,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3)作为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我国是一个消费品制造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目前,我国生产的消费品中,家电、塑料、五金、食品、陶瓷等行业1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其中,家电、制鞋、棉纺、服装等产能占全球的50%以上。

据统计,2005~2014年我国境外消费年均增长%,是同期国内社会消费总额增速的2倍。

2016年我国出境人次达亿,境外消费达2600多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用于购买服装、化妆品、箱包、奶粉、手表等商品。

2016年中国奢侈品消费超过1100亿美元,其中76%的消费发生在境外。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14分)【答案】`(1)收入水平的提高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2)以往跟风式的消费现象逐渐转变,体现了消费者转变观念,避免盲目盲从、理性消费。

(3)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业的挑战和引领,体现了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三.有关“生产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命题模板一重视消费的依据【设问模式】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说明国家实行促进消费,特别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政策的依据。

【答题模板】消费反作用+新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答题要素】—①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②新的发展理念的要求:。

③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

模板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原因【设问模式】运用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答题模板】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力状况+地位+作用【答题要素】①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生产力状况的要求: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符合现阶段生产力状况。

③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有关“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命题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设问模式】企业应怎样实现自身发展【答题模板】价值规律+自主创新+市场规则+联合兼并+对外开放【答题要素】①尊重价值规律,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

③遵守市场规则。

诚信经营,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强强联合或企业兼并。

通过兼并联合实现优势互补、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

⑤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

…(2016年高考全国2文综政治38)新能源汽车以其碳排放低、使用成本低、行驶安静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但是受续航里程短、购置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消费者对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存在许多顾虑。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有所扩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其市场占有率依然很低。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府制定融资、补贴、免税等优惠政策,引导汽车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和生产。

综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14分)【解析】设问两层:①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的影响(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的影响应调用什么知识点);②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国家制定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只对汽车行业自身产生影响吗会产生怎样的影响)①抓住新能源汽车生产。

从发展发育市场不充分到大力发展----生产出满足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消费对象);政府大力提倡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起到推动作用-----创造消费动力,开拓消费市场,创造消费热点;由于是新能源汽车生产-----消费观念、消费模式转变。

②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层:对汽车产业本身的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第二层:对其它相关产业的影响:产生拉动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

【答案】对消费者的影响:生产出满足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为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动力;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促进汽车消费模式的转变。

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产生拉动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2017年高考全国1文综政治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一个消费品制造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目前,我国生产的消费品中,家电、塑料、五金、食品、陶瓷等行业1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其中,家电、制鞋、棉纺、服装等产能占全球的50%以上。

据统计,2005-2014年我国境外消费年均增长%,是同期国内社会消费总额增速的2倍。

2016年我国出境人次达亿,境外消费达2600多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用于购买服装、化妆品、箱包、奶粉、手表等商品。

2016年中国奢侈品消费超过1100亿美元,其中76%的消费发生在境外。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14分)【解析】供给侧改革是我们这两年经济调整的主旋律。

从设问看,供给存在突出问题,就是供需不平衡,我们要想办法解决。

第二小问生产企业如何应对,结合材料,强调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品牌推广,提升企业的信誉和形象等知识点。

这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经济学基础知识。

试题分析:从材料看,我国消费出现了生产和消费不平衡的现象,国内生产的商品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供给侧出现了问题。

企业应该从消费者需求出发,依据市场规则,调整生产结构,进行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应对这些问题。

【答案】我国消费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生产不能有效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采用先进工艺和高的质量标准,提高消费品质量;加大高端消费品研发投入,优化消费品供给结构;加强品牌培育和推广,提升自主品牌的价值;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

;五.有关“就业问题”的命题【设问模式】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应怎样为解决就业问题形成合力【答题模板】政府+劳动者(素质+观念)+企业【答题要素】(1) 从政府角度:①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

②最根本的途径是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2) 从劳动者角度:①劳动者要转变落后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创业观),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和自主创业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3) 从企业角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劳动者培训和发展机制,促进劳动力合理再生。

)【设问模式】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答题模板】党和政府+企业+个人【答题要素】(1)党和政府在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1)企业要守法经营,诚信守约,承担社会责任;(3)劳动者要签订劳动合同,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