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练习题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采购的“5R”?
2. “从长期来看,任何企业的成功都取决于它发掘和留住顾客的能力。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这和采购与供应管理有什么关系?
3. 企业利用外包的原因是什么?外包中面临的风险有哪些?
4. 什么是供应商早期介入?
5. 协同设计的优点是什么?
6. 采购部门的订购政策包括哪些?
7. 什么是供应商管理库存?其适用范围是什么?
8. 什么是延迟用户化?其功能与特点是什么?
9. 单一供应源为什么是大势所趋?这种趋势有什么弱点?
10. 向本地小型供应源采购会有什么好处?
11. 公司应该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先期购买策略?什么时候采用金额平均法?
12. 把公开招标作为确定价格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13. 在未来的十年中,电子采购会对采购部门产生什么影响?
14. 准时制(JIT)供应管理与传统的以库存供应计划管理理念有何不同?JIT如何消除供应中对库存的需求?
15. 简述采购与供应战略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
二、计算分析题
1. (参考文件:购买商品)
某公司计划采购一批原料,估计未来4天内,价格有以下3种情况:公司必须在4天内购买,问公司应采用什么样的购买策略,使期望费用最低?
解:使用动态规划的逆序法确定4天的购买策略:(运筹学知识)
第4天:由于第4天必须购买,因此,不论什么样的价格都买。
期望采购价格=150*0.25+170*0.35+200*0.4=177
第3天:当价格低于177元,购买;当价格高于177元,等待。
期望采购价格=150*0.25+170*0.35+177*0.4=167.8
第2天:当价格低于167.8元,购买;当价格高于167.8元,等待。
期望采购价格=150*0.25+167.8*(0.35+0.4)=163.35
第1天:当价格低于163.35元,购买;当价格高于163.35,等待。
期望采购价格=150*0.25+163.35*(0.35+0.4)=160.0125
因此,确定4天的购买策略如下:
第1天:当价格150元时,购买;否则,等待。
第2天:当价格150元时,购买;否则,等待。
第3天:当价格150元和170元时,购买;否则,等待。
第4天:不论什么价格都必须买。
在该购买策略下,期望采购价格=160.01元。
2. (参考文件:数量折扣–普遍数量折扣)
某商品按期采购,年需求量为2600个。
采购成本为10元/件。
库存持有成本每年为20%。
供应商提出两种报价:(1)采购量小于500,价格为5元;(2)采购量大于或等于500,价格优惠5%,适合于采购的所有数量。
采购方应订购多少数量?
解:总结题意信息为:
按正常价格(5)计算EOQ,Q1*=√2DS/IC=228.0351
该EOQ<500,总成本为:TC(Q1*)=13228.04
按折扣价格(4.75)计算EOQ,Q2*=√2DS/IC=233.9591
该EOQ不可行,舍去。
计算临界点处的总成本,Q=500
TC(Q)=12639.5
因为TC(Q)<TC(Q*1),故:最佳采购量=500
3. (参考文件:学习曲线)
(曲线运用的一个范例:成本分析)以下经简化了的例子展示了在成本分析和合同定价时,企业是如何运用累积平均学习曲线的概念的。
ABC公司以每件2000元的价格购买了50件特殊设计的电子元件。
在这2000元中,1000元代表的是直接人工成本。
对前50件产品成本的审计后,建立了以80%学习效率的学习曲线,那ABC公司应该支付多少钱用以再买350件产品?
解:产量翻倍时,直接人工平均单位成本为原成本的80%
学习率=80%
产量为50单位,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为1000
产量为100单位,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为800
产量为200单位,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为640
产量为400单位,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为512
400个单位(总共需要的产品数是原来的50个加上350个新的)
单位产品的平均预计劳动成本为512。
用400乘以单位产品的直接劳动成本512元,总共是204800元
在总共的劳工支付中减去原先50件支付的费用,就得到新购的350件产品所需的费用。
因此,204800减去50000元(50×1000元),结果为154800元。
这就是对新订购的350件产品所需支付的费用.单位劳动成本,与原来的l000相比少了很多:442.29元。
假定供应商生产该电子元件产品的物料成本=500元/件
非制造费用=50%,直接人工费用=221.14元
边际利润(元/件)=250
对新订购的350件产品所需支付的每件价格为:1413.4元
4. 供应商评估(参考文件:总购置成本)
某企业生产工艺上有一种零件需要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购进, 年需求量为10000件,有3个供应商可以提供该零件. 他们的价格不同,质量也不同.另外,这3供应商的交货期,交货期的安全期和采购批量均不同. 具体数据见下表:
(年需求量:10000)
试对供应商就下列标准进行排序:
(1)仅按零件价格;
(2)按价格+质量水平;
(3)按价格+质量水平+服务水平。
解:
(3)综合考虑价格,质量和交货期的因素,评价供应商的绩效
交货期长短的不同主要会导致库存成本的不同:
①安全库存
其中:根据95%的可靠性,K=1.64
每周零件数量的标准偏差,S=80
交货期LT(Lead Time),见下表;
交货安全期LTS,见下表.
②订购批量引起的库存(平均库存)=批量/2
③考虑缺陷零件增加的安全量(额外库存),其价值=缺陷率*总库存价值
结论:综合考虑价格,质量和交货期总成本,供应商C的绩效最高,应选择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