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设计别墅庭院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别墅庭院设计文献综述

.Word 文档毕业设计别墅庭院设计文献综述篇一:庭院植物景观设计文献综述1.1、写作目的城市化表现为人口密度的增加以及工商业的发展。

它是一个生态学变更的全球动因,是除了南极洲以外的每个所面临的问题,并贯穿了整个生态系统[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的生活环境却每况愈下——森林植被遭严重破坏,土地荒漠化等问题频频出现,而同时却又有报道:波兰的华沙市有大小花园56处,人均占有绿地面积78平方米,成为占有绿地最多的花园城市;而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各住宅之间都有200米宽的空地作为绿化区。

凡私人建房者必留有1/3的空地作为草地或种花种树[2]。

由此可见,在环境遭到破坏的同时,亦有很多人有意识地去维系它。

而庭园绿化是构成整个城市绿化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

重视庭园植物景观设计亦是提高人民生态意识的一种方式,从而达到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的目的。

1.2、有关概念庭园(courtyard garden):建筑物前后左右或被建筑物包围的场地通称为庭或庭院。

在庭院中经过适当区划后种植树木、花卉、果树、蔬菜,或相应地添置设备和营造有观赏价值的小品、建筑物等以美化环境,供游览、休息之用的,称为庭园。

简单的说,就是房屋建筑的外围院落。

你可以在立面设置人工山水,种植各种花草树木,以供人们娱乐、观赏和休憩。

住宅庭园,又可称为家庭庭园或私人庭园。

是生活空间中扩大家居生活的一部分,其意义为利用住宅空地,加以有计划的布置,栽种各种观赏性植物及其他装饰、休闲、娱乐设施。

对家庭成员助益颇大,其重要性如下:由于庭园的美化布置,使它可作为社交活动的场所;其次,可作为家庭生活的环境;再次,可作为特定用途的场所;最后,可作为个人嗜好所需的环境[3]。

植物景观设计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艺术原理,充分利用植物素材在园林中创造出各种不同空间、不同艺术效果和适宜人居室外环境的活动[4]。

1.3、综述围本文针对庭园植物景观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对国外的庭院植物规划设计的资料查阅,结合目前庭园植物景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国外的研究和探索,比较分析各种不同观点,进行归纳和整理,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1.4、有关主题或争论的焦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相应地得到提高。

随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私人别墅,庭院文化再度受到关注。

因此,庭院景观的设计研究也就自然而然地提上了日程。

但同时,在植物景观设计方面的问题,也随之出现——过分注重硬质元素,或过分注重植物色彩造型等方面要素,亦或是没有根据庭院的实际规模、形状以及本地的气候和地理位置,就把国外的庭院风格直接照搬照抄等等。

因此,如何依靠植物在庭院中的造景功能来创造出一份―光、色彩、线条‖与―功能、美观、比例‖取得平衡的庭院植物规划设计成了一个重点。

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2.1、历史背景中国园林是一种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自然天趣是中国园林的特色。

它把自然美和人工美高度结合起来,融艺术境界和现实生活于一体,把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人的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般地交织在一起,形成可坐可行,可游可居的现实物质空间。

它是人们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自然者为上品之上‖,―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成为评价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标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

中国园林的总体布局,要求庭院重深,处处邻虚,空间上讲求―隔景‖、―藏景‖,要求循环往复,无穷无尽,在有限的空间围营造出无限的意趣;在审美情趣上,则追求神似,不追求形似,特别讲究因地制宜,因势随形[5]。

2.2、植物景观设计的传统2.2.1国外植物景观设计的传统2.2.2.1日式庭园2.2.2.1.1枯山水庭院庭园基本上不使用任何开花的植物,在精神上追求―净、空、无‖的终极状态。

2.2.2.1.2游式庭园回游式庭园中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有株干不大,且生长缓慢的槭树(槭树为落叶植物,春季萌发时为红色,夏季转为绿色,秋季为橙红色,因其优美的树型和斑斓的叶色而深受人们喜爱,是秋季理想的景观树种),有造型优美的五针松,形态多姿的小乔木,有丛生灌木和覆盖于岩石之上的低被植物以及罗汉松、日本铁杉和常绿杜鹃(典型的有形体密实紧凑、生长良好的小叶杜鹃,将杜鹃修剪成为柔和的山脉,以比喻海浪波纹)。

在回游式庭园中,最基本的植物是常绿植物。

常绿植物不仅可以保持园林的景观风貌,也可为色彩浅亮的观花或色叶植物提供一道绿色背景,而使园林色彩更为丰富多彩。

回游式庭园吸取枯山水和茶道庭园的造园特征,将庭园的四时观赏性景观与静谧自然的乡土气息的风景融为一体,惊诧于其植物形体的高雅、沉静,以及植物色彩的生动多姿,显示出中国园林所没有的天然和野趣[5]。

2.2.2.1.3茶道庭院2.2.2.2欧式庭园2.2.2.2.1意大利台地式由于意大利半岛三面濒海,多山地丘陵,因而其园林建造在斜坡上[5]。

意大利台地园自高而低,随着地形的变化植物配置也不尽相同。

从建筑物开始,向外逐渐减弱整齐图形的控制,而融于自然环境之中,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上独具特色。

早期的庭园中植物种类繁多,以后注重植物本身的个性美。

罗汉松挺拔苍翠,常作为林荫树或列植;伞松具有圆锥形树冠,作背景树,是庭园中最富特色的植物。

在平坦地带运用整形的黄等作矮绿篱构成几何形图案,将花木分开,形成植坛。

由于意大利国土上闪烁耀目,少用光亮色彩的花卉,而多用瘴气修剪的常绿灌木,园路两旁常列植丝兰遮阴。

文艺复兴后期对整形的植物运用:更多有的修剪成门株;有的修建成纪念柱;或在一定的地点把整形绿篱作成凸出、凹入的绿色背景,甚至修建剪成鸟兽、塔、亭等形式。

意大利庭园中宝坎、台承的运用变化很多,有的与壁泉相结合,有的与花坛相结合,转折变化,高低错落,形成十分丰富。

庭园中也有用盆载植物来点缀;用黄绿篱修剪成主人的姓名;用修剪的植物布置在小径的两旁。

园植物常用意大利柏、月桂、水青冈、棕榈、悬铃木、白、柠檬、橄榄等。

植坛作为修剪成型的植物有黄、冬青、月桂树、紫杉等[6]。

2.2.2.2.2法国规整式法国园林受到意大利规整台地造园艺术的影响,也出现了台地式园林布局,但法国地势平坦,在园林布局规模上,显得更为宏大而华丽。

剪树植坛,大量地运用花卉,在造型树的的边缘,以时令鲜花镶边,成为绣花式花坛,在大面积草坪上,以栽植灌木花草来镶嵌组合成各种文理图案[5]。

1634年J.布瓦索在他的著作《论依据自然和艺术的原则造园》中,明确地讲:―人工美高于自然美。

而人工美的原则是变化的统一[6]。

2.2.2.2.3英国自然式英国是一个丘陵,地形有为查,呈缓坡丘陵。

气候温暖多湿,从客观条件上促使其园林形成自然风景式。

其庭园花卉主要用红色的天竺葵、兰色的半边莲、浓黄色的蒲包花[6]。

2.2.3国植物景观设计的传统中国式庭院,要求在有限的空间营造出无限的意趣。

2.2.3.1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景观的创造(1)植物的拟人化。

(2)将植物的诗情画意写入园林。

(3)用植物来命名建筑或园林景点。

(4)木本植物应用多、草本植物应用少,重现植物形体造景[4]。

2.2.3.2花木培植的艺术原则(1)选择自然属性美与精神属性美兼具的花木。

(2)贵精而不贵多。

中国风景园林在配植花木时,特别强调―贵精不贵多‖的艺术准则,务以简洁点缀取胜,力避堆积芜杂、主次不分,一般均以孤植和二四株丛植为主,对植、列植较少采用。

(3)月月有花,季季有景。

(4)选择叶子具有观赏价值的花木[7]。

2.3、国外现存的问题(1)没有明确重点。

过分注重铺地,并且铺装与建筑不协调。

用了许多种硬质材料后,更显得凌乱。

(2)花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了中心,到处都塞满了园艺。

这个毛病使我们养成了一个致命的习惯,光凭一时冲动就把东西买回来了,全不考虑它的大小和是否适用。

充斥在花园里的,除了植物外,还有许多的东西,结果,许多花园变得杂乱无章、毫无特色可言[8]。

(3)大多数的人都会凭一时冲动,将自己喜欢的植物从园艺中心购买回来,或是接受朋友或亲戚馈赠的整盆植物或插枝。

如此来说,植物多了,其结果就常常是植物随意摆放,没有真正地考虑过它的需求和最终的大小[8]。

(4)庭院显得杂乱无章,植物搭配粗放不精细,形式过于雷同,缺少个性或太过复杂,植物配置存在很多问题。

(5)没有根据庭院的实际规模、形状以及本地的气候和地理位置,就把国外的庭院风格直接照搬照抄。

2.4庭园植物景观设计的对策景观设计师Sheila Wertimer说过,有时候,一个人会偶然来到一个显然不是某个景观设计师创作的最佳花园,而那些花园经常随着时间的过去而变得面目全非以至于和原来的设计几乎没有任何类同之处。

它们的功能已不再适合当地,或者因为太过荒芜和杂乱而不得不重新组建[9]。

而奇普·沙利文著在他的《庭院与气候》著作里引用了奥斯伯特·西特韦尔(Sir Osbert Sitwell)的一句话:―如果世界想要再度创造出伟大的园林,我们就必须从已经改变了的现代生活环境中,发现和应用那些曾经引导过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设计师的基本原则,并且积极学习科学在艺术表现规律方面给我们的教导[10]。

‖而我的目标便是在现今的生活环境中,通过对国外的庭院植物规划设计的资料查阅,结合目前庭园植物景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并以梧桐庭园为例进行植物景观规划方案设计,探求庭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最终,依靠植物在庭院中的造景功能来创造出一份―光、色彩、线条‖与―功能、美观、比例‖取得平衡的庭院植物规划设计。

2.4.1线条与比例的平衡绝大多数的庭园基址比较狭长,但往往一眼就能看到尽头的栅栏,似乎使空间变短,庭园变小了[11]。

庭园小不仅使我们难以种植自己所喜欢的各种植物,而且在设计过程中也会因为缺乏空间而使我们的设计受到制约[12]。

但如果在规划植物的时候做到尺度宜人、比例协调,将可取得平衡[13]。

植物自身就是一个三维定位,在庭园中是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障景作用[14]。

许多人往往会有这样的想法,即把花园孤立起来看。

用设计专业的术语来说,这是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

其实,道理很简单。

其一,花园与房屋是不可分的。

其二,花园边界外边的区域跟花园也是不可割裂来看的[8]。

植物是组织庭院空间结构的重要部分,并能烘托和完善建筑的作用。

园林植物的配植要与庭园总体布局及周围的建筑物相协调,并与因地造景,因势造景[14]。

2.4.2光与功能的平衡现今很多庭院没有根据本地的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就直接把国外的庭院(例如日本庭院)直接照搬照抄。

却未想过日本园林中两种重要的标志性元素就是水和石头,这个庭院或许是供冥思和静静欣赏的,而不是供孩子们游玩的家庭式庭园。

它不一定会满足园主的功能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