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园环境与教育

校园环境与教育

学校处处是教育;学校处处有教育,校园环境就具有非常重要的育人功能。

学校教育总在一定的环境内进行的,它可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校园内的花草树木,空气、光线、色彩,校舍建筑,场地设备室内布置等可称作“自然环境”(其实也是“人化”的自然);校园内的政治、道德、文化和人际关系可视为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也可以理解为物质环境,社会环境也可以理解为精神环境。

校园环境的熏陶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渠道,一方面是因为它促进了学生感性的自我成长,另一方面又因为它促进者个性生存与发展的协调平衡,促进者创造性的发展。

校园环境不仅是一种人化的自然环境,更是一种人为的精神环境。

校园环境美的意义不只是停留在学校成员从环境这面“镜子”中,直观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还在于其强大的美的熏陶和同化力。

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它潜移默化着人们的心灵,丰富着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丰富。

在学校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灵的陶冶,情趣的激发,和谐人际关系的营造,精神境界的提高以及校园气氛的活跃等都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它是育人的必要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育人功能。

一、激励学生发奋向上的功能。

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现代文明人的生活追求,以及文明环境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与约束,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文明行为习惯。

可以有效的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在美好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各种环境因素都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优良的校风、班风,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舒适愉悦的学习空间,洁净美丽的活动场所……。

用眼观察,用心品味,都可成为学生的精神力量,砥砺他们努力进取,健康成长。

如我校校风:文明、勤奋、严谨、求实“,学勉词“他行,你行,我也行”,以及很多的师生自己创作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画,均制成牌匾置于走廊、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报告厅等醒目处,热切的华腾园,殷切的期盼,催人奋进的名人名言。

令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高昂;再如,针对师生关系我们要教师做到言传身教,关爱学生,“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赞美,多一点尊重”,“多一点鼓励”,“蹲下来和学生做朋友”,“坐下来和学生沟通”,静下来倾听学生的心声“等都是我们的策略。

学校还充分注意发挥班主任的德育功能。

班主任的工作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为了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我们主要做到“四抓”:一抓班主任培训工作。

提高了班主任的管理素质。

二抓班主任例会。

加强了例会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抓班会课的形式,引导班会课向科学、严谨、务实、创新方向发展,提高班会课的育人效能。

四抓评语改革。

这是一个鼓励学生、激励学生、鞭策学生的教育契机。

我们要求写评语必须做到“三要”:(1)要探究学生身上的优点,让学生充满自信。

(2)要探究学生身上的缺点,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弄清根本原因,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鼓励和期望。

(3)要用爱心帮助学生设定下一目标,使其看到自己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几年来,我校评语改革已初见成效,自成风格,并出版了评语集《心雨》六期。

受到了商机领导,专家及兄弟学校的好评。

因而无论是校内还是班内,都呈现出浓浓的人情味,师师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睦融洽,民主平等,学生在这样的人际环境中,个性真正得到张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可见,这是环境育人的结果。

二、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的功能。

优美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身处其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自觉自愿接受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启发。

这样,学生的情操可以收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达到“如如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优雅的学生生活环境,整洁文明的校园,蓊蓊郁郁的树木,喷芳吐艳的花草,和睦友好的人际关系,富有寓意的雕像,醒目有力的铭语……无不使师生为这富有生命力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所感染,从中得到享受、熏陶、养性怡情。

可以说,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花一石都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功能,都是一本本“活的教科书”。

在优化校园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我们还注意社会环境的营造,探索出“二、三、三、五”等丰富的德育活动形式,二是抓好二个结合:德育工作和课堂教育相结合,德育工作和法制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自尊、自律意识。

三是开办好三个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是抓三项基础工作。

办好中学生团校和党校,加强学生革命理想教育;抓好家长会工作,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开展好学生的社团活动,建立了竹笛文学社、创办了《竹笛之声》校广播站、体训队、艺术团,加强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治理能力。

五是抓好五项常规工作:(1)学校卫生天天查;(2)升旗活动周周有:(3)寝室评比月月进行:(4)班级设计每学期翻新:(5)军训和“三防”教育年年认真组织。

除此之外,学校还组织班级环境设计、班徽评选、班歌评选、班级网页设计、运动会引导牌展示、寝室设计比赛、卫生区标兵评比、军训拉练等活动,都是从培养学生的“两种意识”“三种精神”出发的。

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的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团结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和顽强的毅力都得到了体现和锻炼。

三、增长知识、传播文化功能。

优美的校园环境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育质量。

整齐清洁、优雅宁静的环境,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而肮脏杂乱的场所,则使人倦怠厌烦。

学校建筑风格,整体布局,室内布置,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空间创设乃至声、光、色等因素都对学生的心理具有一定作用,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感、兴奋点等,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在优美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上课,通过教育者的精心设计和不断调节,各种环境因素都可以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进行。

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我校图书馆、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生态馆、天文台、网络教室均对学生开放,特别是网络教室除学习购置的大量学科资源外,还有各教研组建立的学科主题网站,使我们的网络系统不仅能满足学生探求新知识、新技术欲望,还能使学生利用网络教室进行学科知识学习,把学生从游戏、聊天中拉回来,使我们先进的教学设备能真正地为教学服务。

另外学校广播系统每晚晚自习前分不同年级开展英语听力教学,训练学生英语听力能力,使我校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利用双控系统给学生播放《新闻联播》,转播重大的国际国内新闻及重要体育赛事,使同学们扩大视野,掌握时事动向。

激励同学们的拼搏进取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情操。

体育课在阴雨天气不能进行室外活动,我们就及时利用双向控制教学系统为上体育课的班级播放精彩的体育节目,寓教于乐,充分体现体育运动的魅力。

在课外活动时间,我们组织播放精彩的音乐、美术欣赏,把我校的素质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每周一、周五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定时播放精彩的电视节目,政教处利用周六晚上的时间为住校生开办《周末影院》,丰富同学的课外文化生活,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普遍欢迎。

每年十二月份的艺术节是培养学生艺术才能,展示学生艺术才华的黄金时段,各班都动员起来,自编、自演一些生动活泼的小节目,从全班参与的大合唱、小合唱,到集体舞、独舞、相声、小品、各种乐器演奏,师生们热情很高。

节目水平也一年比一年好,校艺术团每次都能奉献出精彩的节目,为艺术节增辉。

和艺术节相呼应的是每年中秋文艺汇演以及英语圣诞晚会的演出。

通过艺术节活动,学校发现、培养了一批艺术人才,近几年就有几十位同学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安大艺术学院、天津艺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高等艺术院校。

四、健体的功能。

优美的校园环境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提高他们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一尘不染的校园及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符合学校卫生要求的各类教学设施,如教室采光、通风条件,教室、实验室的空间合理分割,桌椅、黑板的完善程度等,都和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优美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精神愉快。

学校重视美化校园景点,加强绿化,保持清常绿,搞好室内外清洁卫生,做到“雅”、“美”、“净”、“洁”,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塑胶篮球场。

、排球场、网球场和足球场等体育锻炼场所及设施,为营造浓厚体育氛围创造了条件。

学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育教育的实效性。

每天上午的广播操、眼保健操认认真真,下午的体育活动轰轰烈烈,年级、班级组织的体育比赛红红火火。

每年的体育节、田径运动会隆重、宏大,体育训练队成绩骄人,校篮球队、足球队连年在淮北市夺冠,并取得安徽省三人制篮球赛的第一名。

每年都有20多名学生考取一些大学的体育专业。

五、美育的功能。

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想象,提高他们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处处都蕴藏着丰富的审美的元素,这对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一所学校是由具体的物质形态构成,校园的基本设施,绿化美化就构成了校园的物质环境。

校园的物质环境是校内经过师生组织、改造、利用而形成的校园校貌和校园的学习环境,是学校精神风尚和物质反映。

优美的校园环境,如校园中的自然美,教室内的装饰美,可以给学生生动、具体、可感的美的形象,我们知道,美是具有极大的感染力的,学生在优美、愉悦、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可以直接地接受审美体验,从而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积极的陶冶效果。

其次,校园的文化氛围、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等又构成了学校的精神环境。

如师生的仪表美、情感美、语言美,教学中的创造美、行为美、和谐美,等等。

这些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为学生开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广阔天地,使之在各种审美体验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艺术趣味、高尚的思想情操和文明的行为习惯。

我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做到美化、绿化、净化,使学生身处校园内,处处感到美,时时享受美。

而“自主教育”的教育氛围创设,从“五自”核心(自理、自治、自学、自强、自律)到自主性活动课程开发,到课堂教学研究,无不闪烁着人本主义的光辉,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人性之美、生命之美。

其美育功能得到了充分体现。

总之,校园环境不仅是育人的条件,同时也是一种育人的手段。

校园环境具有潜在的教育性,它的育人功能室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专门列举了环境育人的成功事例。

我国古代学者墨子说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

”这都说明了环境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我们现代教育工作者来说,更应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基础,不断开发利用他的育人功能,真正为学生构筑起生命发展的绿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