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系统复习题

血液系统复习题

血液系统复习题一、选择题1.生理性贫血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分别降至:EA. 4×1012/L, 120g/LB. 3.6×1012/L, 110g/LC. 2.7×1012/L, 90g/LD. 3×1012/L, 110g/LE. 3×1012/L, 100g/L2.缺铁性贫血的发病规律是:BA.血清铁减少-红细胞减少-小细胞低色素-骨髓铁染色减少B.骨髓铁染色减少-血清铁减少-红细胞减少-小细胞低色素C.血清铁减少-红细胞减少-骨髓铁染色减少-小细胞低色素D.骨髓铁染色减少-血清铁减少-小细胞低色素-红细胞减少E.血清铁减少-骨髓铁染色减少-红细胞减少-小细胞低色素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DA.影响RNA合成,血红蛋白合成受影响B.影响DNA 合成,血红蛋白合成受影响C.影响RNA 合成,红细胞核合成受影响D.影响DNA 合成,红细胞核合成受影响E.影响DNA合成,红细胞核和血红蛋白合成皆受影响4.维生素B12缺乏与叶酸缺乏的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区别在胞性贫血区别在 :EA.贫血的症状B.肝脾肿大C.血象(红系巨幼样变)D. 消化系统症状E.神经系统症状5.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血象变化中,下列哪点具有早期诊断意义:BA.红细胞下降较血红蛋白下降明显B.正常白细胞大多减少,中性粒细胞有分叶过多现象C.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均,大者偏多,中央淡染区D. MCV>94fl, MCH>32pg,E.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减少6.正常小儿白细胞分类出现两次交叉的年龄为:BA.1-3天及1-3岁B. 4-6天及4-6岁C. 7-9天及7-8岁D. 10-15天及8-9岁E.小于30天及9-14岁7.小儿白细胞总数接近成人水平的年龄为;DA. 2岁B. 4岁C. 6岁D. 8岁E. 10岁8.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为: CA. 先天储铁不足B. 生长发育快C. 铁摄入量不足D. 铁吸收障碍E. 铁的丢失过多9.2岁小儿的HbF为 E:A. 10%B. 30%C.70%D. 小于5%E. 小于2%10.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周围血涂片可见: CA.红细胞大小不等, 以大者为多,中央淡染区不明显B.红细胞大小不等, 易见多染及有核红细胞C.红细胞大小不等, 以小者为多, 中央淡染区扩大D.红细胞大小不等, 大者中央淡染区扩大E.红细胞大小不等, 易见深染11.小儿贫血中最常见者为: DA. 生理性贫血B. 溶血性贫血C. 感染性贫血D.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E.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2.营养性缺铁贫血给予铁剂治疗后如有效,则网织红细胞应于给药后: AA. 3-4天后升高B. 1周后升高C. 2周后升高D. 3周后升高E. 4周后升高13.为促进铁的吸收,服用铁剂最好的方法为: BA. 与维生素C同服,餐前服用B. 与维生素C同服, 两餐间服用C. 与牛奶同服,餐前服用D. 与维生素C 同服, 餐后服用E. 与葡萄糖同服,餐后服用14.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需应用至: CA. 症状消失B. 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C. 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再用2个月D.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均正常E. 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再用6个月15.单纯羊乳喂养的小儿, 易患何种贫血: DA.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B. 维生素B12缺乏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 维生素B6缺乏性贫血D. 叶酸缺乏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E. 感染性贫血16.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引起贫血的机制是:A.叶酸和维生素B12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B.叶酸和维生素B12是DNA合成中必须的物质C.叶酸和维生素B12参与一些碱基的合成D.叶酸和维生素B12是核酸的成份E.叶酸和维生素B12参与细胞分裂17.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是由于: BA.缺乏叶酸B. 缺乏维生素B12C. DNA合成障碍D. 缺乏四氢叶酸E. 缺乏维生素C18.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骨髓象最具有特征性的改变是: AA. 各期红细胞巨幼样变B. 原红及早幼红细胞增生C. 骨髓造血细胞显著增生D. 网织细胞增生E. 以上均不是19.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象中哪项是错误的: EA.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B. 各期幼红细胞均巨幼变C. 细胞核的发育落后于胞浆D. 巨核细胞分叶过多E. 细胞浆的发育落后于胞核20.骨髓成为造血的主要器官是在胚胎的第几个月:AA.6个月 B.5个月 C.3个月 D.2个月 E.1个月21 各种营养性贫血的共同临床表现:A多见于婴幼儿时期 B 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异食癖C 神经精神发育倒退D 肝、脾、淋巴结肿大E 舌炎、喉部痰鸣音22 关于骨髓外造血,哪项是正确的:DA 骨髓外造血是正常儿童主要造血场所B 末梢血中可出现异常淋巴细胞C 表现为肝脏肿大,脾及淋巴结不肿大D 造血需要增加时恢复到胎儿期造血状态E 贫血矫正后仍不能恢复正常状态23 维生素B12吸收的部位为:BA 胃B 肠C 结肠 D直肠 E乙状结肠24.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血象变化中,正确的是:DA.血红蛋白下降较血红细胞下降明显 B白细胞大多减少,中性粒细胞核左移C.MCV>74fl,MCH>22Pg,MCHC正常D.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均,大者偏多,中央染区不明显 E 网织红细胞增高25. 10个月小儿,纯母乳喂养,面色苍白,肝脾轻度增大,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30ug/L 血清铁蛋白8ug/L,骨髓涂片有核细胞增生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诊断最大可能是:BA 铁粒幼红细胞贫血B 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C 营养性混合性贫血D 地中海贫血E 遗传性小细胞性贫血26 1岁患儿营养性贫血2个月,RBC2.4×1012/L,HB70g/L,RBC大小不等明显,大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本例应选用下列哪组药物治疗:BA 铁剂+维生素C+稀盐酸B 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C 维生素B12+维生素C+稀盐酸 D叶酸+稀盐酸+维生素C E 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B1227. 13个月小儿母乳喂养,未加辅食,目前不会站,不会笑,近一周来有震颤。

查体:表情呆滞,皮肤蜡黄。

肝3.0cm,脾1.5cm,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2.2×1012/L,白细胞4.5×109/L,血钙2.71mmol/L,诊断可能是:DA. 婴儿痉挛症 B 婴儿手足搐搦症 C.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D.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E. 呆小病28. 8个月小儿,以奶粉喂养为主,未加辅食,反复腹泻3个月,2个月来面色渐苍白,对周围反应差,舌唇颤抖,红细胞数2×1012/L,血红蛋白75g/L。

经维生素B120.1mg,每日一次肌注及维生素C治疗4周后,反应已正常,颤抖消失,红细胞数3.5×1012/L,血红蛋白95g/L,此情况属:EA. 正常治疗反应,维持原有治疗B. 治疗效果欠佳,宜加大维生素B12剂量C. 治疗效果差,应加服叶酸D. 治疗效果差,应输血治疗E. 治疗效果差,应加用铁剂治疗29. 1岁小儿,逐渐苍白2个月,单纯母乳喂养,肝肋下2.5cm, 脾肋下0.5cm,Hb60g/L,RBC3×1012/L,RBC中心浅染区扩大,网织RBC、PLT、WBC都正常,首先应考虑诊断是:C A. 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B. 营养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D. 再生障碍性贫血E. 雅克什贫血30. 患儿8个月,生后6个月内生长发育良好,近2个月呆滞,面黄。

体检:四肢及唇舌抖,舌炎,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

血象Hb65g/L,RBC1.5×1012/L,WBC 4.5×1012/L,中性粒细胞15%,淋巴细胞80%,单核细胞5%,中性粒细胞有核左移。

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CA. 脑性瘫痪B.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C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 婴儿痉挛症E. 呆小病31. 生后1天新生儿白细胞20×1012/L,N 65% L 35.5%, 幼稚细胞偶见,提示该新生儿为 EA. 骨髓外造血 B 体内有感染灶 C. 有白血病 D. 类白血病 E. 正常32. 小儿出生后主要造血是( B )A.肝脏造血 B.骨髓造血C.脾脏造血 D.淋巴结造血E.以上都不是33. 哪项不是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E )A.早产 B.双胎C.生长发育过快 D.母孕期严重缺铁性贫血E.接触阳光少,影响铁的吸收34.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后先出现的反应是 ( D )A.红细胞总数升高 B.血清铁增加C.血清铁饱和度升高 D.网织红细胞增高E.红细胞平均容积恢复正常35. 下列哪项符合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C )A.红细胞下降显著于血红蛋白下降,总铁结合力降低B,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平行下降,总铁结合力升高C.血红蛋白下降比红细胞下降显著,总铁结合力升高D.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平行下降,总铁结合力降低E.血红蛋白下降比红细胞下降显著,总铁结合力降低36. 关于生理性贫血哪项正确( D )A.生后6个月发生 B.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营养不良是主要原因 D.与红细胞生成素不足有关E.主要是红细胞寿命长37.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骨髓象最有特征性的改变是( B )A.幼红细胞胞浆发育落后于胞核 B.幼红细胞巨幼变C.网状细胞增生 D.粒细胞形态不受影响E.细胞浆嗜碱性增强38. 诊断缺铁性贫血第一阶段,正确的是 ( A )A.血清铁蛋白减低 B.血清铁降低C.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高 D.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E.骨髓铁粒幼红细胞数减少39. 下列有关血液方面的数据,哪一项是错误的( B )A.6个月~6岁小儿贫血标准为<110g/L B.新生儿贫血标准为<125g/L C.小儿重度贫血时血红蛋白为30—60g/L D.小儿血容量占体重8%—10%E.小儿输血量一般按每次10ml/kg计算40. 关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骨髓象错误的是 ( A )A.各系均增生活跃 B.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明显C.幼红细胞胞体小,胞浆少,染色偏蓝 D.胞浆成熟落后于胞核E.幼红细胞增生活跃41. 患儿血清铁蛋白降低,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正常,未出现贫血表现为 ( A )A.铁减少期 B.红细胞生成缺铁期C.缺铁性贫血期 D.缺铁性贫血恢复期E.缺铁性贫血已治愈42. 患儿8月,蜡黄、虚胖、手足颤抖,肝肋下2cm,红细胞2..1 ×1012/L,血红蛋白80g/L,有关治疗哪项是错误的 ( D )A.维生素B12肌肉注射 B.镇静剂治疗C.及时添加辅食 D.改为羊奶喂养E.加强护理防治感染43. 8个月婴儿,因面色苍黄,表情呆滞,少哭、不笑1月来院就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