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教学课件
二、杜律——杜甫的律诗与韩愈的碑志、铭文都有很高的艺术造
诣,故后人以“杜律韩碑”(杜甫、韩愈)相提并论。杜甫曾说他“晚 岁渐于诗律细”。在他的一千四百多首诗中,律诗将近九百首,他熟练 地驾驭了律诗的格律,对仗工稳,音调和谐,自然天成。既可以用它抒 情、写景,又可以用来感叹时政,把律诗推进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代 表了唐律诗的高峰。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zī)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颜色意象 白——纯洁、无暇、丧事 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 绿——希望、活力、和平、沉静 蓝——高雅、忧郁 黄——温暖、平和 紫——高贵、神秘 (如紫禁城) 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
人物、事物意象
英雄——追慕、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 石灰——节操、纯洁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的感叹 乡村——田园风光、生活气息、淳朴美好、安逸宁静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 夕阳——失落、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天地——人类渺小、人生短暂、心胸广阔、情感孤独
三、战争动乱 主题主要有: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 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 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四、行旅送别 行旅诗---主题一般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 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主要内容: 1、写羁旅之思,如元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写思念亲友,如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3、写征人思乡,如宋代范仲淹《渔家傲》 4、送别诗---古人离别之际,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 还要吟诗话别。主题主要有: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 励、坦诚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二、考点解析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材 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因此,古诗赏析也成为近年来中考备考的 一个亮点。 考点归纳: 1、对诗词中的词句的理解、鉴赏。 2、感知诗词中的艺术形象,能够从形象、修辞、语言和表 达技巧等方面对古诗进行鉴赏。 3、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四部分 律诗
一、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 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是汉族文学的宝贵财 富,而且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 五律、七律。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 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 习惯上称第一联——首联(破题) 第二联——颔联 第三联——颈联 第四联——尾联(结句) 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上是对仗句。 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仗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仗。(如对联)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第二部分
主题分类
一、伤今怀古 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往往将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或感慨个人遭 遇,或抨击社会现实。主要内容有: 1、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2、抒发昔盛今衰的概括,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同情下层人民的疾 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提和命运,多借古讽今; 3、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二、咏物言志 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 评价。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常用比喻、象征、 拟人、对比、用典等。
三、常见意象(即“物象”代表的“意义)
植物意象——左边的为“象”、右边的为“意”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兰——高洁 “四君子” 竹——气节、积极向上 菊——隐逸、高洁、脱俗 松(柏)——傲岸、坚强、生命力 柳——送别、留恋、伤感(“柳”与“留”谐音,由此生意)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地位的卑微
初中阐述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 强民族凝集力和创造力。 2、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 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3、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和谐发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4、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 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5、能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是个、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6、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 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7、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 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8、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优秀诗文应哟求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 强体验,培养语感。
第三部分 常见意象
一、赏析要求 1、浅层次:读懂——内容、感情、观念 2、深层次:体味艺术魅力 3、读诗词方法 (1)确认字词的意义(查工具书、比较推断、结合诗境) (2)疏通句意 (3)解读诗中的典故(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有新意;揣 摩诗人的用心)(如:班门弄斧) 4、品味语言艺术,体会思想感情:诗歌应展开丰富的联想, 疏通字面,体会字面背后的目的。 二、解题思路 “ 八个读懂”:题目、作者、诗句、注释 意象、意境、典故、手法 “四个步骤”:明确要求、按需答题、整合语句、准确表达
动物意象 子规——悲惨、凄恻(传说子规鸟是蜀王杜宇蒙冤而死变成的) 猿猴——哀伤、凄厉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孤)雁——孤独、思乡、音信
(雁是候鸟,总是离乡、回乡)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马——奔腾、追求、漂泊(瘦马)
自然意象
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历史的发展趋势 东风——春天、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思归 狂风——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云——游子、漂泊 小雨——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暴雨——残酷、荡涤污秽的力量 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 霜——社会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人生路途坎坷、挫折 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天晴——欢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