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千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技术传播研究所
副所长、宝联教育培训机构总顾问
刘浩文香港工商业协会秘书长、香港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
祝赖源WCIMT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朱庆祥香港工商业协会副会长周巍宝联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有“当代脑业企业家”之称主持市场论坛杂志社(简称“市论社”)市论社:教育是关系国民的大事,同时也是人生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教育培训,一个人们过去不是很熟悉的名词,近几年来却在中国市场悄然兴起。
周巍:从深层次看,教育培训是在企业中达到承认个体差异,促进相互作用,形成激励机制等目标的重要手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培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体所接受和运用,企业和个人也越来越感觉到教育培训对企业和个体的重要性。
教育培训产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常青产业”“、朝阳产业”,宝联企业拟开展的
高级教育培训是一个处于萌芽和形成时机的一个独特的新兴行业,就像早晨冉冉升起的朝阳,刚刚开始。
宝联的培训主要是高层次的培训,是相对于一般性的求职和生存型培训而言的,主要指管理培训、营销培训和创业培训等,培训的形式可以是和知名大学联合开MBA 班,和中国职业经理人职业认证机构开展认证培训,和一些大学或机构合作办学等,也可是一些原创性项目的培训和推广,如创业培训。
市论社:现在社会都在讲终身教育,我们也知道,在大学里的教育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之
分,那么,就终身教育来说什么是必修课,哪些是选修课?
周巍:宝联教育培训认为人生的必修课
有两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而选修课则是在有很好的必修课的基础上,在人生当中接触的如体育、经济、IT、汽车等课程的学习。
之所以认为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因为这两门课程都关系人的一生,人到了老年还是要依靠这两门必修课。
潘千里“:为人处世”是一门学问。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认真研究过,并形成了一整套
思想的体系,由他和他的弟子们传播开来,成为历史上大多数人(尤其是读书人)的“行动纲领”,对中国社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另外,还有像孟子、庄子、墨子等他们都曾为此作了努力的探索,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一部分人。
然而,孔、孟、庄等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人,他们压根也没想到当今社会是什么模样,因此,他们的一些“为人处世学”在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面前有的已经不适用了,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摸索。
祝赖源“:尚德”是中国人处世观念及行为的重要特征。
一方面,处世做人,贵在有所谓“处世”,首先是要“做人”,故“为人处世”不可分割,“做人”即是立身处世。
而“做人”的要义在于,人的行为必须合乎“人”应该具有的道德规范,做人就是以道德律己,以道德待人。
在具体的做人之德上,其主要范畴有“诚实正直”“、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克己奉公”、“言行一致”、“忠厚善良”、“廉正俭朴”等等。
这种以“做人”为处世前提与基础的处世观念,体现了浓厚的尚德特征。
另一方面,与人交往,以德待人。
中国传统处世之道的尚德倾向,还表现在强调人际交往的道德性,主张人际之间应当是“正其义不计其利,谋其道而不计其功”,与人相处,贵在以德待人。
宽厚待人,诚实,守信用,重承诺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我们只有在学习当中不断地要求自己,才能使自己会做人,做好人。
刘浩文“:待人接物”简单的说就是“与他人交往相处”的意思。
在待人接物问题上可以
学习的东西很多,比如,要有伟大的胸怀与气魄,这是决定能不能“识人”、“容人”与“用人”的关键;要有“循循善诱”与“诲人不倦”的精神;对人要有很好的态度,孔子说:“如有周公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每天都必须与各
种各样的人交流、沟通、合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为人处世”。
在为人处世方面,中国古铜钱的外形给我们极好的启示——内方外圆。
“方”是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道。
所谓“内方”是指为人要诚实、守信、谦
虚,对人要真诚、友善、宽容、乐于助人、善于分享。
一个人想要成功,他的品质是最为关键的,因为人的品质决定人生成败!而“外圆”指的是做事要讲究方法、技巧、艺术。
要善于与人合作、要积极建立广泛的人脉、要善于进行广泛的资源整合。
我们经常可以在职场中看到一些八面玲珑,但心术不正的交际高手,由于缺少“方”,
他们将难以成功。
但同时我们又经常会看到不少非常本分做人、待人真诚的职场人士,由于欠缺“圆”,缺乏必要的待人接物的技巧,屡屡不得志,也很难获取成功。
因此,“内方外圆”的处世之道也就成为了获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市论社:那是不是说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存在什么问题呢?
潘千里: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学历教育到终身教育,从
要求“听话”到鼓励创新,虽然中国的教育体制正经历着空前的嬗变。
但是,国内的教育体制到目前为止还是一考定终身制,虽然也有很多漂亮的口号和方针提高素质和德智体,但对人性的真正关怀和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全面关注却非常缺乏。
孩子在一考定终身制的指挥棒下被迫形成了以考试为中心的强迫性思维习惯:考取就是赢家,考不取就是输家,除了考试没有别的是要紧的。
当这种狭隘的考试中心论在孩子心中成为核心指标时,孩子的心理在整体上带有了一种强迫性人格特质。
周巍:“自我终生教育”是人生终身必修课。
一个人必须自觉地进行自我终生教育。
这样,自己不仅能够快速走上成功之路,而且自己能够及时得到智慧并去烦恼。
自知则明,觉能生慧。
当今教育的最大失误:教育理念的大突破,主要在于思维方式的大突破。
人们在教育上往往缺乏目的思维,系统思维,这是导致今天教育很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所在。
那么,正确的教育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实现教育的整体价值,即使受教育者即实现人
的社会价值,有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既能满足社会需要,又能满足自我需要。
朱庆祥:要使学习获得最大效率,最大收益,首先必经进行学习观的变革。
全方位大成,
首先讲求学业大成。
学业大成,是指具有能够获得事业大成,人生大成的真才实学和人格修养。
不是为了学历而学习,而是为了学力而学习。
为什么而学的问题,是学习的宗旨问题,它直接决定着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模式。
什么是学力呢?就是通过学习和教育,给
自身获得的真实能力、真实水平。
一般认为,基本学力包括读、写、算、谈等基本能力,除此,还应包括更重要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
市论社:儒家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主体,倡导的“修齐治平”就是人们获
得成功的总路线。
这条路线既无比奥秘,又切实可行。
它以修身为本,即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为本,通过“齐家”(指小家和大家,即家庭和组织的全部成员同样提高素质),最终获得“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成就。
因此我们宝联教育培训机构提出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为终身教育的必修课是非常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