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发展与创业
第三次创业热潮(1992一2002) ➢再就业工程
众多国有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下岗失业人员激增, 导致本阶段以创业实现再就业的人员猛增。
二、经济转型掀起了创业热潮
第三次创业热潮(1992一2002) ➢网络创业 本阶段创业的范围突破制造和传统服务业,涉及金融、 教育、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现今的互联网几大巨头就诞生在这个时期。
➢ 在知识经济时代,庞大的企业常常因不能及时跟上技术 和市场变化而失去活力,走向“衰老”,与此同时,通 过创业而形成的中小企业趁机切入市场,广泛存在,其 中的皎皎者由于创新有力紧跟时代而成为成功的大企业 。
三、创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创业是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主要实现形式 ➢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分析,就创新的原动力而言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工作人员对技术 创新所做的人均贡献是其3倍之多。 ➢ 若就高技术中小企业而言,则每位技术人员对 技术创新所作出的贡献就更大了。
三、创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 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许多新兴产业萌芽和成长是与一 大批富有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创业者分不开的。
➢ 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三、创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有利于我国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 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一部分原政府承担的社会、经 济职能由市场中介机构承担,创业者依法创办这类中介 机构,在政府监督下承担这些职能,有利于在市场中介 领域引人竞争机制,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所必需的 服务体系。
课程内容
项目一:创业与创业精神 项目二:知识经济发展与创业 项目三: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
项目三: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
一、 创业教育、创业精神培养的意义和作用 二、 国内外大学生的创业活动
一、 创业教育、创业精神培养对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1.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 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 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 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 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2. 国内大学生的创业活动
➢ 上世纪90年代末,全球性的学生创业热潮开始登陆中国 。1998年5月,清华大学举行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这次大赛被大多数人视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活动兴起的 标志。1999年3月,清华大学学生科技创业者举办了第 二届创业大赛,这次大赛诞生了“易得方舟”、“视美 乐”等学生公司。1999年,从由团中央牵头举办的“挑 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开始,大学生创业逐渐被推 广到全国高校,社会上对大学生创业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同时大学生创业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挑战杯全国 大学生创业大赛”每2年举行一次,到目前为止己经成 功举办八届。
模块一:创业、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
项目一:创业与创业精神 项目二:知识经济发展与创业 项目三: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
B
1
项目二:知识经济发展与创业
一、 知识经济的内涵 二、 经济转型掀起创业热潮 三、 创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四、 知识经济条件下创业的主要特征 五、 知识经济时代下创业的意义
教学目标
二、 经济转型掀起了创业热潮
➢ 第一次创业热潮 ➢ 第二次创业热潮 ➢ 第三次创业热潮 ➢ 第四次创业热潮
二、 经济转型掀起了创业热潮
第一次创业热潮(1978一1984 ) ➢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转型,掀起了第一次自主创
业高潮 ➢ 标志: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定了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农村改革是焦点 和重点。
三、创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创业是典型的市场经济的产物
➢ 创业是社会财富增长与积累的主要力量。在计划经济条 件下,没有真正的创业。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才使 得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得以依据法定程序和 条件,登记注册设立企业,即可依法开展商业活动,进 行自主创业。
➢ 创业是企业发展的基展史同时形成的。尽管 企业在发展中,会不断拓展新的经营业务,压缩乃至放 弃已不适应时代和市场需求的传统业务,大量采取兼并 、收购等方式,但创业仍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创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创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始终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 经济发展的“寒暑表”。
➢ 发达国家用于衡量经济是否处于成长期、发展期的重要 指标之一即是新创办企业数量。
➢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虽然由于扩大规模 而可享受规模经济利益,看起来似乎大企业成了主导者 ,但在创造就业等方面,仍以中小企业为主。
大学生创业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同时也肩负着提高大学 生毕业就业率和维护社会稳定等重任。
三、创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 创业是典型的市场经济的产物 ➢ 创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 创业是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主要实现形式 ➢ 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 创业有利于我国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 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使当代大学生具有敢为人先、锐 意创新的精神。
二、国内外大学生的创业活动
创业活动
国外大学生 的创业活动
国内大学生的 创业活动
1. 国外大学生的创业活动
➢ 美国 :大学生创业活动兴盛开始于1983年美国德州大 学奥斯汀分校举办首届商业计划竞赛,后来包括麻省理 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20多所大学每年举办这一 竞赛。据统计,这些由“创业计划” 直接孵化出的企 业中,有的在短短几年内就成长为年营业额数十亿美元 的大公司。美国大学毕业生创业参与率已超过20%。
二、 经济转型掀起了创业热潮
第二次创业热潮 (1985一1991 )
机关干部下海
王石,1980年进广东省外经委,负责招商引 资工作 1983年,进入深圳特区发展公司工作 1984年,组建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 并任总经理,开始他的创业生涯 2010年,万科公司销售金额1081.6亿元, 净 利润72.8亿元,并连续三年问鼎全球住宅企 业销售冠军。
五、知识经济时代下创业的意义
➢ 创业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 创业是促进就业的必然要求。 ➢ 创业是富民的需要。 ➢ 创业是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主要实现形式。
小结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转型促使创业掀起了四次 热潮。
➢ 知识经济时代,创业具有以下五个特征:创业将更加 容易;知识的快速流动和扩散,使得学生与老师、学 习与工作、企业与社会的界限更加模糊;创业与成功 的距离更拉近了;创业的源泉大大增加了;利用技术 或构思进行创业将更加普遍。
二、 经济转型掀起了创业热潮
第四次创业热潮(2002年底至今) ➢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以及知识经济到来,掀起了我国第四次创 业浪潮 ➢ 标志: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
提出: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 想观念和创业机制
为民间投资创业打开了绿灯, 人们再一次爆发了创业冲动和创业 热情,我国创业进入纵深发展阶段, 创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阔空间展开, 形成了全民创业热潮!
➢ 市场经济体系发育需要大量创业给予支持。中小企业可 以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防止垄断、促进市场商品和 生产要素流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知识经济条件下创业的主要特征
➢ 创业将更加容易。 ➢ 知识的快速流动和扩散,使得学生与老师、学习与工作
、企业与社会的界限更加模糊。 ➢ 创业与成功的距离更拉近了 。 ➢ 创业的源泉大大增加了。 ➢ 利用技术或构思进行创业将更加普遍 。
有助于人们进行创业设计
Company Logo
一、 创业教育、创业精神培养对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4.创业精神培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用 ➢ 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促进自主成功创业,大大缓解由
于不断攀升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和日趋萎缩的有效就业岗 位导致的就业压力。
➢ 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使当代大学生具有创业扬志、创 业兴国的理想。
➢ 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 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 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 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 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一、 创业教育、创业精神培养对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1.通过对知识经济发展的分析,了解创业热潮形成的深 层次原因,认识经济转型与创业热潮的内在联系,明 确创业活动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课程内容:
经济转型与创业热潮的关系
创业活动的功能属性
知识经济时代赋予创业的重要意义
一、 知识经济的内涵
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为基础,以智力资源为生产的第一 要素,通过知识和智力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集 中配置的新型经济。
6
1984年,集资兴建了中国 第一座农民城:龙港农民城
1983年,温州创办了全国 第一个专业市场:永嘉桥头 纽扣市场
• 温州模式 • 家庭工业:小商品 • 专业化市场:大市场
1982年个体工商企业超过10万 户,约占全国总数的1/10;30 万推销员奔波于各地。
“中国电器之都”——柳市
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华西村
➢ 德国:1998年德国大学校长会议和全德雇主协会联合发 起了一项名为“独立精神”的倡议,呼吁在全国范围内 创造一个有利的高校毕业生独立创业的环境,使高校成 为“创业者的熔炉”。为了帮助大学生创业,德国实施 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优惠的投融资政策、税收政策。
2. 国内大学生的创业活动
2国内大学生的创业活动
许多人从“个体户”身上看到了创业的光辉前景,纷纷“下海” 经商,创办企业。
10
二、经济转型掀起了创业热潮
第二次创业热潮 (1985一 1991 )
科技人员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