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要点

2018年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要点

2018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要点一、心理部分1、正确认识自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认识自我的途径有:通过自我观察、他人、集体了解自己。

集体往往对一个人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

2、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3、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通过他对自我、他人、集体、社会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和贡献来体现的。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和源泉是劳动创造4、过渡性是少年期心理发展的根本特征。

5、最常见的四大情绪:喜、怒、哀、惧。

情绪对人具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所以情绪需要调控。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

6、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兴趣,是我们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要求学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7、增强自身实力是获得成功、克服考试焦虑的重要途径;8、自尊就是自我尊重,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心理状态。

9、自尊的表现:知耻,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10、自尊是对自身内在价值和尊严的追求,而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

自尊是恰如其分地肯定自己,而自负是过度地自我肯定。

11、自尊是获得尊重的前提;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12、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13、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增强实力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

把个人命运和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自信才有坚实的根基。

14、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投身于社会实践。

15、自强的含义: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积极向上,奋发进取。

要自强,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这是自强的航标;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要有坚强的意志;16、人生难免有挫折。

造成挫折的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个人因素。

挫折对人的影响有双重性。

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同的态度会有不同的结果。

应对挫折的关键是采取何种态度,战胜自己.17、事实证明,人们能否取得事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坚强的意志。

18、对长辈的思想言行,要分清是非,问个究竟,不能无原则地服从。

对公共传播媒体,学会选择是最重要的。

对“社会流行”我们要独立思考,理性行动,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二、道德部分19、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20、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2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礼貌的要求: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是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

22、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将心比心,想人所想、理解至上,它是一种理解、一种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其实质,就是关心、尊重、理解他人。

23、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宽大有气量,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24、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是我们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长补短、理解宽容的基础;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境界,善于宽容,利人利己。

25、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决不能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26、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做人的基本要求;诚信的核心是“善”;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诺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

27、对我们来说,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与父母的关系。

父母子女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成年子女)。

其中最重要的是情感上敬重和爱戴父母;爱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向上,让父母高兴。

28、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

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

29、当与父母发生矛盾,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父母沟通;与父母沟通的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30、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

31、在与异性相处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方法以及自律,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32、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需要反思自己的情感选择,在反思中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

33、竞争有利也有弊。

合作与竞争相互依存,两者是统一的。

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道德和法律,是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竞争的目的:超越自我,共同进步。

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

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

三、法律部分34、法律的三个特征: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5、我国法律的本质是我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6、我国法律和道德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但又不能互相代替,因此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统一起来。

37、法律具有规范作用、保护作用。

38、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39、按违反法律的类别分,违法行为分为四类: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和违宪行为。

40、按违法程度,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

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

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属于一般违法。

41、所谓犯罪,是指具有:①严重社会危害性、②触犯刑法并③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42、犯罪的三个特征是: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最本质特征);②是触犯刑法的行为(或刑事违法性,是法律标志);③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或刑罚当罚性,是必然后果)。

43、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也叫基本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主刑只能独立运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削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附加刑既可作为主刑的附加刑适用,又可独立适用。

44、犯罪一定是违法,但违法不一定是犯罪!吸毒是一般违法,贩毒是犯罪。

45、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有本质区别。

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不良行为如果不加以改正,很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

46.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或青少年如何抵制不良诱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启示、教训、道理、感悟?)①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②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

③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制力,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④正确对待家长和老师的教育。

⑤谨慎交友,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47、未成年人的严重不良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还不是犯罪行为。

48、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

49、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50、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

51、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权益的最后屏障;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52、诉讼途径即是打官司,可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种。

非诉讼途径主要指投诉、调解、仲裁、复议、申诉等。

53、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54、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人格权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等。

55、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

56、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健康权是公民首要的和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57、任何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

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

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

58、公民肖像权不容侵害,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否则构成侵权;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59、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

60、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都属于隐私。

它包括: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领域。

如果个人的私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政治生活有关、则不属于隐私,不受隐私权保护。

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则不属于侵权行为。

61、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它既是公民权利也是公民义务。

62、我国保护公民受教育权利的法律主要有: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63、义务教育是依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必须予以保证的公益事业。

它具有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

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要履行的基本义务是: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要做到(1)按时入学;(2)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中途辍学;(3)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64、我国公民的合法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65、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

66、依照我国继承法,继承方式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67、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要按照继承顺序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68、所谓智力成果,主要是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表现为科技成就、发明创造及文艺作品等。

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①著作权;②专利权;③商标权;④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

给予创新成果以智力成果权保护,是对创新精神的最有效的鼓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