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密封冲洗方案
方案描述
• 从泵出口经旋液分离器 对密封进行冲洗。
• 离心分离出的固体颗粒 返回泵入口。
Page 37
PLAN 31
采用原因
• 密封腔散热
• 从冲洗液和密封腔去除 固体颗粒。
Page 38
PLAN 31
应用场合
• 不干净或被污染的液体 ,含有砂子或管渣的水 。 • 非聚合液体。
Page 39
PLAN 53B
采用原因
• 隔离工艺液体。
• 工艺流体零排放。 • 压力高于53A方案。
Page 58
PLAN 53B
应用场合
• 与加压双封一起使用。
• 高饱和蒸汽压液体,轻 烃。 • 危险或有毒液体。 • 不干净、研磨性或聚合 液体。
Page 59
PLAN 53B
预防性维护
• 在起动之前必须对管道 回路进行充分排气。
Page 35
PLAN 23
预防性维护
• 密封换热器和管道必须在 最高处进行排气 – 起动之 前排气。
• 密封腔需要小间隙的喉部 衬套以隔绝工艺流体。 • 定期监控换热器入口和出 口温度,作为反映堵塞或 结垢的迹象。 • 含铁的工艺流体在经过换 热器之前应先流经磁性分 离器。
Page 36
PLAN 31
方案描述
• 从外部清洁的液体对密 封进行冲洗。
Page 41
PLAN 32
采用原因
• 密封腔散热
• 从密封腔去除固体颗粒 。 • 增加密封腔压力和液体 气化余量。
Page 42
PLAN 32
应用场合
• 不干净或被污染的液体 、纸浆。
• 高温工况。 • 聚合液体。
Page 43
PLAN 32
Page 32
PLAN 23
方案描述
• 从内部泵送装置经换热 器对密封进行冲洗。
• 热水工况的标准冲洗方 案。
Page 33
PLAN 23
采用原因
• 低换热器负载下高效的 密封冷却。
• 增加气化余量。 • 提高水的润滑性。
Page 34
PLAN 23
应用场合
• 高温工况,热烃。
• 高于180℉(80℃)的 锅炉给水和热水。 • 清洁的非聚合液体。
采用原因
• 隔离工艺流体。
• 工艺流体零排放。 • 压力高于53A方案。 • 系统压力的动态跟踪。
Page 62
PLAN 53C
应用场合
• 与加压双封一起使用。
• 高饱和蒸汽压液体,轻 烃。 • 危险或有毒液体。
Page 63
PLAN 53C
预防性维护
• 在起动之前必须对管道 回路进行充分排气。
Page 28
PLAN 21
方案描述
• 从泵出口经节流孔板和 换热器对密封进行冲洗 。 • 换热器11方案冲洗中 加强了散热。
Page 29
PLAN 21
采用原因
• 密封冷却。
• 降低液温以增加液体气 化余量。 • 减少结焦。
Page 30
PLAN 21
应用场合
• 高温工况,通常低于 350℉(177℃)。
PLAN 13
方案描述
• 从密封腔经节流孔板至 泵入口的再循环。
• 立式泵的标准冲洗方案 。
Page 21
PLAN 13
应用场合
• 立式泵。
• 密封腔压力大于吸入压 力。 • 适当温度液体和适度固 体颗粒。
• 非聚合液体。
Page 22
PLAN 13
采用原因
• 立式泵的持续密封腔排 气。
Page 24
PLAN 14
方案描述
• 密封冲洗通过节流孔板 从泵出口并再次循环至 泵入口。 • 结合11方案和13方案 。
Page 25
PLAN 14
采用原因
• 立式泵的持续密封腔排 气。
• 密封腔散热。 • 增加密封腔压力和液体 气化余量。
Page 26
PLAN 14
应用场合
• 立式泵密封。
Page 12
PLAN 02
方案描述
• 没有冲洗的密闭密封腔 。
Page 13
PLAN 02
采用原因
• 简单 – 无需环境控制 。
Page 14
PLAN 02
应用场合
• 适当温度的大腔或喉部 敞开式密封腔。
• 清洁的液体。
Page 15
PLAN 02
预防性维护
• 工艺介质必须距离沸点 有足够的余量以避免气 化。 • 高温工况密封腔夹套或 需要不间断冷却。
Page 45
PLAN 41
采用原因
• 密封冷却。
• 从冲洗液和密封腔去除 固体颗粒。
Page 46
PLAN 41
应用场合
• 高温工况,通常低于 350℉(177℃)。
• 不干净或被污染的液体 ,含有砂子或管渣的水 。 • 非聚合液体。
Page 47
PLAN 41
预防性维护
• 密封换热器管道必须在最 高点进行排气 – 起动之前 排气。
• 始终对储罐加压,最大 充气压力为10-14 bar (21bar约翰克兰) • 隔离液必须与工艺流体 兼容。 • 储罐液位计指示内侧和 外侧密封泄漏。
Page 56
PLAN 53B
方案描述
• 加压的隔离液循环附带 气囊式蓄能器。
• 流体通过双封中的泵效 环驱动及热虹吸效应循 环。
Page 57
• 适当温度下清洁的非聚 合液体。
Page 27
PLAN 14
预防性维护
• 使用直径至少为3毫米的节流 孔板。
• 计算流速来决定节流孔板的尺 寸以满足密封腔流动。 • 通过适当的节流孔板和喉部衬 套的尺寸来增加气化余量。
• 冲洗应当引至密封端面。
• 在起动立式泵之前对管道回路 进行排气。
• 典型的故障模式是节流孔堵塞 – 检查管道末端的温度。• 经常与蒸汽急冷、62源自方案一起使用。Page 16
PLAN 11
方案描述
• 从泵出口经节流孔板对 密封进行冲洗。
• 默认单密封冲洗方案。
Page 17
PLAN 11
采用原因
• 密封腔散热
• 卧式泵密封腔排气 • 增加密封腔压力和液体 气化余量。
Page 18
PLAN 11
应用场合
预防性维护
• 使用喉部衬套尺寸去保持 压力或维持流速。
• 为了限制不干净的工艺流 体,应调节注入流速。 • 为了增加流体气化余量, 应调节注入压力。
• 注入流体必须与工艺流体 兼容。
• 定期监控控制系统是否存 在阀门关闭或堵塞的迹象 。
Page 44
PLAN 41
方案描述
• 从泵出口经旋液分离器 和换热器对密封进行冲 洗。 • 结合31方案和21方案 。
改变密封腔压力
清洁工艺流体 控制机械密封的大气侧
Page 4
密封冲洗方案的目的
提供检测和控制密封泄漏的方法
捕捉和/或防止泄漏 检测泄漏
将泄漏引导至适当的收集或处理系统
为密封环境提供除工艺流体之外的液体
Page 5
实现目标的方法
为工艺流体布置管道 引入外部流体 辅助设备 换热器 旋液分离器 储罐 仪表
• 一般应用于清洁液体。
• 非聚合液体。
Page 19
PLAN 11
预防性维护
• 使用直径至少为3毫米的节 流孔板。
• 计算流速来决定节流孔板的 尺寸以满足密封腔流动。 • 通过适当的节流孔板和喉部 衬套的尺寸来增加气化余量 。 • 典型的故障模式是节流孔板 堵塞 – 检查管道末端的温度
。
Page 20
• 密封腔散热。
Page 23
PLAN 13
预防性维护
• 在起动立式泵之前对管道回 路进行排气。
• 使用直径至少为3毫米的节 流孔板。 • 计算流速来决定节流孔板的 尺寸以满足密封腔流动。
• 通过适当的节流孔板和喉部 衬套的尺寸来降低密封腔压 力。
• 典型的故障模式是节流孔堵 塞 – 检查管道末端的温度。
• 高于180℉(80℃)的 热水。 • 清洁的非聚合液体。
Page 31
PLAN 21
预防性维护
• 密封换热器器和管道必须在最 高处进行排气 – 起动之前排气 。
• 使用直径至少为3毫米的节流 孔板。 • 计算流速来决定节流孔板的尺 寸以满足密封腔流动。 • 通过适当的节流孔板和喉部衬 套的尺寸来增加气化余量。 • 定期监控设备入口和出口温度 ,它能反映堵塞或结垢的迹象 。
Page 49
PLAN 52
采用原因
• 外侧密封作为主密封的 安全后备。
• 零至极低的工艺介质排 放。 • 不允许工艺介质污染。
Page 50
PLAN 52
应用场合
• 与无压双密封(串联) 一起使用。
• 高饱和蒸汽压液体,轻 烃。 • 危险或有毒流体。
Page 51
PLAN 52
预防性维护
• 密封腔散热
• 卧式泵密封腔排气 • 降低液体在11方案的 暴露管道中冻结或聚合 的风险。
Page 10
PLAN 01
应用场合
• 定制密封腔,与 ASME/ANSI泵非常相 像。 • 清洁、温度适中的液体 。
Page 11
PLAN 01
预防性维护
• 通常无法对密封端面进 行直接冲洗,散热能力 有限。 • 冲洗流速基于通过内部 孔板压头损失的计算。
• 信号管线必须能够承受 工艺介质污染而不堵塞 。 • 隔离液必须与工艺介质 兼容。 • 液位计指示内侧和外侧 密封泄漏。